
今天,我們來聊聊養殖的密度的問題:
密
密度直接關乎到養殖的成本與利潤,是養殖的重要參數之一
一、低密度放養與高密度放養
1、低密度放苗
池塘水質藻相、理化指標比較穩定,對蝦在池塘中相對活動空間大,底部溶解氧充足,生長速度快,病原體在傳播與擴散概率減小,降低被病害感染風險以及減少使用調水產品,大幅降低養殖成本。縮短養殖時間提前上市,一般養殖在60天蝦規格可達到30—40支。
2、高密度放苗
放養密度過高,池塘水質、藻相波動變化大不穩定,極易反復變化,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理化指標偏高,蝦長期處在有毒環境中,生長速度慢。在投料及排泄物增多后,殘餌、排泄有機物質沒有得到有效的分解和利用掉,沉積在底部容易引發底質發黑發臭,厭氧菌得到有利條件大量繁殖,誘發對蝦黃鰓、黑鰓、紅須、紅腿、脫殼困難等癥狀引起的偷死狀況。
對蝦在底部生活空間密集,消耗池底溶解氧量高,弧菌滋生快,弧菌一旦引發疾病病情擴散則極難控制,弧菌引發病狀主要有:瞎眼、紅腿、紅體、發光、腸炎、EMS等病狀,近年EMS發病率高與養殖環境惡化及管理不善有密切關系。
密度過高養殖周期增長,對蝦生長速度偏緩慢,一般養殖90天規格才能達到40—60支,甚至規格70—80支,加大遇到自然災害等風險的可能。
二、低密度與高密度養殖案例對比
案例1:客戶10畝塘,投放蝦苗25萬尾,平均投放2.5萬尾/畝,養殖85天賣出,16支/斤,平均畝產1100斤,成活率70%;
案例2:客戶8畝塘,投放蝦苗28萬尾,平均投放3.5萬尾/畝,養殖112天賣出,12支/斤,平均畝產1300斤,成活率45%;
案例3:客戶11畝塘,投放蝦苗60,平均5.5萬尾/畝,養殖91天賣出,55支/斤,平均畝產430斤,成活率39%。
來源丨水產熱點(Shuichanredian)
作者丨蝦佬梁東列(微信號weixin138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