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海地區在進入三月后,便開啟了陰雨模式,氣溫最低時只有9攝氏度,持續的陰雨天氣和大量雨水的滲入給早造蝦的養殖帶來了不小麻煩。由于陽光、溫度的不足,水體中的藻類生長受到抑制,并開始大量死亡,受大氣壓的影響,底層水和表層水大量交換,水體有機懸浮物增多,有毒有害物質增加。隨著環境的改變,對蝦產生應激,攝食量也跟著下降。此時,蝦便會出現偷死等癥狀,多為應激所致,如果防治不到位,很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下面將我們的一些成功案例給大家做個分享。
位于珠海斗門區白蕉鎮東湖村內的通威股份特種水產研究所實驗基地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各項科研項目,受惡劣天氣影響,配置如此高的實驗基地,對蝦養殖也免不了遭遇重重困難。進入3月中旬后,四口實驗塘均出現氨氮、亞硝酸鹽偏高,水體渾濁,水色從開始的淡黃綠色變成灰白色,增氧機旁的箏網上開始出現零星偷死等情況,我們的應對措施如下:


采取以上措施之后,對蝦零星偷死的情況很快得到了控制,氨氮、亞硝酸鹽持續降低,水色從灰白色轉變成黃綠色,并隨著持續的晴天,逐漸轉變成濃綠色。


上面兩折線圖為基地4口實驗塘在使用微生態制劑后氨氮和亞硝酸鹽的變化趨勢

圖1為陰雨期間基地7號塘的水色情況,使用微生態制劑后,第三天開始轉綠,再經過連續三天的晴天,變成圖2的濃綠色。
自然環境決定了傳統養殖的成功率,我們在養殖過程中要關注天氣,提前做好預防,定期使用微生態制劑來穩定水環境,通過內服和外用免疫增強劑來提高蝦體的抵抗能力,從而確保養殖的成功率。
來源:通心粉社區
作者:通威股份對蝦項目組(珠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