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對蝦養殖過程中溶解氧的重要性

                編輯:   時間:2018-06-09   瀏覽:

                1、溶氧的來源和去向
                經研究發現,水中70%以上的溶氧來自于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余大約30%來自人工增氧和空氣的溶解作用,包括增氧機,管道底層增氧,風吹動水面的波浪等。
                氧氣溶解到水中,極少部分氧氣又會自然揮散到空氣中,一部分氧氣被水中的生物(藻類、浮游動物、細菌微生物和養殖動物)所吸收利用,水中的有機物質分解需要大量氧氣,部分還原性物質的化學過程也需要氧氣。據研究水中有機物的分解和浮游生物(藻類、浮游動物、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氣占池塘溶氧的絕大部分(超過80%)。所以養好水質就是最佳的增氧途徑。

                2、如何確保溶氧充足
                池塘大部分的溶氧來源于藻類的光合作用,所以保持充足的溶氧就是要培育和穩定良好的水質,好的水質有好的水色,良好的水色有穩定的藻相和菌相的平衡。藻類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池塘中大量的溶氧,常常使上層水的溶氧過飽和,并逸散到空氣中,若水位過高,會造成水體分層,下層和上層不流動,從而使對蝦生活的下層水體嚴重缺氧;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藻類所產生的溶氧,我們也需要合理的使用增氧機。
                要想保證蝦池充足的溶氧,一是降低有機質的含量,可建立中央排污系統,最大限度降低蝦塘殘餌糞便等有機物的積累,二是培育良好的藻相和菌相,減少浮游動物(只會耗氧)的數量。即培育并保持良好的水色、合理的設置增氧方式和數量、合理開動增氧機,防止水位過高,水體分層、建立良好的排污系統,定時排出殘餌和糞便等有機物、適時加注新水,保持水體活力、減少蝦池有害生物的出現(浮游動物、細菌等),如定期消毒等、提高水體的表面張力,增加空氣中氧氣的溶解速度、水體缺氧時使用化學增氧劑,如“漢寶底加氧”。

                3、增氧機的使用
                主要分為增氧機和管道增氧,有葉輪式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射流式增氧機、噴水式增氧機、管道增氧(羅茨鼓風機)、微孔增氧、純氧充氧式。
                增氧機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水體交換,打破上下水的分層,提高底層水體的溶氧(對蝦活動層),形成一定的水流,模仿天然水體的流動,有利于對蝦的生長,同時能進行增氧,提供一定水流后,可將污物帶入中間池塘的排污口,有利于殘餌糞便的排污。
                在晴天中午開動增氧機,能將上層溶氧飽和的水帶到底層,增加底層的溶氧,并將底層缺氧的水體和大量無機鹽,翻動到水體上層,通過藻類的光合作用吸收無機鹽等營養,繁殖新藻產生大量溶氧,可以維持水體的生態平衡。開增氧機堅持晴天中午開,陰雨天早開,午夜至凌晨池塘溶氧最低時及時開。

                4、如何調理藻相和菌相
                正常情況下,對蝦進入池塘后,前期需要大量追肥以提供充足的餌料生物。到30天后人工配合飼料逐漸成為對蝦的主要食物,但水體中的天然餌料也不可忽視,因其能提供比人工配合飼料更均衡的營養。而人工配合飼料的投喂,殘餌和對蝦糞便會帶來大量的有機物,此時對水體進行恰當的調控,適時的追肥有利于藻相和菌相的平衡,從而能降低有機物對池塘的污染。
                隨著對蝦個體增大,其對氧氣的需求也更多,而藻類需要進行光合作用才會提供氧氣,但是藻類不能直接利用有機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通過微生物對有機物進行轉化才可利用,并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一旦微生物轉化受阻,必定影響藻類的繁殖,就需要對之進行追肥;此時追肥操作和前期有所差別,經常小劑量使用用帶微量元素、活菌、分解酶類的肥水產品,如“氨基酸活性肽”、“多肽氨基酸肥水膏”等,并配合使用“護水至尊”、“樂活”、“生物凈水寶”等,穩定水色,保持水體活力,以提供更佳菌相和藻相,保持良好的水環境。

                對蝦養殖到中后期時,可能會有各種原因造成水體清瘦,透明度過高,此時需要及時進行追肥處理,以最快速度恢復水色,減少水質變化帶來的影響。可分以下幾種情況:

                1、天氣原因:如連續陰雨,臺風,暴雨等藻類老化死亡,水質變清,藻類生長不起來。在臺風暴雨來臨之前使用“漢寶護水解毒酸”,實踐證明,使用護水至尊后,遇臺風暴雨,水色變化更小,能基本維持原有的藻相。而未使用的池塘常藻類老化死亡,水色變清瘦。若水色遇天氣變化而變清,待雨后即刻使用“解毒應激靈”、“漢寶綠水寶”,天晴時使用“漢寶營養源”+“育藻肥水素”,若2-3天水色仍未轉可再使用一次;水色稍轉即使用“生物凈水寶”、“樂活+底改素”、“多效底改顆粒”,及時分解水體毒素和動植物尸體,避免二次污染,全程注意增氧,防止池塘缺氧。

                2、倒藻(倒水):由于底質惡化或水色過濃,藻類繁殖過盛造成藻類突然死亡;首先要開動增氧機,加大溶氧的輸入,立即使用“解毒安A”、“解毒先鋒”等進行解毒,再使用“漢寶營養源+育藻肥水素”快速培育水色。倒藻(水)之前常有兆(水色暗淡,懸浮顆粒物多,水色濃濁,泡沫多,有腥味,水粘附,有浮膜,亞硝酸鹽等),應在日常巡塘中多觀察,防范于未然。

                3、藥物影響:如殺蟲劑、消毒劑、殺藻劑等,應先確定是否是使用了該類產品而造成的水質變清,若是,應對癥解毒,然后使用“氨基酸活肽”、“漢寶淝”等快速培育水色。大部分的消殺藥品在偏堿的環境藥物效果會降低,可根據情況適當提高pH。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