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計劃到農歷端午節再賣蝦的,但是蝦中看到這蝦賣相好,活力強,開出了比當地塘頭價21元/斤高出2.5元的價格,所以才提前賣掉了。”5月31日凌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睦洲鎮新沙村禮樂圍養殖戶吳沾寧兩口約10畝水面蝦塘清塘,養殖105天規格達51頭/斤,一共收獲了約6850斤,產值約16.1萬元。

最近兩年,養蝦成功率比較低,吳沾寧經營的30多畝蝦塘也很難賺到錢,到今年冬棚蝦,終于迎來了一場難得的豐收。抓蝦當晚,吳沾寧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要知道這場豐收來得太艱難了,此前他養殖冬棚蝦已經連續虧損了兩年。

今年春季,吳沾寧選擇投放抗病能力強的普瑞莫南美白對蝦苗。農歷正月初二和十二,分別投了兩塘共60萬尾普瑞莫蝦苗。然而養殖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由于春節后天氣較差,低溫陰雨天數多,蝦苗長速較慢,養殖將近兩個月,還只有120~130頭/斤,而且持續出現少量偷死現象,每次投料后察看料臺,發現上箏的蝦很少,特別是養殖越大越不上箏。少量上箏的蝦個頭又參差不齊,大的跟香煙差不多,小的人僅有牙簽大。吳沾寧根據以往經驗判斷,這造蝦估計又是以失敗告終。

養殖戶吳沾寧
不過,在普瑞莫品牌售后技術員的鼓勵和指導下,吳沾寧還是繼續管理蝦塘。揭開冬棚后,開始轉料,用發酵液拌泥鰍飼料投喂。大約喂了130包泥鰍料,發現蝦很健康,規格小的很快就追上來了。此時,吳沾寧養殖的信心又恢復過來了,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科學管養。他采用已往養殖模式:用主要成分為乳酸菌、芽孢菌、光合菌等的發酵液拌泥鰍飼料投喂一個星期,再換健腸胃和保肝護肝的中藥拌泥鰍飼料投喂3至4天,然后又用發酵液拌泥鰍飼料投喂,反復循環。在蝦上箏轉料時,用中藥消毒一次,之后每隔10天改底并殺弧菌一次。另外,逢初一、十五給蝦補鈣。
就這樣,吳沾寧迎來了一造久違的豐收,10畝水面蝦塘收蝦6850斤,利潤接近8萬元。他明細賬如下:賣蝦收入約16.1萬元,養殖成本約8.35萬元(未算家庭成員勞動成本),其中:塘租1.3萬元,蝦苗1.5萬元,飼料3.25萬元,調水投入品1萬元,電費1萬元,雇工抓蝦費用0.35萬元。

吳沾寧總結,這次豐收,主要得益于兩點:一是選擇了抗病能力強的普瑞莫蝦苗,二是投喂低蛋白泥鰍飼料節省較大成本。回顧整個養殖過程,投苗前期兩個月氣溫低不上料,長勢較慢,中后期氣溫回升后吃料猛,長勢非常快,并且整齊;雖然是高抗病品種,也有偷死現象,但是并不像以前品種那樣暴死,熬不了幾天就要“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