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蝦養殖中經常出現的病毒性疾病,大多數發生在對蝦幼蝦期,即在放苗20~30天之內。
這是因為幼蝦對病毒比較敏感,易感染,加上蝦苗從育苗池轉入到養殖池后,食物的組成與生存環境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而幼蝦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健全,此時對食物有較高的要求。
如果此時蝦苗不能找到適口的、營養豐富的餌料,蝦苗的體質就會下降,收到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增加,而且這種蝦苗若遇到惡劣天氣、池塘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往往無法抵抗環境的劇變,導致發生應激性紅體或蛻殼困難、甚至偷死等情況,造成養殖成活率偏低,嚴重時甚至因感染病毒暴發病害而排塘的情況。

我們統計了近幾年幼苗發病高峰期的情況時發現:發病前幾天或發病中的蝦苗出現容易抽筋,約占20~30%;而且從側面觀察蝦苗,多數可以看到肌肉有絲絲白濁等癥狀,這些癥狀都說明蝦苗受到了營養和環境的雙重應激。
由此可見,幼苗期保苗工作對提高養殖成功率及其重要。
但我們發現大多數養殖戶對此重視不夠,或是不知該如何操作,都只是將重心放到肥水上,而現今的水環境已不適合盲目肥水(本公眾號已先后發送多篇探討目前肥水得失的相關文章),這就造成蝦苗體弱抗病力低,在環境不適的情況下,導致放苗初期就出現成活率不高,甚至排塘現象發生。
如何才能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兩方面:一是改善外部因素,為對蝦營造一個健康舒適的水環境;二則是強化自己的體能,有效抵抗外部不良因素的侵擾。
海南正強是行業內最早提出“適者為王”這一養殖觀念:在沒能有效改善外部環境時,就要強化自身的抵抗力。所以,早在2005年,海南正強率先推出“促長大泡王”,并第一個提出并倡導泡料拌料投喂以增強魚蝦免疫力的方法。
促長大泡王推出至今十余年的實踐表明,使用促長大泡王拌料可明顯增強蝦苗的免疫力,提高蝦苗的成活率。具體表現在使用促長大泡王拌料投喂5~7天后,蝦仔吃料明顯增加,同時蝦仔的腸道明顯變得粗壯,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明顯增強(其表觀為糞便顏色發黑、粗長、松軟),體色晶瑩透明,活力好,極少出現抽筋或肌肉有絲絲白濁的蝦苗。
使用技巧:
放苗10天內,用促長大泡王5~8克/千克飼料+多維+適量的清水,混合浸泡發酵2~4小時后全塘潑灑,每天2次。
放苗10~35天,用促長大泡王2克/千克飼料預先浸泡發酵2~4小時后,與飼料均勻攪拌后投喂,每天1~2次。
放苗35天以后,用促長大泡王3~5克/千克飼料+多維+適量清水,與飼料均勻攪拌后投喂,每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