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南美白對蝦“紅體病”的防治方法

                編輯:段燕君等   時間:2018-06-09   瀏覽:

                南美白對蝦“紅體病”是因患病對蝦出現紅體癥狀而命名的一類疾病。2014年6月在上海市南匯蘆潮港附近南美白對蝦養殖場發生了一起大面積的由細菌引發的紅體病,現對其防治措施進行總結,希望能為廣大養殖戶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細菌性紅體病病因
                紅體病病原菌主要有副溶
                血弧菌、鰻弧菌、溶藻弧菌、哈氏弧菌、霍亂弧菌、氣單細菌和假單胞菌等,均為革蘭氏染色陰性菌。通常情況下在水體和蝦體外均存在一定數量致病菌,但不會對蝦體造成危害;當養殖條件發生顯著改變、蝦的營養不良或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病原菌就會侵入蝦體并大量繁殖,導致病害發生。

                二、細菌性紅體病癥狀

                病蝦蝦體發紅,在水面漫游,有時作旋轉游動或垂直游動,攝食減少甚至停止,有時死亡率可高達90%以上。病蝦肝胰臟病變不明顯,肌肉無彈性,出現空腸空胃;頭胸甲里的鰓呈淡黃色,殼變硬;血淋巴渾濁且變稀薄,凝固緩慢或不凝固。

                三、細菌性紅體病流行特點

                細菌性紅體病在全國各地區均廣泛流行,因其傳播快、死亡率高、感染對象廣,已成為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最常見也是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細菌性病害之一。該病流行季節為6-10月,在氣溫劇變1~2天后,pH為9.0,氨氮含量在0.5毫克/升以上,在養殖時間30~60天后常發生。在一些常年養蝦的池塘,單方面追求高產、放養密度過大、清淤不徹底、透明度小于20厘米的情況下也極易發生。

                四、防治方法

                目前對細菌性紅體病尚無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一般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通過飼養管理提高水體質量及增強對蝦免疫力,減少疾病的傳播。

                1.防治措施
                用生石灰、漂白精、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劑干法消毒,徹底清除池塘底殘留的細菌、病毒與寄生蟲;pH維持在8.0~8.8,氨氮0.5毫克/升以下,透明度維持在30~60厘米;加強蝦苗引進時的檢驗檢疫,不從該病的疫區引進苗種,購苗時應選擇體質健壯、大小均勻、反應靈敏、營養基礎好、體長0.8厘米以上的蝦苗;視蝦池條件和養殖技術水平情況合理放養,放養密度控制在3萬~5萬尾/畝為宜;進行生態養殖,合理使用微生態制劑,利用單胞藻類及與之共生的益生菌來凈化改善養殖環境,抑制細菌的過度繁殖,保持蝦池的生態平衡;采取輪養、魚蝦蟹混養以及休養方式,改變單一養蝦模式,充分利用池塘中的殘餌、殘骸和浮游生物,使病原菌失去寄主而不能繁殖,降低發病率,同時也可改善養殖池環境,凈化養殖用水和底質;可在飼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如香菇多糖、黃芪多糖等拌飼投喂以增強蝦體的免疫功能。

                2.治療方法
                0.5%~1%的氟苯尼考粉混入飼料中,制成藥餌,每天兩次,連續投喂5天左右;大蒜按飼料重量的1%~2%,去皮搗爛,加入少量清水攪勻,拌入飼料,每天兩次,連續投喂3~5天;將健長靈(1%)、紅百靈(0.5%)、保肝促長靈(1%)、對蝦多維(0.3%)和飼料混勻,每天兩次投喂,連續7~10天;在口服的同時,可以選用漂粉精0.3~0.5毫克/升、三氯異氰脲酸(TCCA)0.2毫克/升、漂白粉(有效氯30%以上)1~2毫克/升、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3~0.5毫克/升等消毒劑之一全池潑灑,也可以用微生物制劑如噬菌王潑灑水體,以消滅池水和蝦體表面的細菌,潑灑后應開增氧機及時增氧。




                1.來源:《科學養魚》雜志社
                2.作者:上海海洋大學段燕君洪徐鵬周佳楠路正進許丹
                3.《科學養魚》雜志社微信號:kxyyzzs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