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五種鰓病的診斷與防治方法

                編輯:   時間:2018-06-09   瀏覽:

                一、由弧菌引起的鰓病

                病蝦浮在水面上游動緩慢,鰓絲輕徽腫脹、暗灰色,尖端有變性壞死現象。在高倍鏡下能看到活潑運動的菌體。出現該病的池塘底質污染嚴重,水質差,發病高峰季節7-9月。
                防治方法
                1、清除過多淤泥,保持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徹底清塘并凍池曬池,使池底有機物充分分解。
                2、在養殖過程中施用沸石粉等底質改良劑,改變底部厭氣狀態,穩定底層的pH值。
                3、使用光合細菌、EM菌、等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并抵制弧菌的繁殖。
                4、治療:全池潑灑二溴海因0.3g/m3。在飼料中添加大蒜素0.1%或土霉素0.3%,連用5-7天。

                二、由原生動物引起的鰓病

                固著類纖毛蟲和吸管蟲是一類附著性生物,主要有聚縮蟲、單縮蟲、累枝蟲、鐘形蟲和吸管蟲等,其成體階段常附著于蝦鰓、體表。數量較多時,蝦表面可看到一層灰黑色絨狀物,污濁難看,鰓區變黑。影響蝦的呼吸和正常生長發育,嚴重時引起脫殼困難,從外觀癥狀基本可以診斷,如在低倍鏡下觀察到較多蟲體即可確診。
                防治方法
                1、由于水中有機質含量高,池水很肥,可通過換水調節水質;系列適量的浮游植物,調控水的生態環境。
                2、許多養殖戶采取潑灑茶籽餅刺激蝦脫殼解決這一問題,但茶籽餅刺激脫殼是非正常脫殼。因此刺激脫殼后需飼料中添加礦物元素特別是鈣、磷,添加量為飼料的2%,并改善營養。而且此種方法不能經常使用,否則影響蝦的免疫力。
                3、池潑灑硫酸鋅0.5-1g/m3。
                4、隔一天全池潑灑二溴海因0.2-0.3g/m3,餌料中添加0.1%大蒜素。

                三、由絲狀細菌引起的鰓病

                蝦鰓部黑褐色,食欲不振、生長慢,脫殼困難。病原為毛霉亮發菌,以分生孢子繁殖,菌絲為絲狀,不分枝,基部稍粗,末端較細。診斷時在高倍鏡下可觀察到大量菌絲,較粗的一端固著在鰓部,細端游離。在養殖密度大、水肥的情況下易患此病。
                防治方法
                1、控制池水肥度,降低有機質含量。
                2、少殘餌,防止底質和水質的污染。
                3、用螯合銅0.5g/m3全池潑灑或者亞甲基藍0.1-0.2g/m3,同時內服氟苯尼考按1-2g/kg飼料拌料投喂,連用5天。

                四、水質不良造成的鰓病

                養殖中后期池水體負荷大,有害物質常會積累。加上受臺風、暴雨、冷空氣等惡劣天氣影響,池水出現分層、對流、底泥泛起等異常情況,水環境的惡化常會造成鰓組織病變、壞死發黃發黑及粘附異物,有時蝦體微紅等。
                防治方法
                1、經常測定水質,掌握池塘水質變化情況。使用生石灰每畝5kg并每隔10-15天使用復合微生物制劑,如EM菌制劑等,控制池塘藻類和微生物的優勢種群。吸收并轉化各種還原性物質,起到良好的穩定和修復水質作用。使pH值穩定在7.8-8.5、氨氮小于0.5mg/l、亞硝酸氮小于0.1mg/L。
                2、風雨或連續陰雨等惡劣天氣會引起蝦的強烈應激反應,造成蝦免疫力下降,應通過增氧、換水、潑灑水質凈化劑等措施控制水變。5由營養不良引起的鰓病投餌量少或餌料營養缺乏,對蝦體虛而發病。由于缺乏Vc等,鰓區黑色素沉積,進而潰爛壞死發黑。診斷時另外可見蝦胃壁、后腸壁、肝臟,特別是體節和附肢關節膜壞死。
                防治方法
                1、掌握適宜的投餌量并改善飼料營養成分,使其符合對蝦的營養要求。
                2、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適量脫殼產品。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