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典處理方案
導語
在冬棚養殖的巡塘走訪當中,水體發光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如果是在放苗前發現有這一現象還好,直接排掉塘水,重新進水、消毒、肥塘一般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然而,大多數情況都是在對蝦養殖過程當中才會出現有水體甚至對蝦蝦體發光的現象,很多客戶都反映有處理效果不理想的說法。今天小編給大家一個本公司技術人員經過多年驗證的方子,遇到了就不要錯過。
1、普遍認可的兩種導致發光的因素
針對水體發光癥狀的產生原因目前所知有兩種。一種是人們常說的發光蟲,屬于一種發光的甲藻,是一類能夠產生并分泌神經毒素的赤潮藻類,夜晚時候,發光甲藻會集中分布于水體上層,在水晃動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到熒光現象,其顯著特征是熒光變現為星星點點的形態。發光藻類大量存在的時候其分泌的神經毒素對對蝦有較強的毒害作用,其次其本身可以附著在對蝦的鰓絲上面阻礙對蝦正常的呼吸,同時發光藻類會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影響對蝦正常生理活動,對蝦常出現減料、吃料慢的問題。
發光甲藻大量滋生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是內源水體中本身存在的少量甲藻,待水環境適合其繁殖(有機質過多,水體富營養化)時,它便大量繁殖引起水體發光,同時水體出現氨氮和亞鹽的幾率就會升高;二是,外源水中存在的發光甲藻通過進水進入池塘中的,所以在進水時應注意外面的進水溝里是否也發光。

另一種是細菌性發光,由發光弧菌所致,其特征則是整片狀的熒光,而且感染對蝦后對蝦身體亦變現出熒光現象。感染了發光弧菌的對蝦會出現浮游于水面下風處,反應遲鈍,打撈觀察常可見斷須、斷口發黑,減料,陸續死亡等癥狀。
2、處理的原則
水體發光的出現,一般屬于兩種原因并發性產生,單一性去處理很多情況下達不到預期效果,當然在產品的選擇上面也會存在差異性,不過廣大養殖朋友要注意的是:
“夜光蟲”的危害:活體能分泌毒素,死亡后釋放出更多量的毒素,從生到死都對養殖有害。針對水體發光的情況處理是以抑制、調理為主,不宜消殺,否則后果很嚴重。
3、經典方案
第一天上午:
使用腐植酸鈉10斤/畝+豐蝦素3畝/瓶+三聯生物噬菌王1.5畝/瓶混勻全池潑灑,傍晚使用白云石粉50斤/畝進行潑水,晚上再按日常排水;
第二天上午:
使用解毒綠水寶2畝/瓶潑灑,兩小時后使用豐蝦素3畝/瓶+氨基酸鈣肥5畝/瓶潑灑培養有益藻類,改善水質。(如果情況嚴重者則可以重復使用一遍三聯生物噬菌王與豐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