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揭開南美白對蝦病毒性白斑和細菌性白斑的面紗
編輯: 時間:2018-06-09 瀏覽:
白斑病毒,是造成水產養殖南美白對蝦失敗的重要病原菌,一旦發現對蝦患有病毒性白斑病毒,從理論上來說,可以宣告養殖失敗。
那么,在養殖過程中怎么有效的預防白斑病毒呢?首先我們要了解病毒的特性。今日,“根源水產”就給大家帶來關于白斑病毒的相關知識嗎,希望對各位朋友有幫助。
到目前為止,國內蝦病工作者達成了基本的共識,即造成對蝦暴發性流行病的病原體是一種無包涵體病毒。但由于不同學者研究方法及側重點不同,對此病毒的叫法不一。分別為:“白斑桿狀病毒”、“被下造血組織壞死桿狀病毒”、“對蝦白斑綜合病”、“對蝦桿狀DNA病毒”、“日本對蝦核型桿狀病毒”、“淋巴樣細胞核型桿狀病毒”、“系統性外胚層和中胚層桿狀病毒“、“中國對蝦桿狀病毒病”。
具有雙層囊膜但不形成包涵體。病毒粒子呈橢圓形,具囊膜,囊膜大小平均為430nmx120nm,病毒粒子的核心為電子致密的核衣殼,病毒核衣殼為桿狀,直徑為50urn,核衣殼大小平均為300urnx85urn,核衣殼的兩端各有~帽狀結構,一端為較扁的梯形,另一端為三角錐形,此端延伸出一條長尾,尾部有膨在部分。帽結構之間有14圈螺旋,螺旋與核衣殼的長軸垂直。
白斑病病毒在純水中1小時能保持感染性,但在3mol/LNaCI的高鹽溶液中1小時失去感染力;在30℃中4小時感染活性喪失,在70-90℃10分鐘均失去感染力;當環境PH值為5以下或12石以上時,病原在l小時后喪失感染活性;能被NP-40,Tritonx-100,CLO2(二氧化氯)或甲醛等滅活。
發病原因
與對蝦腸道內微生物群落有很大關系,在微生物群落穩定且有益微生物較多時,能維持對蝦免疫力水平,從而抑制病毒的感染。反之,微生物群落不穩定而遭到破壞時,就極易引起對蝦感染白斑病。
水質指標(氨氮,亞鹽等)惡化或偏高引起的白斑病。
天氣變化、突然換料、飼料質量差、纖毛蟲病等均會引起白斑病的爆發。
發病癥狀
病蝦反應遲鈍,空胃,不吃食,彈跳無力,漫游池邊或水面,頭胸甲上有明顯的針眼大小不規則的白色斑點,顯微鏡檢查一般為花骨朵狀的,肝胰臟腫大糜爛或發紅或體表發紅,幾天內就會有大量死亡。
轉播途徑
蝦苗自身攜帶病毒(一般在5~9cm爆發)。
水源傳播(病蝦的相互感染,進水或鳥類攝食病蝦后糞便進入池塘)。
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攜帶病毒。
生態影響
1)癥狀:養殖蝦厭食,攝食減少或停止攝食,死蝦空胃。行動遲鈍,彈跳無力,靜臥不動或游動異常(圍著他邊在水面兜圈或在水中翻滾),這種行為上異常行為可在幾小時內重復出現,直到最后無力活動,腹面朝上慢慢沉到水底,或被其他對蝦吃掉。
患病的藍對蝦在胸腹部常有白色或暗藍色的斑點,使整個蝦體在外觀上呈現一種花斑樣改變。而患病的斑節對蝦在瀕臨死亡時則顯示出明顯變藍的現象,并多伴有腹部肌肉混濁。一些幸存的對蝦可緩慢恢復正常。個別蝦可在甲殼、鰓部的表皮下出現大量黑色素斑點。
發病后期蝦體皮下、甲殼及附肢出現白色斑點。甲殼軟化也較常見,頭胸甲易剝離,殼與真皮分離。肝胰腺呈棕黃色且易碎。發病的對蝦活力下降,應激性下降,病害呈暴發性,死亡率高,因此稱為暴發性白斑病。
2)病理變化
其侵害的主要組織和器官是皮下組織、表皮角質層組織,觸角腺、造血組織。鰓、血淋巴器官、肌肉纖維質細胞、食道。胃的表皮與結締組織。同時在心臟、眼、神經及生殖腺組織中廣泛分布。胃部壞死最嚴重,其次是中腸、表皮及皮下結締組織。病毒寄生在對蝦大部分的器官,從而導致全身性系統性的壞死;
進行血象檢查,發現血淋巴細胞減少。血淋巴混濁。淋巴樣器官和肝胰臟腫大。血淋巴液凝固時間超過3分鐘。瀕死蝦殼變軟,血淋巴液發黃,不易凝固。病毒粒子散于細胞質中,并可在細胞質中繼續裝配。最后細胞解體,病毒粒子再感染周圍細胞。在腹部肌肉纖維之間有時也發現病毒粒子,有的病蝦在鰓和觸角腺中可看到血細胞變性壞死,包圍成結狀構造,其大小約為20-50um;淋巴樣器官有血細胞浸潤。在顯微鏡下可見,病蝦甲殼內面有直徑數毫米的白點,呈重瓣的花朵狀,外圍較透明,花紋較清楚,中部木透明,花紋著木清。白點在頭胸甲上特別清楚,肉眼可見。白點在酸中容易溶解。病蝦能在幾天內或1-2個月內死亡。環境條件不適宜或帶病毒食物及水中病毒粒子經鰓腔膜的微孔進入蝦體,引起爛鰓(sai)及全身病變。
隨著對蝦等海鮮產品在市場上日益走俏,對蝦養殖規模在1985~1995年間擴大了430%(New1997)。對蝦暴發性流行病給野生對蝦種質資源的潛在沖擊已引起西方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野生對蝦生活周期(或發育階段)中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生長在海灣口灘涂地帶,而近海對蝦加工處理場廢渣、廢水、苗種運輸時壓艙水不合理排放;蝦農將病蝦用作魚類餌料或釣餌,使得野生對蝦資源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病原體的感染與威脅。Wang(1997),Lo(1997)發現野生捕撈的對蝦已普遍感染WSSV。大量事實表明,如不采取有力措施阻止外來病原(新病原)的進一步引入,獲得野生無毒親蝦將會越來越困難。
白斑病毒病一般在7天內就會發生一次死亡高峰
1、共同點:皆伴有紅須或紅尾或腸炎或肝臟病變等―種或多種綜合癥。
2、不同點:
細菌性白斑:目測:將病蝦頭胸甲剝離后對著光線看甲殼完好。鏡檢放大100或160倍:有的病蝦甲殼有點狀不明顯小洞,一個視野可見3個以上,此種現象為初發階段,病蝦頭胸甲不易剝離,此時對南美白對蝦沒有造成傷害。有的病蝦甲殼上有點狀小洞,洞中間已有一黑點壞死組織,一個視野可見5個以上,頭胸甲易剝離,此類南美白對蝦已出現攝食減少或其他不適癥狀。斑內的小洞數量(5個)是出現癥狀的分界點。
病毒性白斑:目測:將病蝦甲殼剝離后對著光線可見白點。鏡檢放大100或160倍:有的病蝦甲殼上有點狀白斑,白斑有2層、3層和4層之分,形狀如同不規則的大小魚鱗重疊,中間一層小而深的多為輕者;此類病蝦頭胸甲易剝離,病蝦已出現零星死亡。有的病蝦甲殼上呈多層禮花對外噴射狀,嚴重的已接近穿透甲殼,此類病蝦已出現批量死亡。無論輕重病毒性白斑都伴有細菌性白斑癥狀,但是病毒性白斑病灶很少與細菌性白斑病菌灶重疊。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蝦不可以和什么食物一起吃 吃蝦的禁忌
- 現在小龍蝦苗價格多少錢一斤?2020年小龍蝦苗價格會漲嗎?
- 2020小龍蝦上市價格是多少?小龍蝦哪里的最有名?
- 小龍蝦好養嗎?
- 小龍蝦網箱養殖技術
- 養小龍蝦的池塘怎么挖 小龍蝦養殖池塘開挖方法
- 中國對蝦多少錢一斤?2020年中國對蝦價格行情走勢分析
- 小龍蝦養殖技術大全
- 養殖小龍蝦有秘笈嗎 悟透就是養龍蝦高手!
- 一畝能養多少斤龍蝦,小龍蝦畝產多少斤
- 養龍蝦要投資多少錢?
- 小龍蝦怎么清洗干凈?
- 河蝦的營養價值及功效與作用
- 基圍蝦的養殖注意事項
- 羅氏蝦養殖技術 羅氏蝦的養殖前景
- 河蝦怎么做給寶寶吃?
- 養殖小龍蝦難在哪里
- 喇蛄和小龍蝦的區別
- 在淡水條件下怎能養殖皮皮蝦?
- 皮皮蝦怎么養殖?皮皮蝦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