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對蝦池塘的碳氮生態調控

                編輯:張許光   時間:2018-06-09   瀏覽:

                近年來南美白對蝦價格一路上漲,其逐步向養殖模式多樣化、池塘面積小型化、養殖溫棚集約化的趨勢發展。但對蝦病害(尤其是EMS)依然猖獗,成為制約對蝦養殖業發展的首要難題。本文為大家介紹一種對蝦病害防控技術——對蝦池塘碳氮調控。

                一、概述
                  
                對蝦養殖池塘是一個半封閉的生態系統,引起對蝦病害的原因有多種,但其本質是池塘的生態系統失調;池塘生態系統的失調又往往是由池塘的污染力和凈化力不平衡導致;主要原因是池塘的N污染過大引起。
                  
                池塘的污染力主要是指池塘的N污染,N污染主要來源于飼料。低產養殖或養殖前期,飼料投喂少,N污染小;高產養殖或養殖后期,飼料投喂量大,N污染嚴重,也是病害爆發嚴重的階段。
                  
                池塘的凈化率主要是指池塘的N去除能力,其中藻類自養同化作用和微生物的異養同化作用的N同化能力尤為重要,池塘藻類的化合作用和微生物同化作用與池塘C調控密切相關。
                藻類光合作用:CO2+H2O→CH2O+O2

                藻類對N的同化:92CH2O+16NH4++HPO42-+14HCO3-→C106H263O110N16P+106O2

                微生物對N的同化:NH4++7.08CH2O+HCO3-+2.06O2→C5H7O2N+3.07CO2+6.06H2O
                  
                藻類對N的同化需要有機碳CH2O,而其恰可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無機碳CO2產生的。因此,低產養殖或養殖前期,N污染小,通過調控藻類便可有效除N;而高產養殖或養殖后期,飼料投喂量大,N污染嚴重,藻類同化除N作用受有限,此時便調控微生物充分發揮其異養同化作用,盡可能去除N。此便是養殖中“低產養藻,高產養菌”理論。

                二、無機碳調控—藻類調控—低產或養殖前期調控

                首先藻類光合作用需要CO2,在水中主要以HCO3-和CO32-形式存在,所以水體的CO2供應能力一般采用總堿度[TA]來代表,總堿度[TA]直接與水體無機碳[DIC]有關,而水體中無機碳[DIC]由于水體的Ca2+濃度和pH密切相關,其間關系較為復雜,不在贅述。現提供2種無機碳[DIC]調控的方案。
                  
                1、低堿度、低硬度水體調控
                此類水體藻類活動微弱,微生物效率低下。由于大氣中的CO2會自然溶解到水體中而提升無機碳[DIC]含量,根據電中性原理,只需補充陽離子便可提高水體總堿度,此外Ca2+又有抑制pH變化的作用。因此,在低堿度、低硬度水體中提高堿度和硬度最有效和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生石灰(CaO)。
                  
                2、高堿度、高pH水體調控
                此類水體藻類活動旺盛、pH波動幅度較大,已出現敗藻倒藻現象。這類池塘的Ca2+低,影響光合作用且已引起對蝦脫殼困難。因此,需用鹽酸HCl等調節pH并且添加氯化鈣CaCl2進行補鈣。
                當然,無機碳[DIC]的調控應注意以下問題:通過DIC的調控,藻類光合作用會提升,直接表現為藻類和和浮游生物量的增加,在避免溶氧過飽和的同時應該在養殖模式上混養濾食性魚類如羅非魚、花鰱等。海南成功的魚蝦混養土塘模式,可畝產對蝦1000斤、羅非魚500斤左右。

                三、有機碳調控—微生物調控—高產或養殖后期調控
                  
                當養殖密度過高時,池塘N污染力會大于池塘的凈化力,此時應通過添加有機碳源CH2O的措施,來加速微生物的異養同化作用除N,保證水質安全與穩定。添加有機碳促進異養微生物同化N素是生物絮團養蝦技術中的核心理論技術,一般認為將水體C/N調整到10以上(具體是處理1NH4+-N,需要15.17CH2O),便可有效去除水體中的廢N。
                  
                CH2O調控可有效調控對蝦病害。這幾年很多專家學者對池塘中添加碳源推崇備至的原因在于:1、芽孢桿菌在碳氮比為15時生長水平最好。2、乳酸菌在碳氮比為15時生長最好。3、而我們所熟悉也是最頭疼的弧菌則是在碳氮比為5甚至更低時生長的最好。在池塘內當碳氮比越接近于10的時候,芽孢桿菌和乳酸菌對弧菌的抑制效果越強。
                  
                此外,CH2O調控可有效控制養殖環境、節約飼料蛋白。有機碳調控使得異養微生物將水體廢N高效轉化為菌體蛋白,并進入物質循環最終積累的對蝦體內,凈化環境的同時也使得飼料蛋白循環利用,降低餌料系數。
                  
                當然,CH2O調控應注意以下問題:1、CH2O源的添加會加速池塘微生物的周轉速度,耗氧加劇,注意池塘供氧的充足;2、CH2O源理論上淀粉、糖類、有機酸都可以,但現實養殖中添加紅糖或糖蜜的較多。這里建議不要使用葡萄糖,葡萄糖易于吸收,但弧菌也容易吸收,容易造成病害風險;3、微生物同化氨氮的同時,需要消耗堿度HCO3-并釋放CO2,勢必會造成池塘總堿度降低、pH偏低,應及時調整。

                四、成功案例
                  
                南寧防城港的吳老板,成功探索出效益穩定的魚蝦混養模式,養殖中后期開始有規律添加糖蜜進行池塘碳氮調控,水質常年穩定,病害少發,每造對蝦平均畝產量1000斤左右,羅非魚畝產量400-500斤,平均畝利潤1萬元以上。
                  
                蘇州倪老板,養殖40畝,每2畝一口塘,對蝦畝產都接近1000斤。他的原則就是定期改底、定期消毒和使用生物制劑,但在使用生物制劑時都會將氨基酸、芽孢菌、乳酸菌和大量的紅糖一起發酵一天,然后才使用,并且時常直接潑灑紅糖水與池塘中。
                  
                海南儋州應老板,10-15畝一口土塘,一年3造,對蝦單造畝產800-1200斤。其半海水養殖堿度硬度偏高,但改硬度低,池塘高鎂低鈣,應老板在使用常規微生態制劑的同時會定期補鈣,且大量使用糖蜜進行池塘碳氮調控和微生物培養。

                生態養殖、品質根源  

                病害防控的本質是池塘水環境管理,碳氮調控是水質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技術。無機碳調控的作用對象是藻類,在低產或養殖前期“養水”是養藻類;而人工有機碳調控的對象是細菌,在高產或養殖后期“養水”是養細菌。
                  
                池塘水質是一個復雜的變化過程,許多技術的應用都需要池塘水質屬性做支撐,大家需要靈活運用相關技術。


                作者:根源水產 張許光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