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欽州市欽南區沙埠鎮海棠村,唐老板,土塘養殖南美白,14畝水面偏泥底,水深1米,投苗45萬,養殖日齡43天,蝦體長7公分左右,吃料50斤一餐,2015年8月31日早上7:30唐老板致電,說看到有蝦游起來,撈起來看很像紅體,當即叫老唐把蝦放在裝有表層水的桶里靜止半小時。
塘頭觀察:
8月31日早上8:00到唐老板唐邊,旁邊桶里蝦沒恢復,頭胸甲一條易扒開,對著太陽看有圓白點,一條不易扒開,這是細菌性紅體。
原因分析:
目前土塘養殖常見紅體分為;應激性紅體、細菌性紅體,病毒性紅體,紅體是病變的結果,細菌性紅體一般由池底有毒物質超標,藻類大量死忙,風向改變(東風、北風、東北風)氣壓低,厭氧菌繁殖加快,大量消耗池底溶解氧導致底質變質,發臭,脫殼困難被細菌感染發生病害,常伴隨有黃鰓,紅腳,紅須等病變。
一般病毒性或細菌性紅體治療意義不大,也很難治好,但是唐老板說不想再投苗,想處理。
處理方案:
1、9月1日當天停料,下午打電話叫小蝦中排了300斤。
2、9月2日停料,早上9:00投入埃及塘虱150條半斤重的,鯧魚80條,下午5:00二氧化氯1包1·5畝(500G一包大顆粒含量百分之10)消毒。
3、9月7日停料觀察。
4、9月3日停料觀察下午應激活力源1包2畝+鈣維康1包2畝。
5、9月4日停料觀察,下午發現有蝦在塘邊朝不同的方向游動即找吃當即維多C1包1畝。
6、9月5日生命1號1包拌料40~60斤(連拌三天),有機碘1瓶2~3畝消毒。
7、9月7日吃料恢復到35斤。
作者:幫成水產技術服務中心欽州店陳勛蔚
地址:廣西欽州市欽南區文峰南路419號十四幢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