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便發展現狀:2010年在泰國白對蝦開始爆發白便,2011年在中國白對蝦養殖區域也出現白便現象,12年更是在全國大面積爆發。
白便發生的條件:1、水溫超過32度;2、過度投料,水質有機質含量高;3、水中溶氧低于3.0mg/l。
發病時的癥狀:
蝦的癥狀:感染白便的蝦往往出現軟殼、吃料慢、體質消瘦、鰓變色、體表附著原生動物、腸道變細、腸道壁變薄,嚴重時出現游塘、死亡等癥狀。直接影響產量和料比。

水體的表現:在下風口水面有白色、細長的糞便漂浮在水面(糞便中含有大量的弧菌和簇蟲);水體透明度低,水中有機顆粒含量高。
處理方案:
第一天:早晚用復方磺胺嘧啶拌料,每公斤料拌8克,一天兩餐,中午用彼奧酸拌料每公斤5克(或者中午停料)(拌料時必須減少50%以上的投料量)。
第二天:每畝每米用120ml欣碘消毒(可殺滅弧菌,降低水中有機質含量);早晚用彼奧酸拌料每公斤飼料5克,中午用復方磺胺嘧啶拌料每公斤料5克。
第三天:每畝水面下凈水劑50克(補充有益細菌,分解水體有機質);每餐用彼奧酸拌料每公斤料5克。
第四到第七天:每餐用彼奧酸拌料每公斤料5克。
如果還有白便或者怕白便再次出現可以再用一次復方磺胺嘧啶。
注意事項:在以上的處理過程中飼料的投喂量必須減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