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怎樣應對災害性天氣

                編輯:   時間:2018-06-09   瀏覽:

                  入夏以來天氣不穩定,時涼時熱,忽晴忽雨。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怎樣應對災害性天氣?

                  天氣轉變前調水至最佳狀態

                  在水質諸要素之中,最重要的是水色和透明度。大量實踐表明,濃水色和低透明度更易抵御災害性天氣。

                  以往的認識和一些報道認為,透明度在30cm~40cm時最好。筆者據近年來觀察以及廣大蝦農實踐表明:透明度在10cm~20cm更好。采取這種透明度的方法養蝦成功率達97%以上。

                  濃水色和低透明度的最大特點,是池中浮游植物比淺水色和高透明度更豐富。更豐富的浮游植物可以放出更多氧氣。更多氧氣對促進對蝦正常生長和維持水體生態平衡更有利。

                  淺水色和更高透明度,表明池中浮游植物種類和數量都相對少,產生氧氣也自然減少,這對蝦的生長和維持水中生態平衡都不利。更嚴重的是,在暴雨或長時間的特大暴雨時,造成水體生物環境產生變化,某些浮游動物暴發性繁殖,大量攝食池中的浮游植物,從而使池中浮游植物迅速減少,使水色變淺,透明度加大,或使水體變渾濁,變為乳白色,導致水體惡化,從而引起蝦病。

                 在災害天氣到來之前,應努力提高水位,增加蓄水量。筆者到過廣西、廣東許多地方,見到許多蝦農蝦塘水位都較高,但在放苗時,進水卻很低,例如,在安全的前提下,水位可達1.5m,但放苗時,或養殖時,水位只有1m,甚至更淺。當筆者問起為什么不把水位加高時,蝦農都說,蝦小,水位沒必要那么高,蝦照樣生長。其實須知在蝦苗密度相同情況下,水越深,水容量就越大,含氧量就越多,水質就越優良。此外,水越深對減少鹽度和水溫的變化,也起良好作用。

                  筆者在對蝦養殖技術服務中,經常見到不少蝦農將池塘周圍的草割掉,露出泥土,這是好心做壞事,破壞了生態環境。對此,筆者勸蝦農不要把草割掉,應有意識地保護好池塘四周的雜草。這對保護池塘水質和生態環境有良好作用。因為大雨或暴雨時,凡把池塘四周的草割光的池塘,水就變渾濁,變黃色,這對蝦的呼吸或其它生物的生長都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引起水質惡化。為此,保護池塘四周生態環境,也是抗災的重要措施之一。

                  

                災情發生期間處理技巧

                開增氧機 雨天的到來,池中含氧量明顯降低,應不停頓地開增氧機,增加氧氣,維持蝦的正常生長和水體的生態平衡。開增氧機,可打破水體的水溫和鹽度的分層現象,減少對蝦產生應激的可能性。

                  投放沸石粉 沸石粉是良好的底質改良劑。據報道,每公斤沸石粉可帶進空氣10萬毫升,相當于2100毫升氧氣。沸石粉以微氣泡放出,可以迅速增氧。而且,沸石粉還有吸附異物,改良底質和水質作用。沸石粉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10克~20克。

                  每畝投放2公斤左右葡萄糖和200克維生素C。這是許多蝦農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好經驗,這對防止應激起良好作用。

                 內服維生素C 在暴風雨等惡劣天氣中,對蝦對維生素C的消耗量是正常天氣的2.5倍,在惡劣天氣時對蝦最容易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C的用量為當日飼料量的2‰~3‰。用人工方法加入維生素C時,是將維生素C溶解后,均勻地噴入定量的人工配合飼料中,陰干半小時后,再按飼料的1‰左右的比例,噴灑植物油(豆油、花生油、菜子油等)。如果沒有植物油,可用水產用魚肝油代替,比例同上。噴灑植物油一方面在飼料表面形成一層油膜,保護維生素C不溶于水,因為維生素C遇水極易溶解。另一方面可補充飼料中的固醇類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

                  在使用內服藥時,也可以結合使用光合細菌和EM菌,用量是飼料的3‰~5‰。使用方法是加水稀釋后,潑灑在飼料上陰干即可喂蝦。

                  災情過后防止水色變化過大

                  災情過后,在很短時間內,甚至在1天~2天內,水環境和對蝦生長都可能發生異常情況。水環境方面表現為水變清,透明度加大。遇到這種情況,應采取施肥等措施改良水質。這方面必須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決不能拖延,否則會帶來嚴重后果。

                  有些蝦農對上述認識不夠,處理不及時,結果在半天、1天或2天時間內,水透明度發生極大變化。例如,透明度的變化,由濃變淡。如果在這個時候及時施肥,用很少的肥料,就可以把水色改變過來,花的代價少,效果好。相反,若錯過時間,透明度越來越大,甚至看到池底,這時要改變水色,要用許多肥料,要花費好幾天,甚至1個星期時間才能使水色正常。

                  如果錯過改良水質的機會,水質就會惡化,令對蝦的生長產生嚴重后果。在連續幾天降大雨和暴雨,許多蝦塘都發生水色突變,其中最嚴重的是,許多原來透明度在60厘米以上的蝦塘突然變清,看到池底,在雨后第三天即開始有大量的蝦出現浮頭現象,接著是停止攝食、空胃,逐步出現死亡現象。從死亡的蝦和不正常蝦觀察,既不是紅體病,也不是白斑病,而是由于缺氧引起應激反應造成。當測定這些蝦塘底層溶解氧時,含氧量低達2毫克/升。

                  及時使用微生細菌改良底質和水質。在每次災情過后,特別是長時間的大雨和暴雨及臺風過后,蝦塘中的生態環境均遭受重創,甚至破壞微生態平衡。在這個時候應使用微生物細菌,例如光合細菌、EM菌和芽孢桿菌等,修復微生態環境。

                  不少蝦農對上述微生物細菌特點和功能有糊涂認識。例如有的蝦農見水色變淡,想改變水色,使用光合細菌和EM菌肥水,結果花了不少錢,仍肥不了水,水反而更清。須知,光合細菌和EM菌的主要功能是消除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硫化氫、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改善水體質量,但卻對培養藻類作用不大,并且對于進入水體中的大量大分子有機物質,如蝦的排泄物、殘存飼料、浮游生物殘體卻無法分解利用。更具體地講,光合細菌和EM菌對改良水質起作用,但對改良底質作用不大。

                  改良底質應使用化能異養細菌,也被人們稱之為微生物制劑或微生態制劑,即市面上干品包裝的利生素、活康素之類。這類細菌能吸收利用大分子有機物質,同時能將有機物質礦化生成無機鹽為單細胞藻類提供營養。單細胞藻類的光合作用又為有機物的氧化、微生物的呼吸、蝦的呼吸提供氧氣。循環往復,構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使蝦池菌和藻相達到平衡,維持穩定水色,營造良好的水質環境。

                  使用微生物細菌時,應將光合細菌、EM菌與芽孢桿菌交替使用,這是因為它們功能不同。使用時應按說明書足量投放。因有益細菌進入池塘中形成優勢種群才能發揮其獨特功效。一般從肥水開始投第一次,每隔10天~15天一次,若水質不良應多投。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