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水質調控技術詳解

                編輯:   時間:2018-06-09   瀏覽:

                一、投放蝦苗前的水質培養
                養蝦池清池消毒后進入經過濾的海水,使蝦池水位達1米~1.2米左右,然后封閘消毒。可用“魚安”或“強氯精”2ppm~3ppm或漂白粉20ppm進行消毒。如果池水夜間出現發光,可用“蝦苗清”,或“滅光保水靈”處理。消毒3天~4天后,施肥培水。培水可選擇浮游生物生長素、“肥水王”等,也可用尿素、磷肥。肥料用量多少應視蝦池的底質和水深情況而定。投苗前水質培養的標準要使水色達到茶褐色、黃綠色,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pH值8.5~9.0,晚間或早上可以看到成群的浮游動物活動。達到以上標準后可以投放蝦苗。投苗前可用少量蝦苗先行試水,2天后觀察蝦苗活動正常后再投苗。

                二、投苗后前期水質的調控
                蝦苗投放入池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蝦池水體中的浮游動物如枝角類、橈足類和輪蟲等會攝食浮游植物,而蝦苗會攝食浮游動物,加上浮游植物本身生長老化,使水體中生物組成發生變化,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會減少,蝦池水色會變化。此時要根據池水狀況和天氣情況,適當追施肥料。肥料選擇和施肥量,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決定。此時,控制水質標準是“肥”“活”。

                三、中期水質調控
                投放蝦苗一個月后,隨著蝦苗的生長,其食性轉向攝食人工配合飼料為主。而浮游生物在蝦池的作用,主要是調節水體的環境,調控透明度等,因此必須控制浮游動物的生長。由于投喂人工飼料不斷增加,池內殘餌相應增多,加上蝦的排泄物和池內浮游生物死亡形成有機物的沉積,使蝦池變“肥”,此時要設法減“肥”。調控的方法:一是觀察到水色較深、透明度過低時,可向池內潑灑一些氧化消毒劑,把池底沉積的有毒物質氧化,降低毒性。同時可殺死一些藻類,降低池水“肥”度。二是添加新水,最好是加注清潔的淡水。調控水的標準應達到“清”“活”“爽”。“清”——清凈、無混濁、無明顯的懸浮物;“活”——水色有變化、有動感,不是死水一潭;“爽”——清爽。

                四、后期水質調控
                對蝦養殖進入后期(60天以后),隨著蝦的長大投餌不斷增多,蝦的排泄物不斷增多,加上池中浮游動物的不斷老化死亡,造成池底有機沉積物增多,蝦池自身污染日益加重,此時特別注重水質管理和調控。一要準確掌握和控制投餌量,不要超量投餌。二要清底排污,有中間排污的池塘要勤排污。沒有中間排污的池塘,可安裝吸污泵,把池底污物吸抽出池外。但要注意吸污方法,不要把池水搞成“翻底”。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