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南美白對蝦養殖常見病之絲狀細菌病防治技術

                編輯:不詳   時間:2018-06-09   瀏覽:

                1、病原

                為毛霉亮發菌或硫絲菌,絲狀細菌中的發狀白絲菌是主要的病原。池水肥、有機質含量高是誘發絲狀細菌大量繁殖的重要原因。

                2、癥狀

                病蝦鰓部的外觀多呈黑色或棕褐色,頭胸部附肢和游泳足色澤暗淡和似有舊棉絮狀附著物。這是黏附于絲狀細菌之間的食物殘渣、水中污物或單胞藻、原生動物等,鏡檢可見鰓上或附肢上有成叢的絲狀細菌附著。此病主要是妨礙對蝦呼吸,在水中溶氧量較低時,蝦會發生死亡,嚴重時直接影響對蝦蛻殼。

                3、流行與危害

                在對蝦生活史的各個階段都可能出現,但只有在養殖密度大,池水肥等情況下會被大量固著,受害蝦積累死亡率可高達60%。廣泛分布于我國沿海各對蝦育苗場、養殖場,特別是到養殖中、后期或池水交換條件差,封閉、半封閉的養蝦池最為常見,對卵、仔蝦、幼體危害較大。

                4、防治措施

                (1)養成中后期勿過量投餌,保持池水清新。

                (2)用濃度10毫克/升的茶籽餅或茶皂素1~2毫克/升浸泡后全池潑灑,以促進蛻殼,在蛻殼后適量換水。

                (3)用濃度2.5~5毫克/升的高錳酸鉀全池潑灑,4小時后換水。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