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蝦農世家水產養殖開發有限公司韓曉菲
對蝦養殖中,溶解氧的重要性大家耳熟能詳,但說到具體有效調控,大部分人都一知半解。在養殖生產實踐中,長期以來養殖從業者普遍缺乏對水體溶解氧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控,以及對水體中溶氧含量的變化危害認識不足。很多從業者常把養殖物有無浮頭現象作為水體溶氧是否充足的判斷標準,這實際上是把增氧當作一種救命措施而非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而沒有意識到在此之前溶解氧的變化對養殖物和水體環境已造成了嚴重危害,比如亞硝酸鹽超標、倒藻、對蝦死亡等嚴重情況發生。
一、日常管理常見的2個誤區
1.小苗需氧量少,不開水車。
案例:紫泥鎮養殖戶小楊
冬棚季第二造蝦連續放苗3次,都在10多天排塘,第五次放苗時,我觀察到小楊屬于清水放苗,即在消毒品無殘留后,放完調水產品1天時間,直接放苗。而且此后連續5天都沒有開水車,按他經驗說:小苗不需要多少氧不用開水車。我將在線監測設備安放于池塘對其進行在線監控,發現溶氧低于正常數值,且長時間處于0.監測之后及時指導開水車,并指導其調節浮游植物密度,最終平安渡過苗期。可見就算是苗期也要按需增氧。


(排塘前的蝦)
1.晚餐投料時間拖延晚至游塘情況發生
案例:紫泥養殖戶小李,每次晚餐都出現不明的慢料現象。通過安裝溶氧在線監測設備后發現,小李晚餐投喂時間晚,溶解氧低,導致吃料慢,而監測當日此蝦塘在晚餐查料時還出現大面積游塘,幸好通過在線監測發現問題并及時有效的處理,換回了不少損失。所以尤其是土池在光合作用不強的時候晚餐要在15:30左右喂,光合作強時可將時間拖延至16:30左右,如遇低氣壓、陰雨天,盡量減料或喂完20---30分鐘打開水車,避免溶氧下降過快,至蝦應激。


二、通過數據比對我們還發現土池比地膜池溶氧低
1、通過溶氧在線24小時監測數據對比,在同等放養密度、養殖技術管理情況下,日落后,由于光合作用下降,溶氧很快下降到4mg/L,而地膜池依然可以保持在7--8mg/L左右,在無其他輔助治療情況下,地膜池長時間無亞硝酸鹽,而土池則超標1倍,在同一批苗的情況下,地膜池對蝦生長情況也明顯高于土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