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近年來導致對蝦頻頻產生偷死、腸炎、空腸空胃、爛鰓、爛眼、熒光等問題的主要原因,那一定得說說弧菌。如今,弧菌已發展成為危害對蝦養殖的主要病原菌,影響范圍遍布全球。
弧菌種類很多,有哈維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其中最具有危害性的弧菌是副溶血弧菌,其生長繁殖能力極強。在30‰~60‰食鹽水環境下可迅速繁殖,最適環境每8~9分鐘為1周期;能在pH值5~11、溫度達到10~42℃等各種惡劣條件下生長繁殖。

弧菌發病原理
★哈維氏弧菌
致病機理:主要包括吸附和侵入宿主組織,從宿主中攝取大量的鐵元素,通過分泌溶血素、蛋白酶、磷脂酶及脂多糖損傷宿主的組織器官等。
癥狀和病理變化:發病初期幼體活動能力減弱,游于水中的中下層,糠蝦及仔蝦彈跳無力,攝食減少或不攝食,身體發白,瀕死或死亡的幼體會發熒光,成體發病先是頭胸部、腹部的腹面發熒光,嚴重時全身發光,育苗場中最常見,尤其到了仔蝦階段。
★溶藻弧菌
致病機理:主要取決于宿主,宿主所在的環境、菌本身之間的關系,致病過程包括粘附、侵襲、體內增殖及產生毒素一系列過程。致病作用主要通過在其侵襲和增殖過程中對機體造成的細胞核組織損傷以及其代謝產物,毒素干擾和破壞機體的局部或全身的正常新陳代謝或機能而造成。
★副溶血弧菌
主要致病機理:產生一些毒素及酶,破壞蝦體。在對蝦養殖中,多發病于蝦苗放養7-30天,患病對蝦體色呈白濁微紅,肝胰臟先是腫大,質地松軟,顏色發黑,后期肝胰臟開始發黃發白,直至死亡。對蝦發病期間,通常上料很慢,空腸空胃,該病病情發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極高,從發病少量到排塘,時間一般為2~5天。
弧菌檢測方法
對蝦養殖中,取蝦苗和蝦塘水體在培養基上進行檢測,菌落呈現黃色的是哈維氏弧菌和溶藻弧菌,藍綠色為副溶血弧菌;蝦苗幼體菌血癥、對蝦空腸空胃、爛鰓等主要病原菌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蝦苗熒光病的菌原之一為哈維氏弧菌。

水體弧菌簡易檢測步驟:用1ml的一次性吸管,吸取待檢水樣(水樣取底部或氣泵處)→然后滴三滴(100ul)水樣到弧菌培養皿上→再用涂布棒均勻涂布→放于36℃(或棚內24h)恒溫培養箱倒置培養12-18小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