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聽到很多養殖戶說:“為什么自己和別人密度、用藥、飼料,都是一樣的,為什么自己的產量趕不上別人呢?”其他原因都找過了,那么您找過是池塘的建設問題嗎?古有名言“萬丈高樓平地起”,池塘基礎建設是養殖的第一步。中稻收割之后,蝦稻田也開始挖了,那么我們來看看池塘到底該怎么建?
一、稻蝦池塘的選址
高產的池塘包括方方面面,那么選址的基本要求有:
①、水源要求:水質ph應為7.5-8.5,水源充足,水質好且無污染。
②、基礎條件便利:交通便利,前期基建設備、飼料運輸、銷售渠道便利;電力便利,滿足基礎建設、生產、進出水、管理等基本要求。
③、土質要求:選擇通透性好,保水性強,保肥肥沃富含微量元素,且小龍蝦能打洞的土壤,其中以壤粘土為最佳。
④、地理條件:選址地勢平緩,有利于管理和建設,且去選擇通風向陽處,有利于水草水草的生長,水體的流動。
二、蝦稻池塘的建設
1、稻田環溝
大多采用U型環溝,如稻田過大可采用“S”字型,增加小龍蝦打洞面積(且留出收割機等機械進出的埂子),沿稻田四周溝上寬3-5,底寬1m左右,溝深0.8-1.2m,坡比為1:2以上;蝦溝面積占稻田面積10%-30%左右。溝與田埂間可留出0.5-1m的平臺,方便投食和下地籠。



2、田埂
用挖溝的土加高加寬稻田四周田埂,要求埂寬1.5-2米,高出田面1-1.5米,田埂需要壓實,防坍塌。蝦苗繁育田蝦溝與稻田邊還要筑起高0.3米、寬0.5米的小土埂,便于小龍蝦打洞避暑、繁育、冬眠等。

3、進出水管道
進出水管道應呈水體兩端安置,進水管道可置于田埂上,并且用80目密網子封口,防止野雜魚進入。出水口可采取填埋式,用20cm的PVC管(如圖);排水管是成“L”形,一端可旋轉,置于水面上,旋轉管口高低來控制水位的深淺。


三、防逃網建設
在外埂內側設置防逃設施,可選用光滑黑油布、玻璃板、石棉瓦等材料,基部埋入土10-15cm,頂端高出埂面40-50cm,每隔1-2m,使用1根木棍或竹竿支撐防逃設施,防逃設施與埂面垂直,拐彎處做成圓弧行。并靠近水源的外埂,在埂內埋入塑料薄膜或網片,防止小龍蝦掘洞穴,防逃、防漏。
四、水草的種植
水草種植面積應為環溝面積的50%左右,且采取6*8的方式種植水草。水草的選擇以伊樂藻(吃不敗)、菹草(雜巴草)為主,種植水草的時間以11月下旬到1月下旬為佳,不宜過早,避免水草封塘。(注:以南北朝向種草)。

作者:楊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