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江十月技術科小胡,今天這篇和大家講的是小龍蝦養殖常見五大誤區,也是小龍蝦養殖最容易導致失敗的地方,這里值得拿出來講一講。
隨著“小龍蝦熱”的不斷升溫,近年來“小龍蝦養殖熱”也逐年升溫,然而多數從業人員因不能正確掌握養殖技術。總感覺到“小龍蝦好養”,忽略養殖過程中對水質、養殖環境、投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正確管理,導致多數養殖失敗。同時,“養殖熱”也給那些心態不良、投機者大肆騙取錢財的機會,去年的“龍王811”就是近年來最典型的案例。為此,根據本人多年來從事該項目的養殖實踐經驗和技術總結,給各位欲從事小龍蝦養殖人員予以下建議:
一、關于畝產量
小龍蝦畝產量與放養密度、養殖環境、投餌量、病害防治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通常3-5月份放苗,每畝放60-120只左右/斤的苗40-80斤,每1-2個月集中“捕大留小”1-2次,再補苗放養,輪捕輪放,當年可以養2-3茬小龍蝦,單茬畝產量一般不超過300斤,三茬總畝產量900斤以內。夸大超出此產量的,提醒大家注意了!小心上當!三岔都能養到300斤單茬畝產的,是目前業內最高水平。一般養殖戶全年總產量都在500斤以內。
二、關于苗種
我們目前所說的小龍蝦均為克氏螯蝦或日本克氏龍蝦,均為一個品種,所謂的“雜交品種”還在實驗階段,不可輕信!有區別的只是人工繁殖原塘苗與自然野生苗之分。人工原塘苗種一般成活率在50%-90%之間,自然苗成活率一般不高于50%,甚至10%以下的都有。而且還與運輸和水域有關。一般建議選擇在同一水域的原塘人工苗種,無擠壓和短途運輸,成活率才能得到保證!

三、關于養殖環境
選擇具有良好水源的池塘,池中水草的覆蓋面要在30-60%,最好是浮性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蘆等)和底生水草(如伊樂藻,輪葉黑藻等)混種。水體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好壞水都能養小龍蝦的思想是不正確的,人工養殖環境中,水質不好的話,極其容易集中發病死亡。

四、關于飼料
小龍蝦雖是雜食性生物,其生長是否良好,取決于蛋白的攝取量和營養平衡。最好的是投喂營養全面,蛋白含量不低于28%的優質正規廠家生產的配合飼料,也可以以新鮮小雜魚、田螺為主,輔以植物餌料。腐爛變質的動、植物飼料不宜投喂,因其利用率低、容易使水質變壞,導致小龍蝦發病。
五、關于病害防治
養殖如要成功,病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千萬要走出“小龍蝦不容易生病”的誤區,要定期培養養殖環境內有益菌數量,控制有害細菌數量,降低水體和池底有害毒素。根據養殖池具體情況,如潑灑光合細菌,EM細菌,芽孢桿菌等微生物制劑都有很好效果。
關于小龍蝦養殖常見五大誤區們就講到這里,在實際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如遇到不了解的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