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水腫病是豬場除草發生的一周疾病,一般剛斷奶的仔豬會土突然發病,頭臉部及眼瞼水腫,有時全身水,用手指按壓會留痕,很多時候往往來不及治療就已死亡。那么仔豬水腫病該怎么防治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仔豬水腫病發病原因
1、病菌。引起仔豬水腫病的病原是溶血性大腸桿菌產生的一種血液毒素引起的一種神經綜合征。
2、飼養不當:仔豬生長的圈舍是陰暗潮濕、衛生較差、消毒不徹底的地方,這樣的環境極易導致仔豬發生水腫病。
3、應激因素。仔豬水腫病可能是因為某些應激因素引起的,尤其死斷奶、氣候變化、飼料突變、長途運輸以及免疫接種等,這些應激反應會引起仔豬消化不良和腹瀉,導致腸道正常菌群失調,溶血性大腸桿菌大量增殖產生毒素。
4、消化系統。仔豬的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全,小腸和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少,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飼料中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蛋白質等,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成為溶血性大腸桿菌良好的培養基,溶血性大腸桿菌產生大量毒素而形成致病因素。
二、仔豬水腫病癥狀
水腫病的臨床癥狀常見于臉部、眼臉、結膜、齒齦,有時波及頸部和腹部的皮下,出現水腫現象,仔豬的叫聲嘶啞,突然發病,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不食。體表溫度無明顯變化,常常站立不穩,全身肌肉震顫,部分仔豬出現空嚼,舌伸出口外不能回縮而被嚼壞,最后昏迷死亡,發病死亡率極高,達90%左右。
三、防治措施
首先是要加強飼養管理,要確保豬舍干燥、清潔、通透性良好,要定期對圈舍和飼養用具進行消毒,同時要適時更換消毒藥劑,以免病菌產生抗藥性。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在母豬臨產前40天和15天,分別肌肉注射仔豬大腸桿菌K88、K99、987P三價滅活苗2mL,仔豬在14-20天接種大腸埃希氏菌病三價滅活苗2mL,能明顯降低水腫病發生。要對仔豬適時斷奶,以35日齡斷奶為宜,斷奶時要逐漸減少喂奶次數,不可突然斷奶,要整飼料配方,增加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保證飼料的新鮮無霉變。
以上是仔豬水腫病發病癥狀及防治方法介紹,希望能幫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