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005年我國生豬存欄與豬肉產量約占世界50%以上,可以稱得上名副其實的養豬大國、豬肉消費大國,但養豬生產水平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差距甚遠,標志養豬生產水平的出欄率國外平均為180%,而我國僅為130%左右,養豬場(戶)利用二元、三元雜交技術生產商品豬才剛剛被認識和接受。隨著以盈利為目的的規模化養豬場(戶)數量的增加和養豬規模的擴大,配種,產仔,轉群,出欄等生產過程的連續性,按照固定的流程組織生產的程序化,各生產環節都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和標準的標準化,豬只轉群體重、出欄體重、體長等同批次規格相同的規格化,這些在組織現代化養豬生產中顯得越來越重要。除要求豬舍的設計和設施采用階段式或多點式的飼養工藝,來滿足豬只生長發育各階段需要,各類全價配合飼料的供給及建立符合豬群保健要求的生物安全體系外,更主要的是豬種,這是養豬生產的基礎。要求豬種體質健壯,抗逆性強,以適應高密度現代化養豬的飼養;同批次豬只同體重出欄,豬的整齊度好,以適應現代化飼養全進全出和大型屠宰線的要求;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質鮮嫩,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對瘦肉和肉質的需求,這樣才能正常組織現代化養豬生產,才能使生產高效率和企業高效益。
2000年和2005年北京養豬育種中心分別從法國伊彼得基因優選公司引進法系種豬400頭、340頭,目前法系核心群種母豬達到2400余頭。分別飼養在中心下屬的原種場、資源場、長城丹玉畜產有限公司和鑫元泉養豬有限公司,中心利用引進的法系種豬,系統地開展了法系種豬的生產,選種選育,種豬推廣,建立完善的繁育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開展適合我國市場需求的配套系豬選育工作。在法系種豬選育上,突出健康、持續高繁殖力、生長速度快和飼料轉化率高,確保食品的安全、富有營養和符合需要的口味。為實現這個目標,父系主要選擇生長速度、背膘厚度、氟烷敏感基因狀況、眼肌面積及肉質等性狀。為確保商品豬的性能好,選擇母系時,同時對生長速度、背膘厚度和飼料轉化率進行選擇,但選擇標準與父系有所區別,主要對繁殖性能進行選擇,如奶頭發育、產仔能力等,各專門化品系各具特點,通過雜交試驗,篩選出最佳的組合方式,確保雜種豬具有優秀的生產性能。
特點:1.父母代公豬生產有多種選擇 利用法系皮特蘭與中育C09母豬交配生產的雜種母豬,用中育C39代表。也可以用反交的形式,即中育C09公豬與法系皮特蘭母豬交配生產父母代公豬,還可以使用法系皮特蘭或中育C09公豬直接作為父母代公豬,性能基本沒有太大的差異。這是法系豬的一個特點。在生產實踐中,父母代公豬種用率高,選種合格率可以達到40%以上,在經濟上是合適的。
2.父母代母豬生產有兩種選擇 利用法系大白公豬與法系長白母豬交配生產的二元母豬,也可以用反交的形式,即法系長白公豬與法系大白母豬交配生產父母代種豬,性能基本沒有太大的差異。這是法系豬的又一個特點。由于具有這樣的特點,因此在雜交體系中,祖代種豬的種用率高,在生產實踐中,父母代母豬選種合格率可以達到80%以上,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雜優豬生產模式多樣化 利用法系種豬生產商品豬的最大特點,就是商品豬的生產模式有多種選擇,分別是:中育C39公豬與法系二元母豬交配、法系皮特蘭公豬與法系二元母豬交配、中育C09公豬與法系二元母豬交配。在生產實踐中,有利于養豬生產者組織生產,提高種豬利用率,從而可以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
法系豬外貌特征 法系種豬原種豬各品種外貌特征
1.法系皮特蘭:毛灰白夾有黑色斑塊,或夾雜少量紅毛,長方體形,背腰寬平,耳中等大小微向前傾,與傳統的皮特蘭豬相比,四肢粗壯結實,行動靈活,結構勻稱,克服了應激反應強烈的缺點,盡管是父系豬,但母豬第二性征明顯,外陰部、奶頭發育好,有效奶頭6對以上。
2.中育C09:體形介于大白豬與杜洛克豬之間,又稱白色杜洛克,全身被毛白色,偶見黑斑,體形稍短,四肢粗壯結實,耳中等大、直立,背腰寬平,盡管是父系豬,但母豬第二性征明顯,發情表現明顯,外陰部、奶頭發育好,有效奶頭6對以上。
3.法系大白:在雜交體系中的位置是母系父本,四肢健壯,背腰寬平,性情溫馴,適應性好,奶頭發育好,有效奶頭7對以上。
4.法系長白:在雜交體系中的位置是母系母本,四肢粗壯,背腰寬,體軀長,性情溫馴,發情癥狀明顯,奶頭發育好,有效奶頭7對以上。
父母代種豬外貌特征
1.父母代公豬中育C39全身被毛為白色,大部分豬只皮膚顏色為白色,少數豬只為白色皮膚間夾有暗斑;頭部清秀,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傾;體軀寬而短,胸寬而深,背較寬,前后肩寬而豐滿,前后軀發達,呈雙肌臀;四肢粗壯。 2.父母代母豬全身皮膚和毛色均為白色,耳前傾略向下垂,背腰平直且較長,腹線平直,后軀較發達,四肢高而健壯,毛色光亮,皮膚紅潤,乳頭排列整齊,有效乳頭7對以上。
3.雜優豬全身毛為白色,皮膚顏色大部分豬只為白色,少量豬只為白色皮膚間夾有暗斑;體質結實,胸寬,后軀豐滿,肌肉發達,具備理想的瘦肉型豬體形。
法系豬的特點
1.法系種豬配套方式多樣,便于規模化生產,而且父母代公母豬都是雜種,能夠充分利用雜種優勢,種豬更新容易,各品種只要引進足夠的血緣,在一定時期內能夠進行純繁,用于自群更新,可以避免重復引種帶來的諸如防疫方面的風險,減少多次引種的費用,可謂一次引種,長期受益。
2.母豬發情明顯,乳頭發育明顯,產仔多,奶水充足,難產率低,母性好,發情有明顯的陰門紅腫、爬跨、壓背時呆立反射等癥候,90%以上初產母豬斷奶后3天~7天開始發情,使母豬能夠適時配種,這在引進品種中是非常突出的優點。乳房發育良好,乳頭大,分布均勻,產奶量充足,產仔多,各品種系均表現出極佳的繁殖性能;
3.初生重較大,仔豬整齊度高,仔豬發育快。
4.法系種豬各品種生長性能各具特色,飼料轉化效率高,生長速度快,適合大體重出欄。
法系皮特蘭活體肉用性能特別突出,如背膘最薄,后臀非常豐滿,體形優美且氟烷敏感基因全為陰性,產仔數和增重也很高;中育C09飼料轉化率特別好,四肢健壯。法系長白豬繁殖性能突出,特別適合做母系母本。用皮特蘭與中育C09雜交生產的中育C39公豬背膘平均為11.44mm,后臀肌肉發達豐滿,體形優美,是最好的終端父本之一,深受廣大客戶青睞。而法系二元母豬具有繁殖性能好和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等特點,法系二元母豬達100kg體重日齡平均為151.34天,飼料轉化率僅為2.3∶1。在目前市場追求大后臀、薄背膘種豬的形勢下,法系豬在保持了合適的背膘厚的前提下,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和繁殖性能表現得非常優秀。四年多的生產與推廣實踐表明,法系種豬非常適合我國市場需求,飼養法系種豬能夠給豬場帶來最為直接的經濟效益。
5.腿臀豐滿,胴體瘦肉率高,肉質優良,無應激
法系種豬背部平寬,胸部寬深,前后軀均豐滿,肉用體形突出,屠宰率達到74%,瘦肉率高達65%,特別是皮特蘭高達74%。肉質好,肌肉脂肪含量比較高,肉味鮮美,經過基因選育,已去除應激敏感基因,高度抗應激。
6.法系種豬抗逆性強,適應范圍廣由于法系種豬氟烷敏感基因全部為陰性,在生產中無應激發生,生產性能能夠充分表現。目前已經推廣南到海南,北到黑龍江大興安嶺,西到新疆阿勒泰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推廣到黑龍江綏芬河的種豬,已經遠銷俄羅斯。可見,法系種豬適應性極強,并且對當地的養豬生產及品種改良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7.營養要求適中,易于飼養幾年的飼養實踐證明,妊娠母豬日糧中含消化能12兆焦/千克,粗蛋白14.0%,賴氨酸0.66%;哺乳母豬日糧中含消化能12.5兆焦/千克,粗蛋白16.0%,賴氨酸0.85%,就能滿足母豬生產的營養需要,相對于其他引進豬種其對飼料營養方面的要求不高,因此易于飼養。
由于法系豬各品種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突出表現在父系皮特蘭和中育C09生長速度、背膘厚度、氟烷敏感基因狀況、眼肌面積及肉質等性狀優良,母系長白和大白母豬發情表現明顯,奶頭發育良好,產仔能力強等,雜優豬具有優秀的生產性能,配套生產方式靈活多樣,因此可以作為現代養豬生產中首選的豬種之一。法系種豬必將成為目前我國發展現代化養豬生產的重要種源基礎,對我國養豬生產及品種改良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