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是我國比較重要的養殖項目,并且養豬也是農村主要的經濟來源。養豬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各種疾病,很多朋友為了預防疾病,會經常的對豬舍進行消毒,但是大多數的養殖戶都沒有正確的消毒方法。出現了一些誤區,導致不僅沒有有效的預防疾病,還影響了豬群的生長。那么大家在對豬舍進行消毒的時候會有哪些誤區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不生病不消毒
對豬舍進行消毒是為了減少或者是殺死存在與豬舍中的病菌,但是很多農戶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都不會進行消毒工作。雖然豬舍暫時沒有發生疾病,但是在外部還是會產生許多病原或者是存在病原的攜帶者。這些攜帶者會將病菌通過各種物質傳播到豬舍,入侵豬群,導致疾病的產生。如果沒有及時消毒的話,豬舍中病原就會逐漸積累,引發更為嚴重的疾病。所以我們在養殖過程中要定期消毒,做好預防工作,降低各種疾病發病率。
2、消完毒不發病
對豬舍消毒只是起到一個預防的作用,它并不能完全的隔絕病菌,杜絕疾病的發生。很多朋友就認為對豬舍消毒后就不會發生疾病了,其實是錯的,很多時候豬舍沒有病菌,但是許多病菌會通過空氣、老鼠等一系列介質傳播到豬舍。并且豬群自身也會造成環境污染,例如糞便沒有及時清理的話也會產生大量的病原體。所以我們一定要定期定位,全面的消毒,加強日常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發病率。
3、消毒劑接觸到豬群
一般我們使用的消毒劑對病原體有非常大的抑制作用,但是消毒劑的作用非常強,不僅對病菌有抑制作用。對豬身上的活體細胞也會產生影響,如果豬群接觸到消毒劑,特別是噴霧狀的,當豬吸入之后會對豬的呼吸道產生非常大的危害。會破壞呼吸道的免疫系統,使病菌有入侵的機會,導致極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如果生殖器接觸到還會嚴重影響到后期的繁育與排泄,所以我們在消毒的時候一定不能讓豬群接觸到消毒劑。
4、飲用水消毒
很多朋友在消毒的時候為了消毒更加全面,會對豬的飲水也進行消毒。但是這樣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消毒劑無法有效的被水溶解,甚至還會破壞水分子。豬引入后會引發急性中毒,破壞豬的消化道粘膜。不僅會降低的豬的消化能力,還會引發各種腸道疾病,對豬群的生長產生極大的危害。所以我們在消毒的時候要將豬群的食槽水槽等全部清出豬舍,防止有藥劑殘留。
以上就是豬舍消毒誤區的簡單介紹,豬舍消毒是必然工作,但是沒有正確的消毒方法會危害到豬群的生長。不僅沒有有效的防治病菌入侵,還會加劇疾病的發生。所以大家在消毒的時候要注意正確消毒,防止“好心做壞事”。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了,本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