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筆者走進桐柏縣城郊鄉申鋪村淮源生態養豬場,感應希奇的是,這個養豬場的豬圈里看不到滿地糞便,更聞不到糞便的臭味。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顛末相識得知,這是該養豬場接納了漏糞板技能和發酵床零排放生豬養殖技能后所帶來的新轉變。
漏糞板技能,可以制止生豬與糞便直接打仗,大大降低生豬的發病率。漏糞板就是用水泥澆鑄發展110厘米、寬60厘米、厚5厘米的水泥板,并在板上預留50余個長方形的孔,通過支持梁搭建成地板,生豬在上面勾當,糞便通過長孔流入網絡池,并通過網絡池傳送到遠處的發酵池,糞便發酵后出售到周邊的蔬菜栽培基地。如許既制止了生豬與糞便的直接打仗,又可以增長一項收入。
發酵床零排放生豬養殖技能,就是操縱生物菌種發酵,把豬糞便與大量鋸木屑、秸稈等干性農業廢棄物放在一路,生豬可以自在地靜臥在干燥的顆粒物墊料上,如許既解決了糞便的臭味,又改善了農業生態情況,一石二鳥。
淮源生態養豬場場長王常貴說,養豬場接納生態無公害養豬技能,引進海內較先進的發酵床養豬和漏糞板技能,實現糞便零排放,大大降低了生豬的發病率,提高了豬肉的品質。同時,得到了農業部無公害認證,同海內大型屠宰企業雙匯、雨潤成立了常年的互助關系。
今朝,桐柏縣已建成發酵床養豬樹模場26個,新建、改建豬舍500多間8000多平方米,發酵床養豬存欄量5萬頭閣下,已出欄商品豬1萬多頭,新增經濟效益60多萬元。新技能的推廣應用,極大地調動了全縣養豬戶科學養豬的努力性,促進了生豬養殖業穩步、康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