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呼吸道疾病肉仔雞更為嚴重,多于15-20日齡發病持續到出欄。常在接種疫苗后3-5天發病。衛生狀況差的雞場,通風不良、空氣污濁、氨氣濃度大的雞舍更為嚴重。
一、科學合理免疫,確保均勻有效的抗體水平
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有: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雞痘、雞支原體病、雞大腸桿菌病、傳染性鼻炎、雞白痢、曲霉菌病等。其中病毒性因素所造成的損失很大,因此一定要做好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免疫,按照每種疾病相應的免疫程序執行,確保均勻有效的抗體水平,做到免疫率100%、有效率 100%、準確率100%。特別是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免疫。
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免疫要堅持“弱毒苗+滅活苗”的原則。弱毒疫苗能提供局部粘膜免疫,早期、快速、廣泛地建立起阻擋病毒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是防治呼吸道病毒病的特殊需要;而滅活苗能提供持久的體液免疫,中和其余的病毒。對于疾病不可忽視H9亞型和H5N1-Re一4株的免疫。有條件的養殖場應定期監測雞群抗體,結合抗體情況和雞群健康狀況來決定免疫時機。比如蛋雞的免疫,一般要在產蛋平穩或上升時進行,避免在產蛋下降時免疫。
二、抓好飼養管理,加強環境安全系數
控制呼吸道疾病的飼養管理因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解決好通風和保溫的矛盾;其二,為雞群提供舒適、衛生、安全的環境。
在冬季,寒冷和通風換氣不良造成污濁空氣是呼吸道病發生的關鍵誘因。大風降溫時,必須增加保溫取暖的措施,同時適當通風,保證空氣新鮮,通風時一定要防止賊風和穿堂風;再者切忌忽冷忽熱,應在雞舍內不同位置分別放置溫度計,看溫通風,特別在天黑后的2~4小時內和早上太陽出來前后1小時,外界溫度變化很大,這段時間要每隔30分鐘觀察一次溫度,并根據溫度情況調整通風量。
為雞群提供舒適、衛生、安全的環境,首先要嚴格落實衛生防疫體系,做好包括空舍消毒、帶雞消毒、用具及環境消毒等一系列工作,盡可能殺滅或減少環境中的病原體;其次注意飼養細節,如關注天氣變化,在飼料中增加多種維生素等抗應激成分,以增強體質,并盡量減少一切應激因素并及時清理糞便、墊料等容易產生有害氣體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