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發病癥狀
病魚行動緩慢,停止攝食,離群,腹部有紅斑,肛門外突紅腫,嚴重時輕壓腹部即有血黃色的粘液流出,解剖后可以發現腹內有大量的積液,腸道紫紅色,腸內無食物。
2、流行及發病原因
水溫20℃時開始流行,多與細菌性爛鰓病、赤慶病等并發,由腸型點狀氣單胞菌感染引起。
3、預防措施
1)保持水質清新,通過使用高效氧化劑過硫酸氫鉀(底立安)提高氧化還原電位,防止池塘底部物質進行無氧分解產生大量氣體泥鰍吞食產生腹部脹氣而導致腸炎發生;
2)投喂優質飼料,盡量不投喂腐爛變質的飼料;投喂膨化料,投喂前先把膨化料用適量的水浸泡,讓膨化料充分吸水膨脹再喂,以免泥鰍進食太多影響到腸道呼吸功能和消化功能;
3)定期使用5%維生素C(應激靈)加0.2%大蒜素拌料投喂。
4、治療建議
1)適當減料或停料,適當換水,維持水質清新;
2)內服:5%維生素C+0.3%大蒜素+5%三黃散拌料投喂3-5天;
3)外消:戊二醛或苯扎溴銨或聚維酮碘交替使用,隔天1次,連續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