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青蝦逐漸成為江蘇溧陽地區的主養品種,養殖面積也在逐步增加,銷售價格相對穩定,成為當地養殖的一大特色。當地青蝦苗種以自育苗為主,由于親蝦種質退化和育苗期的管理細節不到位,出現出苗率和放養后回捕率低的情況。青蝦養殖育苗期很關鍵,只有打好基礎,保證育苗成功率,保障放養(清放)后養殖回捕率,才能提高青蝦產量。育苗初期的操作我們總結以下關鍵點。
一、清塘
經過一年的青蝦養殖,池塘存在的殘餌、糞便以及死亡微生物會導致池底變黑、變臭。池塘較容易出現還原化、酸化、有機化、毒性化。這樣的池塘還可能存有大量病原菌或病毒,在養殖過程中不僅增加養殖風險還容易引發疾病。所以要徹底清塘。一般按照下列步驟清塘:
1、徹底排水。在池塘中間挖排水溝(根據池塘走向多挖幾條)(圖1),以便更好的排除淤泥中余水。

圖1
2、徹底曝曬。氧化底泥中有害物質,利用光照殺滅部分有害微生物。 
3、待池塘完全曬好后適量加水(10-20cm),使用“清塘修復安”徹底消毒、殺菌,氧化底泥。
4、使用“清塘修復安”五天后加水,水位不低于70cm,尤其是5-6月份(梅雨季節)天氣不穩定,溫差、降雨對育苗有較大影響,所以育苗塘水位應控制在不低于70cm,降低因天氣不穩定帶來的應激影響。加水時使用大于80目的過濾網過濾,防野雜魚等。
5、加水后使用“碧水安”徹底解毒,為接下來肥水、育苗打好基礎。
二、肥水
肥水不僅能給蝦苗提供天然餌料,最重要的是能夠穩定水質、減少應激,同時增加池塘溶氧,保證出苗后“翻身”的成功率。那什么時間肥水,怎么肥呢?
1、放抱卵蝦前7-10天肥水,避開藻類繁殖高峰期,減少藻類高峰期給蝦苗帶來的影響。
2、新塘或較清瘦池塘,可適當加5-10cm老塘水或魚塘水后下肥,目的是引進部分藻類,有助于肥水。
3、使用可溶性有機肥“肥水肽Ⅱ”進行肥水,肥水后水色較好(圖2),水質穩定。最好不要使用復合肥等化肥,因為使用后氨氮、亞硝酸鹽較易升高,進而影響育苗成功率。

圖2
三、育苗期管理
育苗期管理要做到:
1、觀察水體肥度,定期補肥、穩定藻相,減少水變帶來的應激影響。
2、選擇優質的抱卵親蝦育苗,規格在4.5-5.5cm為宜。卵的顏色最好相近,這樣出苗時間相對集中。另外搭配部分雄蝦,雌雄比例5:1左右。抱卵蝦下塘后,每天檢查是否孵化出苗(圖3)。往年我們發現有的池塘抱卵蝦下塘后2-3天就可以孵化出苗,有些池塘7-10天才出苗,究其原因主要是親蝦抱卵的時間不同,所以孵化出苗時間也不同。一般親蝦蝦卵呈黃色,下塘2天左右就能撈到苗(圖4)。親蝦蝦卵呈青綠色,下塘后7-10天左右能撈到苗(圖5)。

3、出苗兩天后及時補充餌料,剛孵化的蝦苗對營養的需求量較高,如果餌料不足,會直接影響蝦苗生長甚至存活。此時蝦苗處于浮游狀態,主要餌料來源于水體中“懸浮的餌料”,出苗后每天投喂懸浮性好的開口料“利餌多Ⅱ”+“水產誘食酵母”來補充蝦苗餌料,強化營養,有助于提高蝦苗“翻身率”。
4、蝦苗孵出后到“翻身”,也就是糠蝦階段要8-10天(圖6、7),在這段時期內蝦苗至少要經歷8-9次蛻殼,此時蝦苗對水體中鈣的需求較高,一般建議4-5天補充“活力鈣”一次,提高蛻殼后蝦苗的體質。

5、育苗階段如遇降雨、降溫等天氣,及時潑灑“碧水安+激活”穩水、抗應激,同時晴天中午可定時開增氧機曝氣,防止發生氣泡病。
6、蝦苗“翻身”后到糠蝦階段,開始投喂破碎料,此時要在投喂“利餌多Ⅱ”和“水產誘食酵母”的基礎上,逐步轉為破碎料,減輕蝦苗消化系統的負擔。
7、投喂顆粒料時開始添加“利苗多”來促進消化吸收、補充微量元素,促進生長,降低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幾率。前期代替20%,中期代替10%,后期代替5%。“利苗多”還可以穩水、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