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太湖1號”良種青蝦苗種繁育操作技術規范

                編輯:   時間:2018-05-29   瀏覽:

                一、池塘條件與準備

                1、池塘條件。要求水源充足、無污染源,水質符合NY5051標準。池形比較規則,單池面積2.5~10畝為宜,水深1.2~1.5m,坡比1:2.5,池底淤泥深度小于15cm。池塘一端設進水口,另一端設排水口。

                2、配套設施。進排水口用60~120目的網布制作成網袋雙層過濾,防止野雜魚等帶入。池塘配置水泵1臺套,每畝池塘設置功率為0.5~1.0kw的水車式增氧機,最好按每20畝池塘配備1.5kw底層微孔增氧設施。配置地籠和拉網等捕苗網具,并建有看管房和飼料倉庫等。

                3、池塘清整。冬季整修池塘,保證底平坦,無坑、溝,并清除過多的淤泥,同時加高加固和夯實塘埂,使池塘不滲漏。對養殖多年的老池塘,要利用晴好天氣抽干積水曬塘底10天以上,達到全面發白、干硬開裂,越干越好。

                4、消毒注水。加水10cm左右,每畝用生石灰50~100kg,用水化開后趁熱全池潑灑,次日用鐵耙將沉底的石灰塊攪拌均勻;也可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5~7.5kg潑灑,以殺滅池塘中野雜魚等敵害生物。親蝦放養前1周,經過濾注入新水,使池塘水深達到60cm左右。

                5、施肥栽草。注水后可每畝施放發酵過的雞糞50kg,同時每畝潑灑氨基酸肥水精200ml加光合細菌1.5kg肥水。并移植伊樂藻、水花生等水草至池塘覆蓋率達20%左右。為便于拉網操作,也可架設一些用茶樹、柳樹等多枝叉樹木扎成的人工蝦巢。

                二、親本引進與放養

                1、親本引進。親本必須從省級以上原良種場引進F0或F1代種蝦或蝦苗,時間在1月至3月底。引種時間宜早不宜遲,過遲由于水溫上升,青蝦進入蛻殼高峰,會出現大量軟殼蝦,影響運輸成活率。

                2、運輸工具。親本采用水箱增氧網隔法運輸。水箱可用白鐵皮或玻璃鋼制作,網隔鐵框架[100×50×15(cm)]用網目為0.4~0.6cm的密網封起來,上面有網蓋扣住,放入蝦后,一個一個網隔壘疊浸沒于水箱中,箱中水面應高于最上一層網隔5~10cm。水箱底部有充氣增氧設備,用氧氣瓶增氧或用氣泵增氧,氣泡和水流從底層網隔中間向上流動,使各層網隔中有足夠的溶氧。

                3、運輸方法。裝蝦量據運輸時間而定,一般每網隔不超過10kg,途中運輸時間不超過6小時。親本運輸操作要小心,盡量避免親本受傷,運輸前做好充分準備,注意銜接,盡量縮短運輸時間。

                4、培育方式。一是引進的親本放入專用親本培育池中,養至5月份后,用地籠將親本捕出,按一定雌雄比和數量稀疏到育苗池中再進行蝦苗繁育。二是將引進的親本直接放入育苗池中,5月份后在原池中進行育苗,不需要再分塘。生產實踐證明,第二種方式簡便、可性操作強,親本損傷小,育苗效果相對較好。

                5、親本放養。規格為1000尾/kg左右親本蝦苗,畝放5~6kg。選擇晴暖天氣進行放養,要避開冰凍和大風天氣,親本放養時應注意運輸水溫與池塘水溫溫差不超過5℃,如溫差過大,則必須將水溫調節適中后再放入池塘。

                三、親本培育與管理

                1、餌料投喂。飼料要求新鮮、適口、無腐敗變質、無污染,顆粒狀配合飼料粗蛋白在35%以上。投飼量應結合不同月份、水溫、天氣、水質、攝食情況等靈活掌握。親本放養后當水溫達到8℃以上時,可選擇在晴天的上午投喂餌料,一般可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量為蝦體重的1%~3%。進入正常生長階段,日投二次,投喂時間分別為上午8~9時和下午5~7時,上午投喂日投量的1/3,下午投喂日投量的2/3,投喂量通常以投飼后4小時內吃完為度日投餌量通常控制在全池蝦體總重量的2%~8%。前期均勻投喂在池塘四周離池邊1~2.5m左右的淺灘處,養殖中后期全池遍撒,5畝以上水較淺或水草較多的池塘前期也要全池均勻遍撒。

                2、水質調控。青蝦繁育池塘水的透明度應控制在30~45cm之間,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pH7.0~8.5,5月中旬前保持水深0.6~0.7m,5月中旬至6月底,水深0.8~1.0m。養殖期間視水質肥瘦情況,適時追肥或加注新水,如果水太清,可施腐熟的有機肥;如果水太濃,可適當注入新水,沖淡水的濃度。每隔10~15天應施EM菌、枯草芽胞桿菌等有益微生態制劑以改善水環境,始終保持蝦池水質達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3、水草控制。親本專池培育,在養殖期間水草覆蓋率控制在25%~50%,且要均勻成簇的分布在池塘中。親本直接育苗池培育,不需要水草,但要放置一些人工蝦巢。

                4、日常管理。每天清晨及傍晚各巡塘一次,觀察水色變化、蝦活動情況、蛻殼數量、攝食情況;檢查蝦塘有無滲漏,防逃設施是否完好。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每天注意池塘溶氧狀況,巡塘時最好用測氧儀檢測底層溶氧,適時開增氧機或采取沖水等措施,提高池水溶氧,防止蝦浮頭,泛塘。每天做好塘口記錄,記錄要素包括:天氣、氣溫、水溫、水質、投飼用藥情況、攝食情況等。

                四、蝦苗繁殖與培育

                1、檢查抱卵蝦。一般7月上旬大部分雌蝦已抱卵,蝦卵由暗綠色或灰褐色變成透明或灰白色,且胚胎出現黑色眼點。此時開始施肥,以培育輪蟲、枝角類等青蝦幼體喜食的餌料生物,每畝可施經充分發酵腐熟的雞糞100kg,將肥料盛放在廢飼料袋中,用繩固定使其漂浮在水中,以便逐漸釋放肥效,并每畝池塘施用0.5kg微生態制劑兌水潑灑調節水質。

                2、蝦苗早期培育。當育苗池出現蚤狀幼體后,及時潑灑豆漿,豆漿量根據水的肥度,天氣情況等進行調節,一般每天每畝1~4kg,當池水較肥,浮游生物增多時適當減少豆漿投喂量,當池水偏瘦,浮游生物較少時應增加豆漿投喂量,日投量視水質而定。

                3、幼蝦中后期飼養。一般在幼體孵出后20天左右幼體開始變態,此時在潑灑豆漿的同時,搭喂粉狀配合飼料,隨著變態苗比例的提高,逐漸增加粉狀配合飼料的比例,最后全部投喂粉狀配合飼料,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6%~8%。

                4、育苗池水質調控。池水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m左右,通常采用3~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cm。蝦苗培育期間每周使用一次復合芽孢桿菌,用量為每畝100g,每10天使用一次底改,有利于池底有機物的分解及有毒有害氣體的吸附。每天凌晨開啟增氧機增氧至日出,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

                五、蝦苗捕撈與運輸

                1、蝦苗捕撈。捕苗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止8月中旬結束。蝦苗幼體孵出后,經過35~45天培育,幼蝦全長達1.2cm以上,此時可見大量幼蝦在水邊游動,即可進行蝦苗捕撈。采用拉網法捕苗對蝦苗損傷較輕。捕苗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銜接工作,操作人員要相當熟練,動作要迅速。

                2、蝦苗運輸。采用活水車網格箱分層充純氧運輸法。蝦苗捕運正值高溫季節,不宜長距離運輸,運輸時間最好控制在1小時以內,運輸用水最好用池塘水,以減少溫差過大帶來的應激反應,運輸前要檢查運輸工具和各項準備工作,運輸途中要密切注意水溫,增氧等情況,并要做到快裝、快運、快下塘,切莫人為耽擱時間。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