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稻蝦生態種養,再加上鱉,增產增收增效益

                編輯:高光明   時間:2018-06-04   瀏覽:

                進行生態種養的稻田,要求水源足、水質良、水源無污染、排灌方便、旱澇無憂,以田底肥而不淤、壤土為好。田埂堅固結實不漏水。

                一、稻田改造與建設

                開挖環溝,加高、加寬田埂,建立防逃設施和進、排水系統,環溝消毒,種植水草,投放有益生物,搭建遮陽棚、曬臺、餌料臺等。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1.環溝 
                沿稻田田埂內側開挖供水生動物活動、避暑、避旱和覓食的環溝,環溝面積占稻田總面積的10%。稻田面積在30畝以下,環溝寬3.5米,深1.0米;稻田面積在30畝以上,環溝寬4.5米,深1.0米;面積在100畝以上稻田,除環溝外,還可挖“十”或“井”字形田間溝。

                2.田埂 
                利用挖環溝的泥土加寬、加高、加固、夯實田埂。改造后的田埂,要求高出稻田平面0.5米以上,埂面寬不少于1.5米,池堤坡度比為1∶1.5~2。

                3.防逃 
                防逃設施可使用水泥瓦和磚等材料建造,其設置方法為:將水泥瓦埋入田埂上方內側泥土中40厘米,露出地面50厘米,然后每隔100厘米處用一木樁固定。

                4.進、排水系統 
                稻田進水口和排水口必須成對角設置,形成“高灌低排”態,即進水口建在稻田地勢較高一側的田埂上,排水口建在溝渠最低處。由PVC彎管控制水位,要求能排干所有的水。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進、排水口要用鐵絲網或柵欄圍住,也可在進出水管上套上防逃筒,防逃筒用鋼管焊成,根據鱉、蝦的大小鉆上若干個排水孔,使用時套在排水口或進水口管道上即可。

                5.曬臺、餌料臺設置 
                曬背是鱉生長的生理要求,既可提高鱉體溫促進生長,又可利用太陽紫外線殺滅體表病原,提高鱉的抗病力和成活率。曬臺和餌料臺盡量合二為一,具體做法是:在環溝中每隔20米左右設一個餌料臺,臺寬0.5米,長2米,餌料臺長邊一端擱置在埂上,另一端沒入水中10厘米左右。餌料投在露出水面的餌料槽中。為防止夏季日光曝曬,可在餌料臺上搭設遮陽篷。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6.環溝消毒 
                環溝挖成后,在苗種投放前10~15天,每畝溝面積用生石灰100千克帶水進行消毒,以殺滅溝內敵害生物和致病菌,預防鱉、蝦、魚的疾病發生。

                7.移栽水生植物 
                環溝內栽植輪葉黑藻、伊樂藻、馬來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或在溝邊種植水花生,但要控制水草的面積,一般水草面積占30%左右,以零星分布為好,不要聚集在一起,以利于溝內水流暢通,能及時對稻田進行灌溉。
                8.投放有益生物 在蝦種投放前后,環溝內需投放螺螄,投放時間一般在4月份。每畝環溝投放100~200千克,既可凈化水質,又能為小龍蝦和鱉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有條件的還可適量投放水蚯蚓。

                二、水稻栽培

                1.水稻品種選擇 
                鱉蝦稻生態種養的稻田一般種植一季中稻,根據鱉規格及其起捕季節,結合土地肥力,選擇合適的水稻品種。一般選擇抗病蟲害、抗倒伏、耐肥性強、可深灌的緊穗型品種,目前常用的品種有揚兩優6號、豐兩優香一號等。最好是能深灌且不需曬田的水稻品種。

                2.稻田整理 
                稻田整理采用圍埂法,即在靠近環溝的田面圍上一周高30厘米,寬20厘米的土埂,將環溝和田面分隔開,防止水體互流。成蝦捕撈后的6月上旬,開始用機耕方式整田。

                3.施肥 
                底肥一般為有機肥、生物肥。追肥為“蝦寶”類生物肥。

                4.水稻的栽插 
                秧苗一般在6月上旬開始栽插。在栽培技術方面要圍繞“防倒”進行,采用“二控一防技術”,即:一控肥,整個生長期不施肥;二控水,方法是早擱田控苗,分蘗末期達到80%穗數苗時重擱,使稻根深扎;后期干濕灌溉,防止倒伏。

                5.水稻病蟲害防治 
                配太陽能殺蟲燈,殺滅田中害蟲。每年9月是褐稻虱生長的高峰期,稻田里有了鱉、蝦等水生動物,只要將稻田的水位保持在20厘米左右,鱉、蝦等就會把褐稻虱幼蟲吃掉,達到避蟲的目的。

                6.稻谷收割 
                在10月中旬左右進行稻谷收割,要求留茬40厘米左右,秸稈還田。稻谷收割前,緩慢排水到田面下5~10厘米,促使小龍蝦在環溝和田間溝中掘洞。最后環溝內水位保持在50~70厘米,即可收割稻谷。

                三、鱉蝦養殖

                1.苗種的投放
                (1)苗種的選擇:鱉的品種宜選擇純正的中華鱉,該品種生長快,抗病力強,品味佳,經濟價值較高。要求規格整齊,體健無傷,不帶病原。蝦種最好選擇抱卵蝦,以解決鱉蝦稻生態種養模式中蝦苗來源問題。
                (2)苗種的投放時間及放養密度:鱉種投放時間應視鱉種來源而定。土池鱉種可在5月中旬前后的晴天進行,溫室鱉種可在秧苗栽插后的6月中旬前后(水溫穩定在25℃左右)投放,放養密度在100只/畝左右。鱉種必須雌雄分開養殖,否則自相殘殺相當嚴重,會嚴重影響鱉的成活率。由于雄鱉比雌鱉生長速度快且售價更高,有條件的地方建議投放全雄鱉種。鱉種投放前應進行消毒處理。在田間溝內還可放養適量鯽魚,為鱉提供天然餌料。
                蝦種投放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在稻田工程完工后投放小龍蝦苗種。小龍蝦一方面可以作為鱉的鮮活餌料,另一方面可以將養成的成蝦進行市場銷售,增加收入。蝦種放養時間一般在3-4月份,可投放從小龍蝦養殖場采購200~400只/千克的幼蝦,投放量為30千克/畝。第二次是在8-10月份投放抱卵蝦,投放量為25~30千克/畝。

                2.飼料投喂
                (1)鱉飼料投喂:鱉為偏肉食性的雜食性動物,為了提高鱉的品質,所投喂的飼料應以低價的鮮活魚為主。可在4-6月份向池中投放鮮活螺螄,每畝投放100千克,給鱉提供活餌。溫室鱉種要進行10~15天的餌料馴食。土池鱉種入池后即可開始投喂,日投喂量為鱉體總重的5%~10%,每天投喂1~2次,一般以1.5小時左右吃完為宜,具體的投喂量視水溫、天氣、活餌(螺螄)等情況而定。餌料投放在餌料臺上接近水面的位置。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置殺蟲燈,為鱉和小龍蝦的生長補充營養豐富的天然動物性餌料。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鱉的投喂一定要科學合理均衡進食,不能斷餐,否則影響生長速度,還會出現自相殘殺的現象。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2)小龍蝦投喂:小龍蝦的整個生長階段的餌料以稻田內豐富的天然餌料如有機碎屑、浮游動物、水生昆蟲、周叢生物、水草、“蝦力素”“蝦寶”類生物餌肥以及中稻收割后稻田中未收凈的稻谷、稻蔸內藏有的昆蟲和卵為主,適當補充投喂魚糜、絞碎的螺蚌肉、屠宰場的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以及玉米、小麥、餅粕、麩皮、豆渣等植物性飼料。飼料應均勻投放在環溝內的淺水區域,以利蝦養成集中攝食的習慣,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3.日常管理
                (1)水位調控:3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30厘米左右;4月中旬以后,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應將水位逐漸提高至50~60厘米,這樣有利于小龍蝦的生長;6月插秧后,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曬田復水后濕潤管理,孕穗期保持一定水層;抽穗以后采用干濕交替管理,遇高溫灌深水調溫;收獲前一周斷水。
                6-9月保持田面水位20~25厘米。小龍蝦越冬前(即10-11月)的稻田水位應控制在30厘米左右。12月-翌年2月小龍蝦在越冬期間,應提高稻田水位,控制在50~60厘米。
                (2)防止敵害:稻田飼養水生動物,其敵害較多,如蛙類、水蛇、鼠類、水鳥以及肉食性魚類等。放養前用生石灰清除敵害生物,用量為100千克/畝。肉食性魚類可在進水口用20目的長型網袋過濾進水,防止其進入稻田;蛙類可在夜間進行捕捉;鼠類可在稻田埂上設置鼠夾、鼠籠等進行清除;鳥類可在田邊設置一些彩條或稻草人進行恐嚇、驅趕。
                (3)病害防治:采用稻田生態種養模式,水質好,水生動物的適應性和抗病能力很強,少見疾病發生的情況,但仍要注意堅持“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主要措施有:①苗種放養前,用生石灰消毒環溝,殺滅稻田中的病原體;②運輸和投放苗種時,避免堆壓等造成苗種損傷;③放養苗種時要進行消毒處理;④飼養期間飼料要投足投勻,防止因餌料不足使水生動物相互爭斗影響成活率;⑤加強水質管理。稻田定期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如果水生動物發生病害,要及時對癥下藥。

                四、捕撈

                1.中華鱉捕撈 
                當水溫降至15℃以下時,可以停止飼料投喂。一般到11月中旬以后,可以將鱉捕撈上市銷售。收獲稻田里的鱉通常采用干塘法,即先將稻田的水排干,等到夜間稻田里的鱉會自動爬上淤泥,這時可以用燈光照捕。平時少量捕捉,可沿稻田邊沿巡查,當鱉受驚潛入水底后,水面會冒出氣泡,跟著氣泡的位置潛摸,即可捕捉到鱉。下地籠也是一種很好的捕撈方法。
                2.小龍蝦捕撈 3-4月放養的幼蝦,經過2個月的飼養就有一部分小龍蝦能夠達到商品規格。可用地籠、手抄網等工具捕捉。開始捕撈時,稻田不需排水,直接將蝦籠置放于稻田及環溝內的水草邊,隔幾天轉換一個地方,當蝦捕獲量漸少時,可將稻田中水排出,使蝦落入環溝中,再集中于環溝中放籠。同時確保親蝦存田量每畝不少于25千克左右,以留足繁殖的親蝦。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通過稻蝦生態種養中,再增加放養鱉,可實現增產、增收、增效益。


                黃岡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高光明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