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羅氏沼蝦人工繁殖親蝦的培育技術

                編輯:   時間:2018-06-08   瀏覽:

                (1)池塘

                親蝦培育池是親蝦生活的環境,它直接關系到親蝦的生長發育和性腺的成熟,以及產卵率、卵的受精孵化和出苗,因此親蝦培育池要具備以下條件:

                ①位置。要選擇避風向陽、空氣流通、無毒、無污染、排灌方便、環境安靜、不受干擾的地方。

                ②面積。應根據生產規模,因地制宜來確定親蝦培育池的面積-大規模生產一般都超過50平方米。近幾年來,許多育苗場為了降低固定資產的投入,改用土池,一般都超過200平方米,水體大,水質較穩定。

                ③水深。親蝦池在秋冬季要求水深在1-1.2米左右,這樣有利于水質穩定,恒定水溫,保持安靜,減少外來干擾。在產卵季節,親蝦池水深以50-80厘米為宜,這樣有利于觀察和操作。

                ④水質。親蝦池要經常注水和排污,保持水質清新,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酸堿度以7-8為好,水溫保持在23-30℃,越冬期間水溫應控制在20-22℃。

                ⑤形狀及底質。親蝦池一般為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底質可以是土底,也可是水泥底,但池底要平坦,并有一定的坡度,能排干水。池底應設置一些隱蔽物,以利親蝦躲藏棲息,減少自相殘食。

                (2)親蝦放養

                ①清塘消毒。

                親蝦放養前,必須清淤堵漏,然后用生石灰消毒,一周后再放親蝦入池。

                ②放養密度。

                在水體大、水溫低的情況下,每平方米放養個體為40克左右的親蝦7-8只。水溫高或水體小時,每平方米以放5-6只為宜。

                ③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的中心環節是飼料、溶氧和水溫。

                A.飼料:主要來源于人工飼料,其蛋白質含量應達到40%-50%,最低不能少于35%。平時,要加喂一些魚肉、蚯蚓、蠶蛹、貝類等動物性餌料,以促進其性腺發育,減少自相殘食和爭食。

                B.溶氧:蝦的耗氧量比魚大,因此要經常加注新水和更換舊水來保持池水清新,也可以通過人工增氧措施來提高池水溶氧。一般要求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這樣親蝦的食欲和性腺發育都會提高。

                C.水溫:適宜的水溫是親蝦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在水溫24-25℃時,親蝦性腺只要15-20天即可發育成熟,很快出現抱卵蝦;而20-22℃時性腺發育緩慢,17-18℃時性腺停止發育。因此培育期間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水溫,促使親蝦盡早發育成熟。

                (3)產卵和孵化

                親蝦在適宜的條件下,分批進行自然產卵、受精和受精卵的孵化。親蝦產卵之后,卵并不離開母體,而粘附在母體腹足的剛毛上,在母體保護下進行孵化,水溫在24-30℃時,20天左右孵化出蚤狀幼體。孵化期要注意:

                ①搞好抱卵蝦的飼養。

                每天投喂一定量的新鮮碎魚肉、碎蚌肉、螺螄肉等營養較豐富的動物性餌料,以第二天早上有少量剩余為宜,并經常吸去污物殘餌,防止水質變壞。

                ②向池水中充氣,提高溶氧。

                抱卵蝦除了要滿足本身的溶氧需要外,還要不斷劃動腹肢以保證腹部所抱卵子發育對溶氧的需要。據有關測定表明,抱卵蝦的耗氧量比非抱卵蝦高出50%左右,故在孵化期間要連續不斷充氣,使水中溶氧處于飽和狀態,以確保親蝦和胚胎正常發育。

                ③調節好池水鹽度、加入海水。

                當受精卵由棕黃色變為灰色時,每天在孵化池中逐漸加入少量海水,使蚤狀幼體孵出時,池水鹽度達到1.2%-1.4%。也可以一次使池水含鹽量達到1.2%-1.4%,這樣幼體一孵出即可在適宜環境中生活,而且有利于提高孵化率。

                ④控制好池水溫度。

                孵化期間一定要讓水溫保持在24-30℃范圍,最適孵化水溫26-28℃。若水溫偏低,應人工加溫,以確保卵的正常孵化。

                ⑤遮蔭擋陽。

                孵化池若在室外,一定要搭棚遮陽,防止日曬雨淋,其目的是避免使池水溫度、鹽度波動太大,不利胚胎發育。

                另外,在蝦卵孵化期間還應保持培育池周圍環境的安靜,減少對親蝦的驚擾,盡量避免捕撈親蝦。如果需要水上作業,操作應小心謹慎,以免蝦卵脫落而影響孵化率。

                (4)幼體培育

                羅氏沼蝦剛從卵孵出時呈蚤狀,稱蚤狀幼體。這是羅氏沼蝦整個生命周期中唯一在咸淡水中度過的生活階段。在此期間,幼體在一定的鹽度、溫度、溶氧和飼料等適宜的生活條件下,經歷一個月左右,經過11次蛻皮后,變態為淡化蝦苗,此后方可供養殖使用。其培育中要注意:

                ①要有幼體培育槽。

                幼體培育槽一般為水泥結構,池壁要光滑,防止槽面粗糙或高低不平,使幼體受傷或造成死角,為便于觀察池底鋪白瓷磚,并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培育槽面積一般為6-10平方米、高度80-100厘米,形狀以長方形為宜,有完善的進排水系統。幼體培育最好在室內,也可在室外進行,但遮蔭擋日是必不可少的。

                ②保持鹽度。

                幼體培育用水一定是含鹽量為1.2%-1.4%的咸淡水,可直接用天然海水或由人工配制,這樣能確保幼體培育成活率。另外,培育用水的鹽度應保持相對穩定,否則幼體會大量死亡。③水溫、水質。培育水溫最好為26-28℃,要保持穩定。若幼體培育期間水溫低于23℃時,幼體會很快下沉伏底,逐漸死亡。全日24小時應不斷充氣,使水不斷流動,保持較高溶氧,酸堿度值保持7-8范圍。培育池設備盡量避免用金屬制品,否則也會影響幼體成活率。不宜在一個孵化池中混養不同日齡的幼體。

                ④幼體餌料。

                幼體的基本餌料是豐年蟲無節幼體。剛孵出的蝦苗一期幼體可靠自身卵黃營養,可以不投餌,但第3天開始應及時投喂豐年蟲無節幼體,才能保證幼體正常發育。當幼體出現腹足芽,進入第五蚤狀幼體期起,則應加喂少量煮熟的魚肉碎片或蒸熟的蛋品,以滿足其營養需要。投餌要一日三次,定時定量。上午7-8時,下午2-3時,晚上9時各一次,以吃飽略有剩余為宜。堅持對殘餌每日清除,以保水質清爽。在水溫26-28℃情況下,經30天精心養育,幼體便可順利變態為幼蝦。

                ⑤淡化處理。

                當有90%幼體變態為蝦苗時,將未變態幼體用小抄網撈起繼續培育,而對蝦苗開始淡化處理。方法是先將槽內海水吸出一部分,然后用膠管從一端吸出海水,另一端輸入淡水,保持進出水量持平,直到槽內全部為淡水為止。淡化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蝦苗在鹽度為0.4%的水體中飼養6-8小時,即完成蝦苗淡化,然后將蝦苗放入淡水培育池內飼養,此時蝦苗的體長為0.8厘米左右。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