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羅氏沼蝦蝦苗繁育

                編輯:李曰嵩   時間:2018-06-08   瀏覽:
                一、親蝦的選擇與運輸

                親蝦一般來源于成蝦養殖池,在10月中、下旬收集培育;選擇親蝦要注意幾個只要標準:一是個體要大、規格相對整齊,一般要求雌蝦要長10厘米以上、重25—30克;二是健康無病、體色鮮艷、活動正常、身體肥壯,附肢要完整,因此在選捕過程中要小心細致,帶水操作;三是性比合理,為使親蝦獲得較好的受精率,雌雄比以3:1為宜。在親蝦的選留數量上,可根據親蝦個體大小、來年的育苗生產的計劃量、越冬培育過程中的成活率以及育苗管理技術成熟程度等因素來確定,按經驗,通常情況下,每尾35克左右的雌蝦以生產蝦苗2000尾,越冬成活率80%計算安排。

                親蝦的常用運輸方法有以下幾種:敞口帆布運輸,帆布箱規格采用0.8米×0.8米×1.0米,運輸視水溫及運輸距離靈活掌握。水溫20—23℃,運輸時間短于5小時,每箱可運親蝦20—30公斤,運輸途中需不斷充氣或充氧。鐵皮箱運輸規格采用0.8米×0.8米×1.2米,先將親蝦放入蝦箱中,蝦箱結構與蟹箱相似,規格約60厘米×70厘米×12厘米,將裝入親蝦的蝦箱放入預先裝好清水的鐵皮箱內,每個鐵皮箱可放蝦箱8—10個,每個蝦箱可放蝦5—8公斤,運輸途中需不斷充氣或充氧。尼龍袋充氧運輸,適用于少量親蝦運輸,在裝運前親蝦額刺需剪去,每只袋裝水8公斤,如溫度20—23℃,運輸時間4—5小時,每袋可裝蝦1.5—2.0公斤。現代化的大批量運輸法則可用活水車,效果更好。

                二、親蝦的培育管理

                主要包括越冬管理和產前的強化培育管理。親蝦通常在淡水中越冬,采用玻璃溫室、塑料薄膜棚或深井水保溫法。親蝦越冬培育池的面積一般為50—100平方米,親蝦入池前須用漂白粉(每立方米15克)或高錳酸鉀(每立方米100克)進行蝦池消毒。親蝦放養的密度克控制在每平方米15—20尾左右,整個越冬期一般為11月份至來年的4月份,其中2月底3月初要開始產前的強化培育,其管理技術如下:

                1、調控水溫:越冬前期水溫最好控制在20—23℃;進行產前培養階段,水溫應逐漸調控至25—26℃,升溫應注意平穩,日升溫應控制在3℃以內。同時在池面上方設遮光設施,避免直射光照射。

                2、合理投餌:越冬前期可投喂的餌料有:魚蝦貝肉、豆餅、煮熟的大麥、玉米等,也可用配合顆粒飼料,日投喂的餌料量為蝦體重的4%左右,干餌量為1%—2%;每日投喂2次,夜間以1次投餌為主,占日投喂量的70%。越冬后期進入強化培育期,則還需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投喂。日投喂量也相應地增加至蝦體重的5%—7%。投喂前先需撈除殘餌,并根據天氣及攝食量等具體情況及時調整餌料的種類和數量。

                3、管理好水質:親蝦池應有充氣設施,50平方米的蝦池每2—4平方米需放一個氣石,白天間歇充氣,夜間應連續充氣,使蝦池水的溶氧至少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每天應及時吸污,定期換水,一般越冬池5—7天換1次水,換水量為1/3—1/2,進入強化期培育則要增加換水次數,但換水時應嚴格注意溫度變化,每小時溫度差不宜超過1℃,有條件的地方可換入已調室溫至20—23℃或25—26℃的預熱水。

                4、預防疾病:親蝦入池前進行消毒,對蝦體也須消毒;在培養管理過程中則要經常檢查親蝦的活動攝食等情況,并每隔15天使用一次抗菌素,進行全池潑灑殺菌,土霉素用量每立方米水體1克或氯霉素每立方米水體用0.5克。

                三、親蝦的產卵與孵化

                羅氏沼蝦親蝦經水溫25—26℃強化培育半個月左右,就陸續有蝦開始交配產卵,這時應在巡池時及時將相對同時期產卵的親蝦(抱卵蝦)分批檢撈出來進行專池培育;為便于受精卵孵化后進行幼體培育,抱卵蝦可撈放至準備的幼體培育池(槽)中進行飼養至孵化出幼體。這期間的管理主要保證親蝦及受精卵孵化所需的各種條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調控水溫及鹽:羅氏沼蝦受精卵孵化最適宜水溫為26—28℃,應嚴格保證,并且在日常充氣、加換水過程中也應控制好水溫的穩定。抱卵蝦前期都在淡水中培育,當卵色由橙色變成灰色時(一般為產卵后12天左右),則開始每天相池中加入少量的海水,使鹽度逐步達到0.12—0.14%,這樣當幼體孵化出后變于適宜在咸水中。

                2、投喂餌料和管好水質:抱卵蝦在孵化期仍要堅持投餌,每天投喂新鮮魚肉、螺肉等營養豐富的動物性餌料,并要經常吸去污物殘餌。在孵化期內充氣增氧應連續不斷進行,使池水溶氧處于近乎飽和狀態。

                四、幼體培育

                當羅氏沼蝦的蚤狀幼體孵化出后1—2天,即應將親蝦捕出至另外的親蝦池作產后培育,而對蚤狀幼體進行專池培育。

                1、培育池及配套設施要求:池子一般為水泥池,需配備的設備有充氣泵及配套管道,進出排水水泵、發電機等。蚤狀幼體是以豐年蟲無節幼蝦為主要餌料的,所以還需配備水泥池或塑料桶用以豐年蟲的孵化。

                2、海水來源及人工海水配制方法選擇:蚤狀幼體的最適生活鹽度為0.012—0.014,所以沿海育苗均可用天然海水(無污染)于與淡水混合調配半咸水;如天然海水水源有污染,或者是內陸地區育苗場,則可用人工海水配制海水。

                3、幼體密度要求:培育池中幼體的密度一般為每立方米水體5—10萬尾,且一個培育池中幼體要求基本同期孵化出的,否則不同期幼體混在一起影響成活率,一般要求每立方米能育成淡化蝦苗2—4萬尾。

                4、餌料的投喂:剛孵出的蚤狀幼體靠自身卵黃囊營養經第一次蛻皮后便開始攝食,這時可投喂的餌料以豐年蟲無節幼體為主,同時還可投喂藍藻粉、酵母、光和細胞和輪蟲等;當幼體蛻過4、5次皮后,則可加喂煮熟的魚肉碎片和蛋黃,每日3次。由于大量投喂餌料,必須注意池水保潔,每天應吸污2—3次,并適當換注新水。換水時要特別注意鹽度穩定,補充咸淡水。只要餌料充分、充氣贈氧有保證、水溫和鹽度調控得當,經25—30天的培育,幼體便能順利變態為幼蝦。

                5、幼蝦的淡化變態后的幼蝦要經由咸淡水環境向淡水環境逐步淡化的適應,最后才能到純淡水中生活。具體方法是逐漸向已變態完全的幼蝦培育池中加注新鮮淡水,降低鹽度。淡化過程一般在一天內完成。淡化后的幼體蝦再經3—4天暫養,培育池水溫調至與外界大池水溫相似,便可放養或銷售。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