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對蝦養殖產業聯盟會長黃森保

高溫多雨,中茬蝦養殖為何紛紛“舉手投降”大量排塘?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做出來的水扛不住雨季的襲擊洗禮!高溫對水產養殖來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高速運轉:一是水體物質和能量轉換加速;二是菌藻生長、死亡加速;水體物質和能量轉換加速意味著對蝦在水質好時酶解代謝能力強,對飼料及水體的物質和能量吸收利用迅速,對蝦生長迅速;但在水質變差時,水體理化指標變化就過大,有害物質及毒素迅速增加,對蝦就會易出現過度應激反應,中毒加大,對蝦免疫應答系統承受不了水質變化而出現崩潰死亡:菌藻生長死亡加速意味著菌藻繁殖生長旺盛,對水體的營養鹽及礦物元素要求集中,如得不到持續有效供給,就會易出現大量死亡的情況,從而加速水體整體向壞的方向發展變化,造成短時間內溶解氧、PH值急劇變化,有益菌藻失衡,水體有害物質及有害菌藻毒素增多,生物耗氧量加大,對蝦易出現應激性、中毒性及感染性病害并發癥。
多雨又意味著什么?——高溫條件下的多雨就意味著水溫、鹽度、滲透壓、水體營養鹽及礦物元素濃度的急劇變化,總體上就會造成水體的緩沖力差、加速水質各項理化指標及有益菌藻向壞的方向發展變化。
所以,中茬蝦養殖首要解決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養好水!如何讓池塘水體環境的有益菌藻相能扛得住雨季的襲擊洗禮!現在我們能做出防控效果的就有以三種水色:
一是中茬蝦養殖前期的培菌養藻:參考泰國的養水模式,在高位池塘邊安裝兩個大的噸位桶,一個是用來充氧溶解礦物元素的;另一個是用來充氧蝦片(開口料)+酵素菌主培生物餌料的:不用肥水,投苗前后二個桶營養按比例潑灑,每天1-2次,這樣水色漸起,清新亮麗,有點暗黑,池塘生物量越來越豐富,菌藻相越來越旺,水體透明度在35-50公分,打增氧機幾乎沒什么水泡,水色主培為茶色硅藻水,這種用礦物元素和生物餌料培育、養護的茶色硅藻水,養殖前期幼苗上料快,對蝦生長迅速,水體緩沖力強,更能扛得住高溫多雨的襲擊洗禮。如下圖所示:

二是用酵素菌綠藻營養基肥+酵素菌硅藻營養液肥+酵素菌營養液+有機碳源按綠藻主導的比例調配浸泡一晚后潑灑,主肥綠藻比例約為70%、硅藻比例約為30%的、綠藻與硅藻共生的黃綠水色。這就是我們進行白對蝦養殖所期望的理想水色(尤其是泥底池塘養殖)。許多蝦農認為中茬蝦不清塘,肥水易過濃,所以中茬蝦養殖不用肥水,這其實就是最大的失誤!還有就是大多蝦農懂得重視肥水,但做出來的大都是“假肥水—只有藻相沒有菌相的水色!”——肥起水色藻相過旺,菌相失衡,易倒藻、變濃、變濁、變深綠,這主要是使用肥水產品方案營養搭配不合理或不全面的原因所至,而用酵素菌肥水方案肥起的黃綠水色不但穩定性好(有益菌藻互動互生性好),生物量豐富,溶解氧高,下雨期間或雨后不易出現大量倒藻,晚間生物耗氧量低,還能有效抑控藍藻的爆發性生長,透明度在養殖期40天前基本保持在35-50公分,PH值在7.8-8.3之間波動,溶解氧正常白天在6-10之間,晚間在4-6之間。肥起這種水色后,主要用酵素菌營養液+有機碳源+乳酸糞球菌及礦物元素每5-7天定期潑灑養護就能長效維持水色的穩定性。如下圖所示:

三是用酵素菌硅藻營養液肥+酵素菌綠藻營養基肥+酵素菌營養液+有機碳源按硅藻為主導的比例調配浸泡二晚后潑灑,主肥硅藻比例約為60%、綠藻比例約為40%的、硅藻與綠藻共生的茶綠水色。這是在鹽度較高、養殖密度較大的高位池塘期望所培養起的優良水色。透明度在養殖期40天前基本保持在35-50公分,PH值在7.8-8.3之間波動,溶解氧正常白天在5-8之間,晚間在4-6之間。如下圖所示:

總結以上,中茬蝦養殖,做好肥水育藻工作其實就是重新構建好池塘水體的有益菌藻相,這是養好水、保證對蝦得以正常、迅速生長的基礎,也是有效防控高溫雨季襲擊而引起應激性病害的根本保障;白對蝦養殖出現的所有氣候應激性病害都首先源于養殖水體的菌藻相的養護失當,重視水體養護有益菌藻兩大生態系統群落的基礎工程的構建,做出并有效養護好以上三種優良水色,才能夠有效扛得住露天養殖因高溫多雨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害病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