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價格雖高卻難養!這是中國對蝦養殖業的真實寫照。據報道,2016年,海南對蝦的排塘率高達8成,廣西和福建地區早造蝦成功率也僅在3成左右!山東工廠化養蝦成功率不足20%。對蝦越來越難養,究竟是為什么?
養蝦者的困惑
養殖成功的人都一樣,養殖失敗的人各自有各自的不幸。談到養蝦失敗的原因,各種說法眾說紛紜:種質退化苗不好、環境惡劣水不佳、這個病毒病、那個細菌病等等,不一而足。對蝦養不大,可以埋怨腸道孢子蟲、親蝦種質退化、幼體有問題;對蝦空腸、空胃、白便可以說是因為水質惡化、細菌感染;養蝦偷死、冒底排塘了,理由就更多了,天氣劇變,弧菌、病毒感染,肝胰腺綜合癥,甚至還有郵政特快專遞(EMS病)等等,莫衷一是。忙得疾病專家、蝦藥專家、藥廠業務員不亦樂乎!
專家和藥廠該掙的錢都掙足了,但蝦卻越來越難養,賠錢的養殖戶越來越多。因為專家、藥企、技術人員等都這么說,已習慣在壓抑中生存的養殖戶只能悄悄自我安慰:養不出蝦來是正常的,人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于是一次次地下賭注:一年養三造,一造養成就行!?
我的疑問:蝦養不成功與飼料沒有關系?
從上面養殖戶困惑中看到了沒有?竟然沒有人說與飼料質量有一定關系。業內一位養蝦達人曾情之切切地告訴我:“對蝦養殖成不成功,真跟飼料沒有關系”,不知是自我標榜還是自我安慰的心理作祟,讓他如此言之鑿鑿。有一點我敢肯定地說,這種觀點絕對是以訛傳訛最后謊言成為真理的成功典范。當成批的對蝦養不成放塘時,躲一邊在角落里笑的會是誰呢?這個問題你懂得!對蝦飼料,作為對蝦養殖環節中一個大量使用、必不可缺的產品,竟然可以對最終養殖效果不承擔任何責任與風險,不知何時成為養殖戶與飼料廠之間約定俗成的免責條款,光是想想也就醉了。
隨著養蝦業進入了低成功率屢創歷史新低的時代,對蝦飼料也順利成章地成為了一種“雞肋”,因為對飼料效果不抱希望,所以低價格似乎成為了養殖戶對飼料買單的唯一理由。各大對蝦料企為搶市場、搶銷量,在魚粉等原料價格飆升、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綜合成本直線上揚的今天,價格戰爭卻天天上演。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不要10888!不要8888!只要6888,沒錯,就是6888,一噸蝦料拉回家,只要不收現錢!
但是,鄧爺爺早已告訴我們“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飼料廠家不是慈善機構,羊毛也不會出在狗身上。哪怕勒緊褲腰帶不要利潤,飼料廠也不可能賠本賺吆喝。飼料價格=原料成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利潤,可以想象的是飼料終端價格已經接近冰點7000元/噸時,生產成本+運費700元/噸,銷售成本(經銷商+業務員提成)1200元/噸,廠家毛利潤500元/噸,留給配方的就只有4600元/噸的空間了。
坊間流傳著一份八九不離十的對蝦飼料配方:魚粉38%;酵母粉4%;大豆磷脂5%;豆粕18%;花生粕6%;小麥粉10.5%;蝦殼粉10%;植物油1.5%;磷酸二氫鈣3%;預混料4%。超級魚粉現在報價14000+元/噸,國產魚粉報價10800元/噸,配方成本4600!可惜,這吃的是草擠出來奶的活兒,是飼料廠的配方師們打死也做不出來的事情。我不想批評任何人,但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各中滋味,只能由池中這不會說話的蝦來細細體味嘍。
七好高價蝦料—蝦樂高™,憑何仗劍走天涯?
在市場上低價飼料大行其道的時候,七好反其道而行之,走高端膨化工藝路線,于2013年在國內首個推出了膨化型對蝦飼料“蝦樂高”,這幾年遇到了很大的市場阻力和生產困難,但是3年過去了,七好堅持了下來,不但解決了膨化工藝生產蝦料遇到的產能低和成品率低的難題,而且,七好營銷服務人員也克服了巨大的市場困難,將七好“天價”飼料“蝦樂高”在海南、福建、江蘇和山東區域市場推廣開來。
乳山曹老板:2016使用蝦樂高TM,春茬蝦2.4畝蝦池賣蝦25000斤,畝產10400斤;秋茬蝦2.4畝蝦池賣蝦26500斤,畝產11000斤。曹老板評價:蝦樂高TM確實是牛!一是蝦的腸道粗黑,對蝦成功率高;二是不渾水,調水藥品用得少;三是1斤料1斤蝦,比普通飼料降低0.2-0.3個餌料系數。三是生長速度快。春蝦105天平均33-35個頭,秋茬蝦80天平均34頭,92天平均28-30頭。基本上每天能長1~2個頭,比普通飼料縮短養殖周期15-20天以上。
海南莫老板:4畝半鋪膜高位池養殖冬造蝦,放苗75萬,歷時110天,達到34個頭/斤,總產量21000斤,純利潤在50萬以上。莫老板評價:飼料價格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蝦樂高”是高品質飼料,能保證我把蝦養成養大。
業內一位極為挑剔的循環水養蝦大佬使用七好“蝦樂高”后給出如下評價:養殖系統負荷小、水質清爽好控制、蝦干凈、肉甜!

投料1個小時后的七好蝦料粒徑完整,養殖60天的對蝦活力四射

養殖60天的白蝦,達到52頭
花錢用藥,還是花錢用好料?
藥錢與飼料錢1:3正常嗎?
走進養殖戶的庫房,地上堆滿了各種藥物:調水藥(菌)、肥水的、營養快線、補鈣藥、保肝藥、抗菌藥、消毒的,應有盡有,我問對蝦是用藥泡大的還是用飼料喂大的,養殖者一臉茫然!我幾乎被養殖戶徹底征服了,自己被忽悠,卻渾然不知,好像池子里的蝦苗不是他的。正好遇到某藥企業務員,他講很肯定地講養蝦就需要用很多藥,否則,蝦犯病怎么辦?當我告訴他我已做了十年漁藥和技術服務時,他立即變得沉默而不再那么狂妄講話。還是聽一下用過蝦樂高的養殖戶是怎么說的吧!
乳山曹老板仔細算了一筆賬,由于蝦樂高飼料不傷水,能讓養戶節省不少調水的藥品。普通飼料易散,糞便不成型后,造成渾水(傷水),每用1噸飼料,花1000元的調水藥品不一定能夠把水調好,僅憑這一點,雖然蝦樂高飼料價格貴一點,但還是劃算的。
根據我十多年服務經驗,養蝦成功有三個關健,一是蝦苗;二是飼料;三是水質控制。對于北方工廠化養蝦而言,只要對蝦在30天左右不犯病,就可以證明蝦苗是過關的,后期保證成功的關鍵是保持水質穩定(正常換水),并選擇優質飼料。恰恰水質穩定管理和飼料選擇這兩條被大多養殖戶忽視了,坊間傳說“對蝦飼料,料好料差都差不多”,很多養殖戶算賬時,發現用藥的錢差不多是飼料費用的30%,即藥錢與飼料錢是1:3的關系,這正常嗎?
乳山曹老板總結:蝦樂高飼料1斤蝦料就可以長1斤蝦,與普通蝦料相比,餌料系數降低0.2-0.3個餌料系數。降低0.2-0.3個餌料系數,意味著每噸飼料成本會降低1600-2400元/噸,也就是說,單純看餌料系數,蝦樂高飼料即使比其他飼料價格高1600-2400元/噸,養殖成本還是比普通飼料的低。何況長得快、蝦體大呢?
回歸價值,你還舍得花錢買藥,不舍得花錢用好料?
大家都在談價值,什么是價值?就是老百姓養蝦成功了,掙錢了,不必再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藻毒素說”、“病毒說”、“水質說”為養殖失敗找借口。這造成一大業內怪象:蝦料價格越來越低,蝦病越來越多,調水藥、保健藥、防病藥越用越多,養殖者不從飼料營養上去解決蝦的免疫和健康問題,而指望用藥將蝦保健好!不舍得花錢用好料,而不得不花錢去買藥!
養蝦難,成功率低是事實,但近幾年五花八門的會議,正襟危坐的專家學者、千奇百怪的學說讓本來挺正常的對蝦養殖越來越成為了一種高深莫測的“大學問”,搞得你自己要不先成為育苗、調水、蝦病的專家,你都不好意思談養蝦了。
為什么2008年之前養蝦畝產萬斤的比比皆是?蝦還是那條蝦,水也還是那塘水,人依舊是那茬人,但是飼料卻未必是那個飼料了,要問我憑什么我這么肯定?八年前超級魚粉價格就沒有高過8000,對蝦飼料價格是7000元/噸,近幾年魚粉價格接近翻了一番,飼料價格仍然在7000-8000元/噸徘徊,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其實不難懂。
什么是回歸價值?我個人觀點,飼料企業生產高品質的飼料,能保證對蝦健康的良好營養需求,養殖者選擇高品質飼料,盡量少用調水、防病藥,這種做法就是回歸價值。
有那么一句廣告語說的很好,“把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那是貢獻”。面對低迷的養蝦業,迷茫的養殖戶,迷失的飼料市場,七好“蝦樂高”希望能夠為行業帶來一股“化繁為簡”的清新之風,莫讓價格左右了價值,真正用技術創新傳遞一股對蝦養殖的“正能量”,回歸價值,讓蝦不再難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