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養殖各個環節中,蝦農最關心的就是蝦苗的質量。拿到好的蝦苗,再加上日益提高的管理條件,養殖成功率就更高。因此在蝦苗日常管理工作中,減少甚至不用抗生素及消毒藥,采用微生態制劑等調控水體環境、增加生物餌料的使用量成為提高蝦苗質量的重要保證。做品牌苗、做良心苗成為整個蝦苗行業刻不容緩的事情。下面我們僅對目前蝦苗行業存在的主要疾病闡述簡單的微生態制劑預防方案,相信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生態育苗會成為一種行業趨勢。
一、放入幼體前水源的處理
1、蓄水池先用漂白粉處理,進行水體消毒,一天后使用“利生素強化型”一袋一畝,分解死亡藻類,壓制有害菌。
2、幼體調入前使用“菌克27”或“菌克A380”10ppm,“強效乳酸菌”10ppm,“解毒抗應激靈”10ppm,“速調速補”5ppm進行打底,進一步對水進行處理,消除有害菌,調控水環境,同時減少由于運輸造成的幼體應激反應。
二、無節幼體
無節幼體共分為6個期,由于變態較快,在該期一般很少發生病害,主要是在轉蚤狀時容易出現變態不齊、遲緩、甚至是不變態。
原因分析:影響對蝦幼體不變態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溫度、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以及重金屬等理化指標以及幼體的質量。
解決辦法:使用“強效乳酸菌”調理水質,使用“解毒抗應激靈”螯合重金屬,增強幼體質量。
三、蚤狀幼體

蚤狀幼體容易發生的疾病有紅圈病、變態遲緩、變態不齊、幼體粘污(掛臟)等。
1、紅圈病
該病由一種紅色孢子菌繁殖而引起,孢子菌在海水育苗池中分泌毒素,從而對幼體構成危害,剛發生該病的育苗池,首先幼體表現為攝食量下降、活力減弱、變態不齊且時間延長,從而引起幼體大量死亡。
紅色孢子菌為一種真菌,該病無很好的治療方法,只能提早預防。
預防措施:
(1)對于育苗設施用具等嚴格消毒。
(2)做水,肥水,培養一些浮游植物,減小水體透明度。
(3)使用“菌克27強化型”或“菌克A380”10ppm,配合“活性芽孢乳”10ppm,控制水體有害菌含量,分解水體中大量有機污染物,減少真菌發生幾率。
2、幼體粘污病
在對蝦育苗中常遇到幼體粘污病,此病多發生在Z2-Z3,尤其是Z3、M1最為嚴重,其病狀為幼體活力下降,附肢、額角和尾棘的剛毛上粘有大量碎屑,嚴重影響其活動和攝食,粘污嚴重的幼體不能正常蛻皮而死亡,造成育苗的失敗。據觀察此病與幼體本身的體質及水質有關。一方面當幼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外殼的代謝發生了某些變化,如外殼分泌物種類變化、粘性增加等,導致幼體粘污和蛻皮困難;另一方面,幼體的體質下降,活力減弱,加上水體中有機物得不到及時分解,也是產生對蝦幼體粘污的原因。
解決方案:
(1)采用將發病的育苗池的水溫升至32℃-33℃,投喂適量的、營養豐富的優質餌料及適當換水等措施,促進粘污的幼體蛻皮,對該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2)定期使用“活性芽孢乳”10-20ppm及時分解有機污染物,可減少粘污發生的幾率。
(3)每天根據換水和加水的情況及時潑灑“菌克27強化型”5-10ppm對水體進行生物消毒,同時潑灑“低聚糖863”5-10ppm提高蝦幼體的抵抗力和活力。
四、糠蝦幼體

幼體進入糠蝦期,主要發生的疾病有幼體真菌病、細菌性疾病等。
1、幼體真菌病
幼體真菌病也是影響苗種生產的一大病害,此病的爆發亦可導致育苗的失敗,故此疾病的防治也是不容忽視的。常見的致病真菌主要有三類:鏈壺菌、離壺菌、海壺菌。這三類真菌侵犯的對象十分廣泛,已知蝦蟹類的卵和各期幼體以至成體均可被侵染,但危害最大的是卵和幼體,其感染后的死亡率高達100%,在仔蝦期仍可造成整池死亡。真菌還可和弧菌混合感染。
癥狀:感染的卵和幼體內充滿菌絲,卵子停止發育,很快死亡。幼體不活潑,趨光性減弱,不攝食,很快在體內長滿菌絲而下沉死亡,通常在半個小時內幼體大量死亡。
預防方案:預防真菌病主要是切斷傳染源,并定期使用藥物防病。
(1)砂濾器及育苗設施嚴格消毒。
(2)用合格的餌料,杜絕霉變餌料。
(3)使用“利生素強化型”30ppm或“枯草芽孢桿菌N9”10ppm或“生態寶”5ppm,降解水體中有機質,降低真菌滋生,凈化水質環境,可有效預防真菌感染。
2、細菌性疾病

病原有兩類,一類是弧菌,另一類是單胞桿菌和氣單胞桿菌,尤以弧菌病為嚴重,如哈維氏弧菌引起的幼體菌血病(熒光病)等。
癥狀:患病幼體活力明顯下降,游泳不活潑,趨光性差,病情嚴重者體色發白,不攝食,身體彎曲,在靜水中很快沉入水底,不久即死亡,有的在夜間或黑暗處會發出熒光。弧菌感染多在消化道,輕時尚能攝食,后逐漸加重,發病率隨水溫升高而加大。
病因分析:對蝦病原菌都是條件致病菌,造成對蝦感染細菌導致死亡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育苗池水中致病菌數量過多,二是蝦苗的體質較弱。因此,細菌性疾病的防治在于有一個良好的水環境,降低水中致病菌數量,并增強幼體體質。
預防方案:
(1)控制水體中弧菌數量,育苗過程中定期檢測水體中弧菌含量;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潔,根據每天換水和加水量,及時潑灑“菌克27強化型”3-5ppm。目前海水中弧菌的抗藥性很強,加上抗生素在海水中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抗生素的效果并不理想,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該病越來越難防,還破壞了蝦苗的腸道消化功能。“菌克27”其主要成分是噬菌體,能高效長效的裂解病菌,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預防蝦苗細菌病。
(2)調理腸道,提高蝦苗免疫力;每天在餌料投喂過程中添加“肽菌素”3ppm、“低聚糖863”5ppm、“水產誘食酵母”2ppm、“營養快線”3ppm、“生命激活酶”2ppm,“肽菌素”在腸道中能抑制致病菌繁殖,“低聚糖863”能提高蝦苗免疫力,“水產誘食酵母”與“營養快線”、“生命激活酶”可以促進蝦苗攝食和消化吸收,從而增強蝦苗體質,有效防控致病菌感染蝦苗腸道。
五、仔蝦期
對蝦進入仔蝦期主要發生的疾病有紅體病、白苗病、蛻殼不遂或不硬殼、細菌病。
1、紅體病

癥狀:患病仔蝦早期不出現紅體癥狀,首先表現為空胃、空腸,身體發白,攝食量減少,活力減弱,變態時間延長,體表出現褐色或藍黑色小點,隨病情加重,幼體停食、不變態,這才出現紅體癥狀,軀體發紅,喪失活力出現死苗。
紅體病發生原因:
(1)購買的蝦苗帶有該病病原。
(2)育苗池池水進入仔蝦期后投餌量加大,蝦苗代謝加快,造成水質有機質過多,水質惡化。
(3)育苗池環境變化劇烈如換水量加大、降溫降鹽等造成仔蝦應激反應過大,引起蝦苗免疫力下降,從而易引發紅體病入侵。
預防措施:
(1)選擇健康、活力好的蝦苗。
(2)加強水質調節,特別是后期及時潑灑“活性芽孢乳”10-20ppm或“益菌苗康”10-20ppm+“強效乳酸菌”10-20ppm,及時分解水質中的糞便殘餌等有機污染物,減少池水惡化。
(3)強化蝦苗體質,減少應激,每天換水后潑灑“低聚糖863”5ppm+“肽菌素”5ppm,提高蝦苗免疫力。
(4)定期使用“菌克A380”5-10ppm或“抗菌肽3.0”10ppm,防止細菌的交叉感染。
2、白苗病
剛發生“白苗病”的育苗池,患病仔蝦早期并不出現白苗癥狀,首先表現為空胃、空腸、身體發白、攝食量減少、活力減弱、變態時間延長、隨著充氣形成的水流上下無力地沉浮。隨著病情的加重,幼體停食、柔弱、不變態、完全停食、腸胃全空,第二觸角發紅、接著折損;苗體活力消失,少數隨著充氣形成的水流上下無力地沉浮,大部分已無力游動,沉到池底,撈到觀察的白盆中,仔蝦無力地躺在盆底,對外界的光照、水流刺激沒有反應;快死的白苗撈出后檢查,外殼和內部肌肉已經脫離,肌肉萎縮,肌肉和殼之間充滿液體,難以蛻殼,接著馬上就會大量死亡。此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可通過水體、工具進行傳染。去年通過調查,大多數白苗都會出現夜間發光現象。
可能的發病原因:
(1)購進的幼體攜帶。
(2)水環境惡化。
(3)用具等沒有隔離,造成疾病傳染。
(4)抗生素過度使用造成蝦苗腸道粘膜變薄,腸道出現吸收功能障礙。
預防措施:
(1)購進健康的苗種。
(2)使用“本草固本康”3-5ppm,本草固本康為微生物發酵中藥制劑,抑菌抗病毒,可以解除蝦體內的毒素。
(3)使用“低聚糖863”10ppm,“速調速補”3-5ppm,全面提高蝦苗狀態。
3、蛻殼不遂或不硬殼
對蝦進入仔蝦期后蛻殼比較頻繁,加上換水量加大,使得仔蝦經常受到刺激,尤其是P5之后,蝦苗生長過快,體內能量與水體當中鈣離子和礦物質嚴重缺乏,很多廠子使用大量補鈣產品未發現很好的效果,造成的原因可能是:鈣吸收障礙,水體當中缺少必要的礦物質。
解決方案:
(1)使用“強效乳酸菌”+“電解活性多維”促進蝦苗對維生素的吸收,進而輔助鈣的吸收。
(2)使用“鈣加加”或“生物活性鈣補”+“礦補100”補充水體鈣離子和礦物質。
(3)使用“速調速補”+“低聚糖863”全面補充營養。
六、育苗過程中的水質調節
在育苗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亞硝酸鹽與氨氮居高不下,嚴重影響對蝦苗種的變態發育。據監測當氨氮含量超過0.6mg/L,就會出現掉苗現象。通常氨氮和亞硝酸鹽主要是由糞便殘餌的積累而產生,長期使用“活性芽孢乳”10ppm+“光合細菌”10ppm來分解糞便殘餌,控制水體有機污染物,分解水體中氨態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從而凈化和保護水質。此外光合細菌本身富含營養物質及生理活性物質,是蝦苗的優質開口餌料。實驗表明經常使用光合細菌的育苗池出苗率會顯著提高,同時蝦苗的體質也會增強。
乳酸菌為主的產品是養殖育苗水體的生態修復劑,具有分解富營養化的養殖水體中的有機物,凈化水質,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生長,降低水體氨、亞硝酸等有害物質的功效。定期潑灑“速調107”5ppm或“強效EM”5-10ppm,能夠顯著提高變態率及成活率,下表是添加不同比例速調107蝦苗成活率圖,換水適度補充。

七、投喂管理
蚤狀幼體:“海洋紅酵母”1-2ppm+“速調速補”2-3ppm+“肽菌素”3-5ppm,每天兩次;
糠蝦幼體:“海洋紅酵母”1ppm+“低聚糖863”5ppm+“肽菌素”5ppm,每天一次;
仔蝦期:“生物活性鈣補”5ppm+“低聚糖863”5ppm+“礦補100”5ppm+“肝舒”3ppm,每天一次。
注:
(1)海洋紅酵母富含蝦青素、活性營養物質,具有營養穩定、在海水中分散均勻、不易沉淀等優點,既不污染水體,又提高了餌料的利用率,是幼體培育中最佳的活性餌料。
(2)蝦青素功能:提高免疫力,治療消化不良,增強免疫,提高抗病力,抑制炎癥因子等。
(3)使用海洋紅酵母功效:幼體狀態良好,蝦體壯,抗病力強,弧菌感染率降低,隨糞便排出體外。
海洋紅酵母在日本對蝦育苗中的試驗
Ⅰ-Ⅴ組“海洋紅酵母”添加量分別為1、5、10、15、20g/kg飼料,對照組不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