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州勝維飼料高級工程師施衛民
這幾年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成功率確實令人感到悲催,對苗的討伐聲也因此而此起彼落。經常聽到這種說法:投苗一個月就排了,原因是苗不好!大得慢、長不大,原因是苗不好!養殖過程中出現這個那個問題,原因還是苗不好!
確實,花了那么長時間、那么多費用,這個親蝦還需要看歪果仁的臉色,確實真的好悲催。可是把養殖成功率低、投苗成活率低的罪過全部加到苗身上好像也不大公平。應該好多苗場會感到冤,的確是有點冤。
一些資深養殖戶總拿好多年以前,投苗后不需要管就能夠養出大蝦的美好時光來說事,來證明以前的苗如何如何好現在的苗如何如何不好。這一點好像有一點不公平!
確實以前的養殖環境和現在池塘老化、外水源富營養化條件比較,的確以前是如何如何好。那時候平時投喂的飼料和現在比較,營養可能不平衡,的確以前是如何如何好。而恰恰現在的池塘老化、外水源富營養化、平時的營養可能不平衡這些因素,就和養殖的成功率、投苗的成活率會有密切的相關。就光說增氧機吧,以前一臺千把瓦的增氧機就能夠滿足一千多斤存塘量的蝦需要,還中午老是不開,現在可不行了。
原因就是現在的池塘,底、水體耗氧量比以前多老了,在這種池塘本身耗氧量大的條件下,不確切解決這個耗氧量的問題,老是改底改底,最后問題還出在底部,這樣子可能就會直接影響了養殖的成功率和投苗的成活率。
對比一下下面這兩個視頻
視頻一是非著名的苗,價格是130元一萬,剛剛投苗12天。
視頻二是著名的苗,價格是過300元一萬。
上面兩個視頻的池塘條件見下圖:

從上面照片看看,對小苗的活力影響,可能重點不應該是討論苗的質量問題。而應該重點考慮水質和苗的關系。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投苗成活率低或者養殖成功率低,不一定要把罪全部加到苗上身。
說一個養殖成功率的故事:
在珠三角有一個土池的養殖場,這幾年盡管也有不少人指導,采取過生物方法、解毒方法、氧化方法,可是其養殖的周期最長的記錄是:短短的43天!無奈中前年養殖場采取的養殖方式是:和許多受過打擊的朋友一樣,采取投苗后就拼命大量投料,盡快到100條規格,撈個本的方式進行養殖。
可是,投資一個養殖場為的是創造利潤而不僅僅是為了撈個本!是為了體現出投資養殖場的價值!去年的春天開始,威武帥氣的養殖場老板和技術人員決心打破43天周期的魔咒,不讓魔咒為所欲為!
為迎接2017年,威武帥氣的養殖場老板和技術人員腳踏實地的對池塘和外水源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
1、當時池塘現實條件見下圖:

2、當時外水源現實條件見下圖:

針對該養殖場上述的實際條件,結合教科書的指導原則,于是養殖場制定了不再實行“拼命大量投料,盡快到100條規格,撈個本”的方式進行養殖了!
具體措施和目的如下:
1、對池塘底部和外水源進行減肥,目的是減少富營養化的環境對養殖過程中的水質影響,降低池塘的耗氧量。

這一造收蝦后的底泥和養殖前的底泥已經有天淵之別,表明該養殖場的底改工作是相對完美的!收蝦后的底泥如下視頻3:
視頻3:收蝦后的底泥
2、合理控料:投苗后投料量按計算量減半,之后的養殖過程根據蝦消化道狀況增減投料量而不是拼命投料或者盲目投料。目的:減少池塘負擔同時盡可能讓對蝦吃富營養化池塘滋生的、營養平衡的蟲和浮游動物,化廢為寶!
不過這個第一次控料也是一個磨人的事,這蝦一個月了、都有5公分了還不上飼料臺,但是蝦消化道基本上都飽滿的。許多好心人都提醒了:這里頭可能沒有蝦啦或者說有毒啦!或者趕快投料哈!苗不好!排啦!
對著哥這么說妹那么講,聽起來都好像有理,怎么辦?心煩哈,于是咬咬牙不忘初心,既然制定了方案就堅定不移,絕不動搖!他們吼著“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繼續控料。終于在43天的時候看到了本來就已經看到的快樂。

而且這蝦比周邊其他養殖對蝦朋友的蝦還大、活力是誰見誰高興哈!
最終的養殖結果是怎么樣?見下圖:

一造養殖成功可能是偶然,在接著下來到昨天的連續四造,這個養殖場盡管在養殖過程中遇到了氣候等等因素,但是都能夠穩定的養成了。
這里有朋友用其他看法:
1、這么差的環境不應該建立養殖場!
對于這個看法只能夠說,有地方讓你養殖就心滿意足吧!別挑!
2、產量太低了!
的確產量低,達不到高興太多的產量!
3、藥費到了3.4元/斤是偏高了,但是底部已經改良了,下來的養殖會明顯降低,18年平均每一斤蝦的藥費已經降低到1.9元了。而且畝產也提高了,18年的第一造已經提高到超過800斤!
這個故事就說明了:苗確確實實是養殖成功率和投苗成活率的一個相關因素,可是池塘、養殖區域環境、養殖管理、措施的是否正確也很明顯的影響了養殖成功率和投苗成活率!
養殖成功率和投苗成活率低除了苗外,還會有什么影響原因?這里就不提細菌病毒等等感染的問題,只是說說池塘和環境問題。
一、養殖環境
1、現在在老養殖區域,可能很難有不需要處理的、消毒消毒就可以用的外水源。
由于富營養化,第一次的培藻就好容易做成異常藻,導致對蝦消化系統(肝、胃、腸道)異常。


由于富營養化,外水源經常有有機物析出,導致養殖過程中池塘水質發臭和水質異常。

看看富營養化的外水源可析出物有多少?不把這些已經溶解在水體的有機物清理了,會不會對養殖成功率有影響?

應對措施:

2、許多老池底部老化,平時也沒有好好的清淤,導致池塘耗氧量很高、氨氮、亞硝酸鹽容易超標,尤其在積淤太多的池塘加上有習慣性的濫用微生物時,更加容易引起水質惡化,影響了投苗成活率和養殖成功率!

積淤是池塘耗氧量大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使用微生物更加惡化水質的原因:

要提高池塘的溶解氧,在許多條件下,尤其是土池應該首先是降低池塘的耗氧量,那么微生物能不能不耗氧的分解底泥的積淤?這一點最好還是參考一下教科書。降低底泥的耗氧量措施見下圖:

二、青苔
這幾年青苔是鋪膜池養殖成功率的一個攔路虎,同時青苔要長起來可是發瘋了,今天才看到水的交接點有一厘米,過兩天搞不好就到底部了。所以:不能夠還抱著青苔對蝦沒有害的想法,及時控制青苔的泛濫!

三、為了搶時間或者心中沒底,濫投料
要想有規格蝦,只能夠合理控料,合理控料是沒有排污功能的土池的一個關鍵點。
四、脫殼不遂
脫殼不遂是2000年后常見的偷死原因,護理好每一次的換殼是成功養殖規格蝦的一個重要環節。

脫殼不遂的原因很多:
1、水體亞硝酸鹽高引起的脫殼不遂

2、底泥太臟、底改措施不準確引起的脫殼不遂:

3、對蝦活力不好引起的脫殼不遂


4、吃異常食物和生物性感染引起的脫殼不遂

5、養殖過程中濫用鈣和養殖水體硬度太高引起的脫殼不遂

6、纖毛蟲引起的脫殼不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