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鹽度及高水溫會增加蛻殼的次數。而養殖環境的變化,或化學藥物(膽汁酸鹽)的使用,也會造成緊迫而刺激蛻殼。同時營養供給是否均衡、pH值適合、蝦類體質和鰓部問題,亦關系到蛻殼順暢與否。
蝦類的甲殼由位于其下的真皮層上皮細胞分泌而來,由上表皮層,外表皮層和內表皮層組成。蝦類蛻殼機制的過程區分,大致分為蛻殼間期,蛻殼前期,蛻殼期,蛻殼后期和后續期。
蛻殼前期:蛻殼前期真皮層會和表皮層分離,舊殼之上的表皮開始被吸收,鈣質和微量元素被吸收進入血液,新表皮開始形成,攝食減少,就是二層殼的形成。當舊殼被吸收完成,新表皮與舊殼分離明顯,攝食停止。新外表皮分泌完成,蝦開始吸水,準備蛻殼。
蛻殼期:身體大量吸水后,舊殼破裂,蝦彈動身體自舊殼中蛻出,此過程只有幾秒或數分鐘。
蛻殼后期:剛蛻出時,蝦新殼柔軟有彈性,蝦開始大量吸水使新殼充分伸展至最大尺度,此時活力弱,不攝食。此過程也較短。
后續期:身體蝦殼開始鈣化,開始大量吸礦物質,此過程決定于水體中礦物質,礦物質缺乏會使蝦軟殼時硬殼時間增長或不能完全硬殼,加大蛻殼期蝦的風險。等殼硬化后,能夠支撐身體時,蝦體會排出身體吸收的過多水分,開始攝食,完成一次蛻殼周期。
蝦類每一次蛻殼都是很關鍵的,當蛻殼后體質比較弱時容易被其他同類所食,同時蝦類在蛻殼期消耗的氧氣會是平常的幾倍。
因此,1.在蛻殼前外潑“芪黃素”+“應激素”提高體質,增加溶氧利用率;2.蛻殼期間“香連溶液”+“本草粒粒凈”+增氧劑,抑制水體有害菌,促進蝦類順利蛻殼;3.蛻殼后外潑“芪黃素”+鈣,促進礦物質吸收,快速固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