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粗、淡化
每年1月底到2月上旬(農歷臘月底),如東地區開始進行“鍋爐蝦”的標粗、淡化,作為養殖周期的第一步,蝦苗成活率的高與低,直接影響到整季蝦養殖的成功率,只有保證優質蝦苗的數量,才能夠確保對蝦的產量。
1、標粗的前期準備
設施配備
使用水泥池,或者是改造后的溫棚,每個池大約12—16立方米水體,水位一般在80—100公分,每立方米配備10個左右的增氧氣頭,增氧采取“小氣泡、多氣頭、弱充氧”的方式。標粗池配備水源由鍋爐或蓄水池提供,還需配備水質測試盒、白瓷碗、溫度計和比重計等工具。

圖為溫棚改造的標粗淡化池

圖為多氣頭小氣泡弱充氧的增氧方式
水源處理
將海水或深井水進入到蓄水池中,如東地區海水、深井水鹽度約為比重計15格左右(鹽度為18‰左右),加入適量淡水調至比重計12格左右(鹽度為15‰左右)。然后進行消毒處理,一般的使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進行消毒,三天后,使用“好水底毒凈”、“好水解毒寶”進行解毒。
進水
在水源加入到標粗池之前,將標粗池進滿水,沖刷干凈,充分浸泡,進行消毒、解毒處理后,將池水排干。進水后,將池水的鹽度、溫度等其他水質指標(pH值)調至與育苗場相當。盡可能將池水加到最高水位,從而得到最大的水體,以保證標粗期間由于換水量大而造成蝦苗應激;深水位池的水體上下層理化指標變化小,緩沖能力強;深水位池降低了由于天氣變化大而引起的氣泡病的發生概率。

圖為小棚進水口
不肥水
由于早春氣溫低、日照時間短等因素的影響,很難保證施肥后就能培出優質藻類,或者培育出來藻類,也難保證水體的穩定性。蝦苗體質較弱,不穩定的水體會使對蝦產生應激反應,使對蝦大量不規則蛻殼;還會提高氣泡病的發病概率,引起細菌病繼發感染。穩定的水才是好水,保證水體的溶氧是根本。
標粗期間
1、放苗
無論是一代苗、二代苗,建議選擇口碑好,正規大廠生產的苗。
放苗前水質指標控制標準:
水位:80—100公分(盡可能深水放苗)
水溫:28℃左右(上下變化小于2℃)
鹽度:12格左右(以蝦苗離廠時的鹽度為準)
pH值:8.6左右(上下變化不大于0.1)
氨氮、亞硝酸鹽:無(部分地區地下水氨氮過高,先進行處理再使用)
2、保苗
放苗1小時之前,“至尊99+好又多+加樂福”消毒,抗應激。如果有氨氮、亞硝酸鹽存在,使用“亞硝菌克”或“氮定”進行處理。蝦苗運回來,將“蝦苗袋”放入池內10—15分鐘適應池內水溫,再解包袋。第二天,再次使用“至尊99+好又多+加樂福”進行保苗,提高成活率。


圖為好潤保苗套餐培育出的優質蝦苗(腸道發黑,體色透亮,活力好)
3、喂料
放苗約12小時后,進行喂料。以蝦片和“水產健胃酵母”為主,以少量多餐為原則,每4小時一餐。投喂時,拌“綠動力+好又多+加樂福”適量,早晚各一餐。連續投喂15天左右,即整個標粗淡化期間。
4、淡化
⑴三天后,蝦苗適應池內環境以后,每天排約5公分水,再加約5公分淡水。盡量避免換水量過大而引起對蝦應激反應。
⑵控制池內鹽度2天降1度。
5、日常管理
1)每天檢測PH值,嚴格控制在8.6以下,如果過高,可在拌料時,加入適量“生力菌”進行處理。
2)溫度控制在28℃左右,上下變化不超過2攝氏度。如果出現溫度過高或過低時,采用進排水的方式進行調溫,或者使用“好水底毒凈”進行降溫,穩水。
3)每2天使用一次“至尊99”,防止由于蛻殼頻繁而引起的繼發感染。
每天使用白瓷碗觀察蝦苗體色和腸道,腸道發黑,體色發白透明是健康蝦苗。若果出現水面有游蝦,并伴有拖便現象,使用“至尊99+好C100+綠動力+加樂福”全池潑灑,連續兩次。

圖為定期使用白瓷碗(盆)觀察蝦苗
5)放苗4—5天后,水面上的泡沫會逐漸增多,原因是水體殘餌糞便代謝轉化慢,氨氮逐漸升高。整個標粗淡化期間,每天都要檢測水質情況,嚴格控制氨氮、亞硝酸鹽。每2天使用一次復合硝化細菌,即“亞硝菌克”或“氮定”;
6)標粗淡化期間,禁止使用刺激性過大的藥品,例如:化學類調水藥,抗生素,氧化劑等。處理問題時盡量以生物制劑和刺激性小的藥物為主,減少蝦苗的損失。

圖為定期檢測水質指標嚴格控制氨氮和亞硝酸鹽



圖為標粗淡化后,進行分苗捕撈
二、雙層膜

圖為雙層膜
每年2月左右,如東地區第一季蝦苗開始進行標粗淡化,采用燒鍋爐的方式提高水溫,即“鍋爐苗”。進入3、4月份后,容易出現低溫天氣,棚里水溫也會逐漸降低,此時水體不穩定,對蝦常出現應激反應。當水溫低于18℃,蝦苗吃料差,生長緩慢,抵抗力差,易發病,極大的影響了對蝦生長的速度。而以往的單層塑料薄膜大棚,在保溫性能不足,是溫棚的一個缺陷。

圖為多氣頭,雙層膜的蝦棚
相對于單層膜,雙層膜的優點是:最大的優勢就是彌補了早春期間,小棚遇到惡劣天氣、“倒春寒”時保溫不足。晴天時,在白天雙層膜和單膜的棚內溫差不大,到了晚上雙側膜的優勢比較明顯;陰天時,氣溫降低,而棚內溫度的變化幅度不會很大。白天同樣的水溫相同,在晚上時,單層膜和雙層膜下的水溫相差3℃左右。而白對蝦不喜低溫,溫度高不僅可以加快新陳代謝速度,提高生長速度,也能避免溫差變化大對蝦引起的一切影響(不規則蛻殼、肌肉白濁等)


圖為雙層膜結構與鍍鋅鋼管的連接處及內部結構
三、深水肥水放苗
在建造溫棚時,建議將池深挖到最深,一般的在1.2—1.5米,這樣就能保證水深在1.0—1.2米。溫棚的面積在0.6—0.8畝,水深在1米左右,水體在400—500立方水體,那么水體每增加10公分,相當于增加40—50立方水體。水體加深的優點在于:
1)水體越深,在面對惡劣天氣、換水、用藥時,水體的緩沖能力越強,水質指標(pH值,溶解氧,鹽度,溫度等)和水體微生態(藻類,浮游動物,有益菌類)越穩定,減少對蝦應激反應和氣泡病的發病概率。水體越深,底層水溫變化幅度較小。
2)白對蝦屬于底棲水生動物,多數時間生存在約為水深的1/3處以下,水體越深能夠增加白對蝦活動空間,避免因搶食而造成的機械損傷,避免因水體過小,對蝦規格長不大。
3)水體越大,水體自凈能力越強。
對于肥水放苗與清水放苗,眾說紛紜,在好潤養殖模式中建議肥水放苗。相對于清水放苗,肥水放苗的優點在于:
1)藻相和菌相平衡,增強水體的穩定性,穩定pH值
2)能夠有助于保溫
3)增加水體的的自凈能力,增加水體通透性,消除水渾、水黏的現象
4)培養餌料生物,降低餌料系數
5)藻類能產生大量的氧氣
6)白對蝦不喜強光,肥水后能夠遮光
無論是深水放苗,還是肥水放苗,都能夠增加放苗的成活率,保證優質蝦苗的數量,而蝦苗數量直接制約著對蝦的產量。
那么,有關于如何肥水,怎樣培育出優質水色,“好潤模式”提出十二字肥水原則:多碳多硫多礦,少氮少磷少臟。
肥水原則:
1)選好肥:不選擇糞肥和化肥,選擇全水溶,營養全面,肥效持久,既能當肥,又能當料的全價氨基酸肥料,例“藻得力”或“藻潤”。選用施加碳肥,會增加水體的總堿度,提高水體的緩沖能力,預防水變,減少對蝦應激。
2)選好藻:優質的藻種不僅能培育出豐富的天然餌料,還能凈化水質,穩定水體,硅藻水雖然被公認為是養蝦的最佳水色,但是硅藻門的大部分種屬都是吸磷吸鈣的,會造成水體礦物質元素的缺乏,這往往也是被大家忽視的問題,選擇藻種時,不僅要考慮優質藻類,還要考慮生物多樣性,使微生態平衡。好潤優質藻種:“綠藻源”、“藻精靈”
3)選好菌:微生態平衡,自然少不了有益菌類的存在。“活力源-肥水型”所含有的解磷解鉀固氮菌,可以促進水體的氮磷的吸收;“生力菌”是復合菌種,提高肥水效率,起到顯著效果。
4)早春肥水原則:多量,多次,多品種。
好潤黃金肥水套餐:“藻得力”+“綠藻源”(或“藻精靈”)+“活力源-肥水型”(或“生力菌”)+“神力碳”


圖為早春時節用好潤肥水套餐肥出來的穩定水色
如東地區地處長江中下游的沖擊平原,土質為鹽堿土地,土壤結構上缺少大量的鉀、碳、磷等元素,所以在肥水過程中適當添加鉀肥和碳肥,才能保證全面營養。鉀肥多數可以選擇硫酸鉀和氯化鉀,“藻得力”和“神力碳”中含有豐富的鉀肥和碳肥。
四、多氣頭,小氣泡,弱充氧
溶氧是養殖成功的根本。傳統養殖都是“多增氧,大氣頭,大氣泡”。這種增氧方式,往往不能使增氧設備發揮到最大的作用,增氧效率低。氣頭充氣量越大,增加水體上下對流的速率在表層溫度過高時,水體上下對流會將溫度高的表層水轉到底層,形成水體同溫。氧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底溫越高,底氧不足,池底會出現底熱,底臭現象,對蝦會出現缺氧。

圖為使用多項接頭分離出的多氣頭納米管增氧
增加氣頭,避免增氧時出現死角,增加水體通透性,氣頭增氧速度更平穩;將大氣泡變成小氣泡,能夠增加增氧氣泡的表面積,增氧效率更高;弱氣流的充氧方式,可以增加氣泡在水體的停留時間。“多氣頭,小氣泡,弱充氧”的增氧方式,能夠大大提高增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降低了風險系數。
在使用增氧設備時,好潤模式打破傳統多增氧的養殖習慣,晴天白天要降低增氧機開機頻率幅度,特別是表層水溫超過33℃時,建議降低增氧頻率幅度,防止對蝦攝食率低,避免產生底熱現象,避免對蝦大量發病。當底溫高于33℃時,對蝦在此時容易缺氧,急性缺氧會導致池底出現硫化氫,硫化氫又是劇毒物質,會導致對蝦中毒、“炸塘”。

圖為 多孔增氧氣盤
五、少量多餐,重內服,重營養,平衡集中蛻殼
在小棚養殖過程中,采取“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不僅能夠降低餌料系數,提高飼料利用率,還會減少飼料在水體中停留時間,減少飼料和殘餌對水體的污染,控制氨氮、亞硝酸鹽升高。少量多餐還會使部分規格較小的蝦生長規格逐漸趕上,避免兩極分化。
少量多餐的同時,正確分配每一餐的喂料比例也是至關重要的。以如東小棚蝦春季“鍋爐蝦”或“直放苗”為例,假設一天四餐,每餐的喂料時間是:早上6點,上午10點,下午14點,晚上18點。排除陰雨天,氣壓低,氣溫低或氣溫高的不正常天氣。每一餐的喂料比例分別是:20%,15%,15%,50%。由于對蝦夜間活動頻率較高,加上夜里時間長,所以最后一餐通常占全天喂料總量的一半,前提是保證水體溶氧充足,如果夜間水體溶氧不足,夜間一餐要做到適當減料。到了中季蝦和秋造蝦前期,此時水體溫度高,應合理調節中午兩餐的喂料時間和喂料比例。
建議每一餐控制在1.5小時以內吃完,吃料時間越長,飼料的部分營養物質會溶解到水體中,后攝食的對蝦就得不到全面的營養。
“重內服,重營養”對于對蝦轉肝期意義重大,經常拌料內服的,對蝦轉肝早,轉肝期短,能夠是對蝦的肝胰臟快速適應顆粒料,實現快速轉料。外源性添加膽汁酸,能夠減少肝臟負擔、增加消化率、平衡營養、提高飼料轉化率。還能有效防止肝臟負擔過重引起的肝臟紅腫、肝臟萎縮、腸炎、消化率低的問題。
好潤黃金內服套餐:“好又多”+“加樂福”+“綠動力”+“好肝膽”
好潤黃金內服產品:“漁夫之戀”

圖為 經常拌好潤內服套餐的對蝦
市面上的飼料質量千差萬別,對蝦快速生長時,部分飼料配方不能夠提供足量的營養用于對蝦的營養積累。那么外源補充營養,就彌補飼料營養方面的缺陷。同時,有些飼料配方中添加促生長的添加劑,會使對蝦在前期頻繁蛻殼。
在小棚養殖春造蝦時,為了縮短養殖時間,前期會過度投料,使肝胰臟系統負擔加重,導致營養物質積累較少,影響對蝦蛻殼機制。
平衡集中蛻殼的意義:
1)減少未蛻殼蝦對蛻殼蝦在搶料或者是活動時的機械損傷,減少蝦苗的損傷率和細菌感染;
2)在蛻殼期中,對蝦體質較弱,避免使用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或肥水藥品,如果蛻殼不整齊,每天都有蛻殼,在使用這些藥物時,就會有部分對蝦損失掉,蛻殼不遂,或者是受到刺激無法硬殼;
3)對蝦在蛻殼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和高于平常的溶解氧,而在日常管理時,不能夠達到蛻殼期的標準,平衡集中蛻殼能夠降低管理麻煩;
4)平衡集中蛻殼,能夠使同一批次的蝦苗在同時間蛻殼,做到長勢均勻,規格大小相當
5)平衡集中蛻殼,能夠使部分規格較小的蝦苗在蛻殼時,避免大蝦對其的損傷,同時也能生長規格逐漸趕上,避免兩極分化。

圖為收獲季節,產量高,規格大
來源:好潤公眾平臺
作者:葉大偉、好潤如東栟茶店、環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