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美白對蝦軟殼病的癥狀為甲殼薄而軟,殼與肉接近分離,有時殼下有積水,甲殼粗糙,病蝦瘦弱,活力差。軟殼病蝦不耐運輸,商品價值低。
南美白對蝦發生軟殼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
1.長期投餌不足,使對蝦呈現饑餓狀態。
2.飼餌營養配比不均衡,鈣和磷的比例不恰當。很多蝦農用低檔餌料來喂南美白對蝦,這些飼餌的營養往往達不到要求。
3.投喂腐敗變質的餌料。
4.池水中溶解磷的含量下降,對蝦攝磷量不足,而磷是對蝦甲殼形成鈣化過程的主要因素。
5.養殖密度過高,養殖環境惡劣,水質惡化導致殼變軟。
6.水中含有機磷殺蟲劑,抑制對蝦甲殼中幾丁質的合成。
7.用藥不當或水質突變造成對蝦應激,發生異常脫殼,對蝦在短時間內很難恢復正常狀態。
蝦殼變軟往往會感染疾病而發生暴發病。另外,在出蝦時,軟殼蝦離水很容易死亡,造成運輸成活率下降。因此,養殖過程中應盡量降低軟殼的比例。
采用以下方法可降低軟殼的比例:
1.把好飼料質量關,選擇營養全面的優質飼料,切勿投喂霉變過期飼料。
2.在飼料中添加免疫多糖(低聚糖863)和維生素C(營養快線),適當投喂新鮮飼料。視對蝦吃料具體情況,調整投喂量。
3.加強排換水,定期施用芽孢桿菌(利生素)、EM菌(強效EM)等微生物活菌制劑,并經常使用底改產品改善水質和底質(底巧),維持水體生態系統平衡。
4.適當控制蝦苗放養密度。養殖后期注意保養池底,防止蝦池底質惡化。
5.初一十五是對蝦生理性脫殼期,應提前兩天補鈣、補礦、補多維,每月初一十五有大潮時適當換水刺激對蝦脫殼,還會使水體活爽,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
6.嚴格控制水中的鈣比例,pH值控制在7.8—8.6之間,防止氨氮、亞硝酸鹽超標,如超標應立刻處理。
7.在出蝦前加大補鈣(鈣加加)、補礦(礦補100)、補多維(營養快線)產品的用量,可減少軟殼蝦的比例,還可使蝦殼加厚,不容易受損。
作者:寶來利來水產黃驊店趙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