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南美白對蝦養殖日常管理要關注“三不”:不起藍藻不倒藻不浮頭

                編輯:福建漳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張水波/文 張文輝/圖南美白對蝦養  時間:2018-06-09   瀏覽: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志2016年1月刊
                作者:福建漳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張水波/文張文輝/圖

                南美白對蝦養殖周期為2月~3月,這期間,如何做好穩定水質和控制病害的發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關注“三不”與“四看”,現把一些看法闡述如下,供參考,本文主要講一下“三不”。

                一、不起藍藻

                “三不”當中的第一“不”,如何不起藍藻。我們首先要知道藍藻是怎么形成的,它是氮磷比例失調導致的。為什么在養殖前期不會起藍藻呢?在前期,投料量比較少,浪費的也不是很多,有些被水中的植物所吸收,那么到了1個月后,投料也會逐步增多。這個時候飼料量加大,蝦便也多,水體里面的氮磷含量偏高,就導致了起藍藻。當然有時外源水藍藻多,也容易引起藍藻大規模爆發。

                其實不起藍藻的辦法很簡單。有的養殖朋友,一般養殖到第二個月的時候,水溫就開始升高,蝦也逐步長大,這個時候都不敢放芽孢桿菌。其實芽孢桿菌對抑制藍藻是個挺好的東西,可以適當分解一部分藍藻。因為現在的常規性藍藻,就是指銅綠藍藻和微囊藻這兩種為主,這些常規性藍藻死亡后是有毒的,在這個過程也會讓水中的pH值升高,希望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那么怎樣才能不起藍藻呢?首先,我們在施肥的時候,盡可能使用大廠家好的氨基酸、有機肥、肥水膏,同時配合一些芽孢桿菌來調水。
                那么,如果已經有少量的藍藻怎么辦呢?處理方法很簡單,就是用優質的黑土(大廠家生產的),一般1畝使用1kg黑土,再加一些芽孢桿菌就可以打掉藍藻,之后再來施肥,重新培藻。這種方法對于處理少量藍藻很有效。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要做到不起藍藻,從第二個月開始,就要加強底質的改良。藍藻的生存,離不開兩大因素。一個是有機質偏高,第二個是浪費的飼料,讓水中氮、磷元素升高,形成了培養大型藻的優勢。那為什么藍藻是在高溫的情況下才會爆發?因為藍藻是多細胞藻類,我們所培養的綠藻當中的小球藻、硅藻、隱藻,這些優質藻主要是單細胞藻類,在高溫當中很容易死亡,而藍藻是多細胞藻類,不容易死亡。如果不及時補優質肥和菌,單細胞的優質藻類就容易死亡,從而爆發藍藻。

                藍藻還沒形成規模之前該怎么做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看水了,根據需要定期施放氨基酸類的優質肥料。這個肥料怎么應用?很多人用肥料都有個習慣,“我這個水很肥啊,不需要用”,或者說“這水太差了,要加倍用。”這就是養蝦習慣犯的一個通病。真正用肥水產品時,水質正常按產品說明書使用就可以,比如說一瓶氨基酸用五畝就夠了,用的時間是5天~7天,根據需要變動。不管水質肥還是不肥,都可以施下去。與其說是控制藍藻,還不如說提前在應用肥料上做足文章或用活菌上做好文章,不讓藍藻產生。用活菌配合肥料,再加上改底,這三個方面能做到的話,藍藻一般是不大容易生成的。

                在用肥料的過程當中,真正的高手能看到,水能堅持10天還是15天再補肥。但是對于沒這個水平的大多數養殖戶朋友來說,就要每間隔5天~7天定期地補肥、補菌,不要讓藻類發生大的變化,這個時候,一般的單細胞藻類不會大量死亡,藍藻也很難形成優勢種群。所以定期補肥補菌、改底,能有效防止藍藻的產生。總而言之,對于藍藻,我們做的工作不是治,而是防。

                二、不倒藻

                “三不”當中的第二“不”——不倒藻。不倒藻跟治藍藻的方法有點相似。

                至于怎么樣才能做到不倒藻,這個需要一定的功夫,平時要勤巡塘。首先問一下,什么叫肥水。到中期,第30天~60天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水很濃,透明度低于10cm或者只有10cm的時候,整個水面上已經形成了泡沫(或者是死藻),很多人都覺得這水是很肥的。實際上這種水只能叫濃而不是肥。什么水才叫肥水呢?實際上,肥水的透明度相對是比較高的,一般是可以做到20cm~30cm,這是透明度,第二個是肥水的寬度。什么叫寬度呢?就是從池塘邊上往中間看,比較嫩的藻的寬度有多少公分,有人做到寬度達到1m的,如果水的透明度在20cm~30cm,寬度在30cm~50cm以上,就是我們說的真正的肥水。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肥水當中通過水色的判斷也分為幾種,第一類是茶褐色水,主要以硅藻、小球藻和隱藻組成的,這種水非常穩定,如果養蝦能從頭到尾培養出這樣一種水,基本上,養蝦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第二類水就是黃綠色水,黃色水主要以小球藻為主,真正小球藻水色是黃中帶綠,偏黃一點。如果它稍微再綠一點,變成深綠色,一般是以綠藻中大型藻類,或者少部分藍藻組成(這個時候藍藻不會爆發),這個時候我們叫它翠綠色的水。茶褐色的水是最優質的,其次是黃色水,還有一種優質水是硅藻水。硅藻水基本上是發紫的紅色,類似于紅茶的顏色,與裸甲藻的水色有點近似。那它們區別在哪里呢?裸甲藻水基本上一清到底,而硅藻水是紅色水,它的形成要求是一定要有鹽度,在3度~5度的鹽度之內,很容易形成,純淡水當中很難形成硅藻水,就是形成了,也保持不了幾天。不過,硅藻水有一個缺點——維持時間不長。尤其在高溫期間,最多的有維持過1個月的,一般一個星期它就會變色。

                說到優質水,它是怎么形成的?怎么來調節它?這個就要求我們首先要選擇優質的肥料,中期的時候可以使用氨基酸+肥水膏,或者氨基酸+有機肥。氨基酸的特點就是來的效果比較快,可能上午放下去,下午就肥起來了,但它的肥效不太持久,一般好的廠家也只能維持一個星期。至于加了肥水膏或者有機肥,可能維持10天~15天。

                三、不浮頭

                要蝦不浮頭就要從根本上解決水質惡化問題,營造良好的水體養殖環境。合理使用增氧機也是方法之一。

                如果水質透明度比較低,水色過濃,水面有泡沫或有死藻,應該怎么來用肥料?這個時候可以先用氨基酸潑下去,但是切記,最好不要同時用氨基酸和芽孢,更不能先用芽孢桿菌,因為芽孢會迅速將一些老化的藻類提前弄死,水反而清得更快,肥不起來。所以筆者建議,第1天如果是晴天,用氨基酸或者肥水膏來培新藻,第2天再來下芽孢桿菌。這是在實踐當中得出的一個經驗,大家可以參考。

                那要怎么去判斷水色能維持多長時間呢?在看到一池水的時候預測以后會發生的事情,關鍵是看水。怎么看水?它什么時候會倒藻或轉藻?有個從實踐中得來的方法。養殖池塘里一般都有增氧機(一般是葉輪增氧機或水車增氧機),當增氧機在開動的時候,觀看水面的泡沫(主要指的是不散的泡沫),一打起來之后不散開,就形成真正的泡沫。泡沫漂的距離跟增氧機的位置相比,如果只漂了1m~2m就破裂了,這個是優質藻形成的水花,不存在倒藻的風險;如果泡沫漂得很遠,7m~8m,甚至已經漂到池邊都不破,這說明很快就要倒藻了。

                如果泡沫只漂3m~4m遠,這個時候采取補肥或者補菌措施肯定來得及,時間上甚至可以延緩1天~2天;如果泡沫漂了7m~8m,需要趕快補肥;如果已經漂到岸邊,刻不容緩,要立即補;如果漂到最遠,岸邊出現很多死泡泡的時候,天氣好,趕快去補肥,如果天氣不好,就采用氨基酸,因為就算是陰天,沒有陽光,藻類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這時施肥也可以起到穩定水的作用。

                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如何穩定水質養好蝦?在調水養蝦方面筆者總結了“四看”,哪“四看”呢?那就是看天、看水、看蝦本身、再看塘底,這里面涉及的問題比較多,不僅僅是調水板塊,也包括養蝦的疾病板塊,現把一些看法闡述如下。

                一、看天

                第一個,看天調水。平時看到天氣預報說這兩天天氣會晴朗,但池塘水看起來還不怎么穩定,或者已經有一定的死藻或者泡沫的時候,要趕緊施一部分肥下去,把它調到肥水,或者把水的透明度適當調低一些,來維持藻類的密度,這個叫看天調水。如果是下雨天或者陰天,不能用一般的耗氧菌,可以用乳酸菌來穩定水質,安全度過雨天。

                二、看水

                看水,怎么看水呢?通過水色來判斷塘里是以什么藻類為主。不是每家養殖戶都有顯微鏡,即便是專業技術人員,在外出為養殖戶服務的時候也不一定帶上顯微鏡,因此也需要通過水色來判斷藻相的好壞。

                現在,就以茶褐色水和黃綠色水為代表,給大家做一個講解。茶褐色水的透明度一定是比較高的,比黃綠色水還要高一些,因為相比之下硅藻的個體更小一些(少數大型的除外)。那要怎么判斷呢?還是要看水色。如果茶褐色的水非常鮮亮,而且有太陽的時候在下風口,看到有波光粼粼的現象,這種水色是最年輕的,也是最漂亮的水色,可以暫時不調,這個時候蝦吃料也是非常快的。茶褐色的水,如果發暗,沒看到有波光,而且起了很多的泡泡,逐步漂遠。那么這個時候水看起來不是淡,而是濃。在中期管理的過程中,有句話叫做“越濃越追肥”,很多人不能理解,水這么濃為什么還要追肥?認為水這么濃下肥會更濃,其實不然。大家可以做個試驗,在水濃的時候,追一部分肥下去,第2天再去看,水不但不像昨天那么濃,而且透明度明顯升高。

                第二種優質水就是黃綠色水,也是看透明度。它的透明度一般在15cm~20cm,水面上也看不到死藻或泡沫,日光下的水面看起來波光粼粼的,此時水質為佳。如果有些泡沫、死藻,而且看起來是翠綠色的,說明小球藻已經因死亡產生了一部分大型的綠藻和少量藍藻。這時候處理的方式是趕緊打黑土,同天再補氨基酸,第2天再補活菌(EM菌或芽孢桿菌)。需要注意的是,死藻越多、水越濃越沒有透明度的時候,要用EM菌,千萬切記禁用芽孢桿菌。如果死藻相對少一些,泡泡漂得較遠,這個時候可以用芽孢桿菌來調理。

                三、看蝦

                看蝦,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在養殖過程中大家都知道預防重于治療,一般蝦發病,等蝦死了才找到技術部門,那時回天乏力。這里主要闡述怎么有效地去看南美白對蝦是否有病,以便在發病之前做處理。

                1.看蝦須:當我們把料臺拎起來的時候,在短短的幾秒鐘內,第一個要看什么呢?首先要看蝦須,如果蝦須從頭上往須尖上紅,紅得發紫,甚至到整根須都發紅,而且越是靠近頭部越是紫紅,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判定為是弧菌感染。

                2.看蝦肝:從上到下,第二個要看蝦肝。蝦肝在第30天左右的時候,進入轉肝期,它頭上的肝胰腺組織,一開始是模糊的,分界并不明顯,一般到40天~60天才會比較明顯。蝦肝的好壞,在于如何調理。在第二個月(30天~60天)的時候,開始調理蝦的肝和腸胃。

                怎么調理?一般采用的是內服保肝類產品,同時補充氨基酸、免疫多糖、多維等。要保肝、保腸(腸炎靈),在拌藥上保肝藥要配合補充氨基酸、免疫多糖、多維等。從第30天開始拌,第1個星期每天拌2餐,連續7天后停1個星期,到第3個星期,再拌7天,每天拌2餐,這能有效控制住蝦的肝胰腺問題。除了這兩種藥,平時我們拌什么藥呢?建議大家拌純的乳酸菌,同時配合氨基酸、免疫多糖、多維等保腸保胃,基本上在30天~90天之內,都可以拌乳酸菌和氨基酸、免疫多糖、Vc等來保腸,同時提高它的免疫能力。

                3.看游泳足:接下來要看的是蝦的游泳足(步足)。怎么看游泳足?首先看它的拐點處,如果從拐點處開始發紅,甚至發紫,往腹部蔓延,這個時候我們判定蝦是弧菌感染,需盡快進行消毒,這個時候蝦還是正常的。如果步足前面的足尖偏黃,則不是弧菌感染,而是底質酸敗,說明底質差,有足尖已經變得很黑,說明底質酸敗已經非常嚴重,這個時候雖然蝦還沒發病,不過離發病已經不遠了。如果游泳足發黃,甚至黃到發紅,說明底質非常差,酸敗嚴重,導致蝦蛻殼困難。

                4.看尾巴:再看尾扇,尾扇的邊緣稍微有點發紅,這只是輕微的弧菌感染,不要緊。如果尾扇都已經發紅,結合前面所說的須到頭部發紅,步足拐點處到腹部發紅,可以斷定它是弧菌感染。

                在看蝦的時候,怎么判定蝦吃料是剛剛吃了七八成飽、過飽或是沒喂飽?2h后查料臺:第一種情況,當把料臺輕輕拉起來,如果里面沒看到料、小蝦,而是中偏大的蝦,而且沒有糞便或者說只有很小很短的糞便,判定為飼料不足,適當添加飼料就可以了。第二種情況,料臺提起來后,里面沒料了,但是有一部分偏小的蝦,在里面找食吃,里面長、短糞便都有,這個時候我們判定為吃料剛剛好。怎么判定飼料量?一般將1%~1.5%的量放到料臺里面,如果池塘投50kg的料,那就在料臺里面放500g~750g飼料,這個放置比例是相對標準的。

                四、看塘底

                “四看”當中的第四看:看塘底。看塘底非常復雜,有時需要人打著赤腳下去用皮膚來感覺,或通過看料臺底部沾到的塘泥,如果底泥顏色很黑,說明底質很差,這個時候就要改底。在什么情況下要改底?怎么來判定?定期改還是交叉改?

                1.改底:如果塘邊比較滑,這個時候一定要開始改底,還有一種是腳踩下去的時候,感覺下面淤泥比較多,已經發黑了,這個時候水質不好易倒藻,底質已經發生酸敗,底泥發臭水時候,要加強改底。

                在第二個月改底(輕微的或剛開始改)的時候,盡可能地往中間撒來改底,切記往中間撒。中期的改底就是養殖到30d~60d,蝦吃料還不是特別兇,這個時候的改底,一定要注意,沿邊2m甚至3m的位置可以不用改,因為蝦吃食的時候,它自己會不停的爬,底很干凈,這個時候我們改底,盡量撒得均勻,往中間滿塘改,旁邊暫時不用改。

                2.消毒:中期消毒。在第二個月,對于鹽度不是很高的塘口,每隔15天~20天,用一些碘制劑來消毒就可以了,鹽度高的可以根據效果定期用蛭弧菌。

                養殖后的第60天~120天,要怎樣來管理?一般的一代苗養殖,養到60天~80天就能達到50頭/斤~60頭/斤的規格,就可以上市賣掉一批。后期的管理是最難的。60天以后會有哪些情況?首先我們的飼料投喂量已經非常大了,飼料投喂量增加,殘餌和糞便增加,這些有機物開始在池底發酵。池塘底部產生了有毒有害氣體,比如硫化氫、甲烷等。60天以后應適當控料。

                到了這個時候水質肯定是越來越濃(濃水不同于肥水)。水色濃的時候,活菌要定期施用,尤其像優質的芽孢桿菌。晴天的上午可配合肥水,定期適量使用。

                后期管理

                白對蝦養到60天以后,很多問題開始出現。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氨氮、亞硝酸鹽超標。

                1.氨氮:氨氮量是指氨氣和氨氮的總和。在不使用化肥的情況下,池塘中的氨氮含量不會太高。氨氮在檢測過程,有兩個指標,一個是氨氣,一個是氨氮。氨氮是一種很好的化學肥料,主要用于培藻。至于氨氣,蝦塘都開增氧機,增氧機在養殖的后期可以有曝氣、攪水和增氧功能。所以多開增氧機,可以降低氨氮,同時可以放一點芽孢桿菌,也可以把氨氣打出去。如果氨氮量不是很高的話,一般蝦是不會中毒的。

                2.亞硝酸鹽
                我們在測亞硝酸鹽時,很多時候被表象欺騙了,一旦亞硝酸鹽超標,就以為蝦要中毒了。事實上,我們測的是總亞硝酸鹽,里面包含一部分硝酸根和亞硝酸根。硝酸根是無毒的,亞硝酸根有毒。在很多養殖案例中,會出現亞硝酸鹽超標,池塘魚蝦卻沒事的情況,原因就在此。因此,我們在測亞硝酸時可以用試管判定,哪個是亞硝酸鹽,哪個是硝酸鹽。
                如果試管顯示的是紅色或紫色,將試管對著陽光照,若發現試管是透亮的,一般判定為這水含有大量硝酸根。這些硝酸根是我們在養殖后期過量施肥和用殘余飼料而形成的,通常在試管中呈現的顏色是紅色或紫色。
                亞硝酸鹽也顯紅色或者紫色,但對著陽光卻發現試管中的水渾濁,這時我們就可以判定為亞硝酸中毒。亞硝酸中毒有什么表現?通常蝦體會有黑斑或軟殼蝦偷死,就可以確定為中毒了。怎么把亞硝酸鹽降下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肥水、活菌,同時加強改底,把優質藻培養起來,它就能夠吸附一部分,使得亞硝酸根的顏色變淡一點。因此,遇到亞硝酸鹽含量較高時,定期使用黑土,配合改底,也能夠有效的控制。

                同時養殖戶需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1.亞硝酸鹽的生成,一定是底部的有機質在發酵的過程當中大量耗氧,出現大量的死藻,提高了亞硝酸鹽含量,從而影響底部的溶氧。因此,要提高底部的溶氧,就要開增氧機,所以在晚上,下半夜要長期增氧。

                2.在天氣悶熱,水質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人為地施放底加氧。同時,后期要改底。因為這時候水已經改不清爽了,所以我們可以用氧化型底改。如果池塘中間部分水質確實改不掉了,那么在投料周圍,半徑為3m處使用氧化底改。

                3.消毒
                后期的管理中的消毒問題也是廣大養殖戶朋友比較關心的問題,因為到了養殖后期,蝦長得較大了,自身的抵抗能力也加強了,如果這時候蝦比較健康,蝦體卻長了黑斑,怎么辦?

                筆者建議,在水質調整之后,用二氧化氯,或者是二溴海因,繞著池塘邊拋撒。用量要按說明書使用,然后以投料的地方為中心,半徑為2m~3m的周邊拋撒,時間定在蝦投料之后(喂料0.5h后)。這樣蝦一過來吃料,即對蝦體消毒,如此可有效地防止蝦的黑斑現象。

                4.底部偷死
                后期管理還有一個問題即底部偷死。我們在平時檢測過程中,主要檢測氨氮、亞硝酸鹽、pH值,其實我們還有很多要檢測的,像溶解氧、沼氣、硫化氫等,如果有了硫化氫的話,蝦偷死(此種情況統稱中毒)是比較厲害的。
                一旦發生偷死,使用的藥品最多的是偷死寶,特別在養殖中后期使用較多。
                當養到后期蝦全部沉底,甚至在塘底的中間位置時,建議大家后期解毒可以換成強效解毒靈。這可能比平時長期用的有機酸效果好得多。
                對蝦偷死的原因還有一種情況是生病偷死,一般此種狀況下大小蝦都偷死的時候已經是中毒的,遇到這種現象一般通過肥水調水,或者用黑土底改處理。具體怎么操作呢?主要放在增氧機下面(通常我們叫燈下黑)集中撒,把增氧機關掉,等蝦都過去后,多放一點,就是我們說大小都死的時候,通過這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它的硫化氫、亞硝酸鹽所集中的毒氣。
                如果這個辦法也沒效果,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可以試用一部分增氧的產品,放在增氧機的葉輪下面。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