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議一:分階段正確投放:抗應激和補鈣產品。
放苗后2小時內要全池潑灑(“應激活力源”2畝/包+“鈣維康”2畝/包),第二天再補充一次。有效防止脫殼不遂,提高蝦苗免疫力和成活率。
小蝦約48小時左右脫一次殼,所以養殖過程要合理地“補鈣”。補鈣隨養殖日齡的和體重的增加而增加,因蛻殼的時間間隔變化而不同。
1—30日齡,每隔2—3天補一次(“應激活力源”2畝/包+“鈣維康”2畝/包)。
建議二:幫助小蝦順利轉肝和護理腸道健康。
第15-30日齡:是培育“小蝦肝臟和腸道消化功能的關鍵時期”。以后蝦降解毒素能力的強與弱、抗病力的強與弱、長得快與慢,都要看這個關鍵時期的保健工作做得好不好。
開吃1#料的首日稱為“轉肝期”的首日,這是免疫期間小蝦很重要的一道防線。隨著1#料的開吃,小蝦肝臟要適應轉換食物所帶來的應激反應,消化負擔隨之增重,此時“養肝護腸”極其重要。
南美白對蝦的消化系統相對比較簡單,腸道相對短,飼料蛋白質經過蝦腸道的時候不容易被充分吸收和利用。
此階段養肝護腸養得好,成蝦以后就少病少感染,成功率就會大增。
A、養肝排毒套餐:適量的補充“護肝寶+肝膽康+維多C”提供肝臟發育所必需的膽汁酸和營養物質,強化對蝦肝臟的排毒功能,有效地促進對蝦消化系統的發育和健全。(這是幫成水產“養肝排毒”套餐)。
B、護腸促生長套餐:飼料中適量的添加“益力多+生命1號”有效調整小蝦腸道菌群的平衡,增強腸道的蠕動能力,從而提高小蝦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率,迅速強化免疫和促進機體生長。
建議三:分階段正確使用底改
(1)1——30天:方案一:多用生物型底改“顆粒菌康”(更適合泥質池塘)。
①通過有益菌群的活化繁殖,快速搶占底部生態位,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有效的防止細菌和病毒對小蝦苗的侵害。
②迅速地分解有毒有害物質,將大分子的有機污染物質轉化成小分子肽或無機營養鹽,促進藻類的繁殖;既能“變廢為寶”改善底部環境,更能穩定水質。
③有效化解底部泥皮(附生藻類)在底部的快速繁殖,造成底部惡臭等情況。
方案二:學會用降解型底改“生態活底源+黑粒氧”(更適合沙、泥質池塘)。
①有效打破底部表面張力,加速池底無機鹽向水體擴散,促進有益藻類生長和穩定水質。
②有效降解底層有機廢物、糞便和死藻殘尸,消除底泥發黑、發臭、發熱等現象。
③有效改善因使用其它不良底質改良劑造成的水產動物厭食現象,恢復食欲,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