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志九月刊
作者:廣東海洋大學 吳琴瑟
今年廣東省降雨分布極不均衡,珠江三角洲不少地方,暴雨成災。可是雷州半島長期無雨,省氣象臺說;是1955年以來,60年來最干旱的一年。以致不少農作物都干枯死亡,其中雷州、徐聞兩地水稻等農作嚴重減產或失收。而干旱對水產養殖危害也非常大,不少池塘、小型水庫干涸,較大型水庫水位大幅度下降。中央氣象臺報道;今年山東、河北、遼寧有些地區也是歷史上少有的干旱。這些干旱地區至今未緩解。
干旱對海水對蝦養殖也帶來很多不利因素,長期高溫干旱,水溫過高;水中蒸發量大,鹽度提高;由于能見度大,有些藻(草)類和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等等,這些對海水對蝦養殖都會帶來不利,因此,如何克服不利因素,使對蝦養殖能順利進行,筆者與同行者共研之,使大旱之年,對蝦養殖也能獲得豐收。
一、干旱對海水對蝦養殖的危害
1,海區海水鹽度較高久旱無雨內陸淡水入海的水量大大減少,沿海海水鹽度較高,沒有降雨池塘也沒有淡水積蓄,蒸發量又大。因此,池水的鹽度會提高,而南美白對蝦中后期最適宜生長的鹽度是10左右,很多蝦池的鹽度會大大超過,對對蝦蛻殼、生長不利。
2,超過對蝦最適宜生長水溫干旱時期一般氣溫較高,根據湛江氣象臺預報;雷州半島南部從5月27日起至7月15日,最高氣溫是35℃至37℃,甚至達到38.9℃。如果蝦池水深在1.5米以下,水溫超過氣溫。而南美白對蝦最適生長水溫30℃─33℃。在高溫時期,一般天氣悶熱,風力較小,夜間散熱慢。對蝦長期處在高溫不適狀態,不利其生長,增氧不足時會缺氧浮頭,甚至會發生疾病。
3,有害藻(草)類大量繁殖晴好天氣光照強度大,會促使一些有害藻(草)類快速生長,不利于對蝦生長,尤其晚上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大量氧氣,使水中缺氧而浮頭,甚至死亡。這些藻類有一定的生長周期,其死亡敗壞水質,使水質惡化,不利對蝦生長。
4,對蝦的殘餌、排泄物容易敗壞水質晴天水溫較高,對蝦攝食量大,但是,往往未很好考慮水溫對攝食量有影響的一面,造成投餌過量,殘餌造成水質、底質惡化、各種有害細菌大量繁殖。水溫高對蝦和水中生物代謝旺盛,加激水質惡化。如果不注意防病,對蝦會發生各種疾病。
二.干旱對對蝦養殖的作用
我們一分為二看問題,干旱對海水對蝦養殖在某些方面也有好的作用。
1,海區水質較良好
因為沒有雨水影響,海區的海水鹽度、pH、各種鹽類都較穩定,對對蝦生長有利。
2,陸地有害物質對海區海水影響少
沒有大量淡水流入海灣,農田殘留的農藥、工廠、城鎮的污水流入少,海區水中有毒物質少。
3,病源較少
陸地雨水會帶來許多病源,干旱無雨這些病源不易從雨水帶入蝦池,因此,對蝦因水源、水質引起的疾病也會減少。
三、干旱高溫時期對海水對蝦養殖應采取的措施
1,要多排灌水
海區的水溫一般比蝦池的水溫要低而且新鮮,換水有利對蝦生長。加大池水的排灌量,能有效的降低蝦池水溫、補充水中天然餌料生物和水質有益成分、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促進對蝦攝食量的最好措施。蝦池水位提高后,增加水體空間,降低對蝦密度。實踐證明水深達到2米左右,水溫會比氣溫低1~2℃,若水深1.5米以下,中午水溫會超過氣溫。池水加深后有利穏定水質,減少對蝦應激反應有很大的作用。
2,加強增氧
高溫干旱天氣悶熱、氣低壓低,水中溶解氧較低,要多配備和使用各種類型的增氧機,不但要水平增氧,更要立體增氧,使底部有充足氧氣,防止對蝦偷死。在早晚水溫較低時加強開機增氧效果更佳。中午水溫較高,開機增氧會把熱量帶入水中,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開機與否。精養對蝦池,對蝦密度大、水質較差時,要想辦法使池水保持溶解氧4~5毫克/升以上。要儲備一些增氧劑,當池水溶解氧較低或對蝦浮頭時,以急救之用。
3,適當疏養
夏季干旱高溫時期,對蝦需要較大的活動空間,良好的水質。要適當疏養,適當減少放苗數量。如果池中有部分對蝦達到收獲的規格,應該實行撲大留小,減少池中對蝦密度,有利安全生產。讓個體較小的蝦留在池中,有寬闊的活動水體,有利對蝦生長。因此,實行捕大留小,及時將達到商品規格的蝦捕撈上市,以保持蝦池內合理的密度,能使小蝦更快生長,是增產有效的措施。也是預防臺風、暴雨惡劣天氣,萬一堤壩被沖垮等意外發生危險的安全生產措施。
4,適當減少投餌量
投餌要密切注意當時水溫和水質的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科學投餌,是奪取豐產的重要措施。干旱時期水溫較高,超過對蝦攝食的適宜水溫,攝食量會降低,因此,應適時減少投飼料量。同時要勤檢查、觀察對蝦攝食情況,準確投料。否則水溫高,殘餌易使水質變壞、引起對蝦偷死病,以及暴發各種蝦病等一連串問題。此時要選用優質的飼料,使用對蝦喜食易吸收消化的飼料,減少殘餌和減少排泄物,對于維持良好水質有好處。決定投料量要密切注意當時水溫、水質、對蝦的攝食與健康情況隨時增減。中午陽光強烈時對蝦攝食量明顯減少,要少投料或不投。應掌握在對蝦1.5小時內吃完飼料,蝦群70%左右飽胃或半胃,說明投料量合適。水溫高要適時降低投料量,有利于減少飼料系數和減輕水體污染壓力,也有利降低成本。
根據對蝦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夜間活動頻繁,光線弱時食欲旺盛;白天潛伏,食欲減弱。早上、傍晚水溫較低時、這兩次應多投飼料,投餌量占60%~65%,必要時上半夜多投一次。高溫光照強時少投,水質差少投或不投,水質好時多投;在干旱高溫時絕對不要使用鮮活餌料,它極易造成水質惡化。為了減輕蝦池水質污染,保持良好水質,視水質情況應及時施消毒劑,殺除病菌,防止疾病發生。
5,注意水質調控
若夏季水溫、水質適宜時,是對蝦快速生長最佳時期。當前養蝦放苗密度較大、投餌多,以致殘餌及蝦糞便多,蝦池水質普遍較肥沃。因此干旱高溫光照強度大,浮游植物及一些高等藻類或水草會大量繁生,白天能使池水氧氣充足,晚上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會消耗池水的溶解氧,使池水溶解氧降的很低,使對蝦缺氧。因此,要注意加強立體增氧,尤其底部增氧,防止對蝦缺氧偷死。如果浮游藻類生長過旺盛,可用二氧化氯殺死一部分藻類,使藻群維持良好數量,同時要防止“倒藻”,是奪取干旱高溫對蝦養殖順利的重要措施。
干旱高溫時期維持良好的水色是非常重要,此時應加強水質觀測,定期或不定期根據水質情況,在池內施微生態制劑和底質改良劑,有利保持蝦池良好的水質。此時應選用芽孢桿菌,EM原露,魚蝦生長素(GBS)、硝化細菌及亞氨凈等,以及底質改良劑可選用沸石粉,白云石粉。其使用量視水質情況,適當調節。使蝦池的水化學因子保持較適宜范圍,溶解氧4~5毫克/升以上,氨氮控制在0.5毫克/升以下。硫化氫在0.01毫克/升以下。硝酸鹽0.1毫克/升以下。
6,加強疾病病害防治
在干旱高溫時期要勤巡池,加強蝦池水質和對蝦健康狀況的觀測,及時發現不良的預兆,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應及早采取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1)多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色。(2)養殖用水要經過沉淀:砂過濾后,再經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等藥物消毒,待藥效消失后進水,施微生態制劑,改善水質,使水中有益菌的優勢種群保持優勝,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減少疾病發生,維持池中的生態平衡。(3)加強增氧,防止對蝦底層缺氧浮頭或疾病發生。(4)飼料中添加保健藥物;例如添加0.3%左右的穩定VC,免疫多糖,護肝或抗病毒的藥物以及噴一些有益菌的原液,增強對蝦抗病能力。如果蝦池內蝦有不正常預兆出現,要迅速準確檢測出病原,分析病因,對癥處理,若是細菌性病害,加強水體消毒,在飼料中添土霉素或大蒜,制成藥餌,每天投喂2次以上,一個療程5-7天。
在高溫干旱時期,水質不適應對蝦時,南美白對蝦常見疾病的防治措施:
①紅體綜合癥,采用暫停進排水、停料。使用二溴海因消毒,用海中寶、碧水安等解毒,內服用氟本尼考和維生素C加高活性酵母。
②蛻殼不遂、軟殼偷死等病征,如果池水pH偏高、采取多換水或降堿靈等藥物。亦可用含鈣量較高物質,如白云石粉等凈化底質,促使對蝦蛻殼。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多維等藥物。
③肝胰臟萎縮癥;池中潑灑解毒應激靈和葡萄糖,加強增氧,內服解毒藥。
④拉白便癥;常出現在水質惡化池塘,調節水質,池中潑灑大蒜素加四黃蓮,飼料中恩諾沙星等。
本文由《海洋與漁業》雜志社授權中國水產養殖網轉載。任何單位或個人如果轉載必須注明原出處,否則引起的法律糾紛,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