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南美白對蝦要關注“三不”與“四看”
編輯: 時間:2018-06-09 瀏覽:
作者:浙江紹興漁藥資深行業人 楊東老師
第一關選苗,當然是選優質的、大的苗種公司的苗。因為苗板塊我了解不多,以前有老師給你們講過,所以我就不講了。
第二關是個漫長的過程,就是調水和管理,包括我們平時投料以及后期管理,這方面在下面的“三不”和“四看”中會講到。
前期的管理指的是從放苗開始的第1個月,這1個月主要是一個防病的過程。如果第1個月防病工作沒有做好,那么蝦第2個月就會發病,第2個月防病工作沒有做好,第3個月就會發病。我們都知道養南美白對蝦,前60d是最關鍵的。所以前60d我們重點來講。
從放苗開始的30~60d,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點。前面30d做的是肥水,相對容易。隨著水溫的不停升高,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消毒。苗放下去20d后,就應該做第一次消毒。這時候我一般是用碘或蛭弧菌等刺激性較小的產品。主要是前期水溫大多在20℃~25℃,弧菌繁殖很快。所以前期的工作消毒是重點,同時多補有益菌來壓制弧菌。
一般白對蝦第1個月發病時,死亡率相對低一些,那么第2個月也就是我們浙江這邊講的梅雨季節(在土塘中),發病較嚴重,所以梅雨季節管理的重點是:一,穩定池塘的水色,二,正常加料,不要有意控料,2h吃完為宜。
下面講一下關于調水最基本的要求:“三不”。
1“三不”管理
1.1第一不——不起藍藻
從第30d開始,是重點。我們開始講不起藍藻這一版塊。“三不”當中的第一步如何不起藍藻。我們首先要知道藍藻是怎么形成的,它是氮磷比例失調導致的。為什么在養殖前期不會起藍藻呢?在前期,我們投料的時候,量比較少,浪費的也不是很多,有些被水中的植物所吸收,那么到了1個月后,投料也會逐步增多。這個時候飼料量加大,蝦便也多,水體里面的氮磷含量偏高,就導致了起藍藻。當然有時外源水藍藻多,也容易引起藍藻大量爆發。
其實不起藍藻的辦法很簡單。我們的朋友,一般養殖到第2個月的時候,水溫就開始升高,蝦也逐步長大,這個時候都不敢放芽孢桿菌。其實芽孢桿菌對抑制藍藻是個挺好的東西,可以適當分解一部分藍藻。因為我們現在的常規性藍藻,就是銅綠藍藻和微囊藻這2種為主,這些常規性藍藻死亡后是有毒的,在這個過程也會讓水中的pH值升高,希望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那么怎樣才能不起藍藻呢?首先,我們在施肥的時候,盡可能使用大廠家的好的氨基酸·有機肥·肥水膏,同時,配合一些芽孢桿菌來調水。
那么,如果已經有少量的藍藻怎么辦呢?處理方法很簡單,就是用優質的黑土(據我研究,江西地區的黑土原料是比較好的。),一般1畝使用1kg黑土,再加一些芽孢桿菌就可以打掉藍藻,之后再來施肥,重新培藻。這種方法對于處理少量藍藻可以起到作用,我雖然不清楚這具體是什么原理,但這個方法對于少量藍藻的處理確實很有效。
我們要做到不起藍藻,那么從第2個月開始,就要加強底質的改良。我們都知道藍藻的生存,一個是有機質偏高,第2個是我們浪費的飼料,讓水中氮、磷元素升高,形成了培養大型藻的優勢。那為什么藍藻是在高溫的情況下才會爆發?是因為藍藻是多細胞藻類,我們所培養的綠藻當中的小球藻、硅藻、隱藻、這些優質藻,主要是單細胞藻類,在高溫當中它們很容易死亡,而藍藻是多細胞藻類,不容易死亡。如果不及時補優質肥和菌,單細胞的優質藻就容易死亡,從而爆發藍藻。
藍藻還沒形成規模之前我們該怎么做?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看水了,根據需要定期施放氨基酸類的優質肥料。這個肥料怎么應用?很多人用肥料都有個習慣,“我這個水很肥啊,不需要用”,或者說“這水太差了,要加倍用”。這就是我們養蝦習慣犯的一個通病。真正用肥水產品時,水質正常按產品說明使用就可以,比如說一瓶氨基酸用五畝就是五畝就夠了,用的時間是5~7d,根據需要變動。不管水質肥還是不肥,都可以施下去。所以我們與其說是控制藍藻,還不如說提前在應用肥料上做足文章或用活菌上做好文章,不讓藍藻產生。用活菌配合肥料,再加上改底,這三個方面能做到的話,藍藻一般是不大容易生成的。
在用肥料的過程當中,真正的高手他能看到,比如我這個水能堅持10d,或是15d再補肥,這是可以的。但是對于廣大的養殖戶朋友,沒這個水平的時候,就要每間隔5~7d定期地補肥、補菌,不要讓藻類發生大的變化,這個時候,一般的單細胞藻不會大量死亡,藍藻也很難形成優勢種群。所以定期補肥補菌、底改,能有效防止藍藻的產生。總而言之,對于藍藻,我們做的工作不是治,而是防。
1.2第二不——不倒藻
下面我們來講一下“三不”當中的第二不——不倒藻。不倒藻跟前面治藍藻的方法有點近似。
至于怎么樣才能做到不倒藻,這個要有一定的功夫,需要我們平時多到塘口去看。首先我們講一下,什么叫肥水。到中期,第30~60d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水很濃,透明度低于10cm或者只有10cm的時候,整個水面上已經形成了泡沫(或者是死藻),很多人都覺得這水是很肥的。
實際上這種水只能叫濃而不是肥。什么水才叫肥水呢?實際上,肥水的透明度相對是比較高的,一般是可以做到20~30cm,這是透明度,第二個是肥水的寬度。什么叫寬度呢?就是從池塘邊上往中間看,比較嫩的藻的寬度有多少公分,有人做到寬度達到1m的,如果水的透明度在20~30cm,寬度在30~50cm以上,就是我們說的真正的肥水。
肥水當中通過水色的判斷也分為幾種,第一類是茶褐色水,主要以硅藻、小球藻和隱藻組成的,這種水非常穩定,如果養蝦能從頭到尾培養出這樣一種水,基本上,養蝦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第二類水就是黃綠色水,黃色水主要以小球藻為主,真正小球藻水色是黃中帶綠,偏黃一點。如果它稍微再綠一點,變成深綠色,一般是以綠藻中大型藻類,或者少部分藍藻組成(這個時候藍藻不會爆發),這個時候我們叫它翠綠色的水。茶褐色的水是最優質的,其次是黃色水,還有一種優質水是硅藻水。硅藻水基本上是發紫的紅色,類似于紅茶的顏色,與裸甲藻的水色有點近似。
那它們區別在哪里呢?裸甲藻水基本上一清到底,而硅藻水是紅色水,它的形成要求是一定要有鹽度,在3~5度的鹽度之內,很容易形成,純淡水當中很難形成硅藻水,就是形成了,也保持不了幾天。不過,硅藻水有一個缺點——維持時間不長。尤其在高溫期間,最多的有維持過1個月的,一般一個星期它就會變色,倒掉了。
說到優質水,它是怎么形成的?怎么來調節它?這個就要求我們首先要選擇優質的肥料,中期的時候可以使用氨基酸+肥水膏,或者氨基酸+有機肥。氨基酸的特點就是來的效果比較快,可能上午放下去,下午就肥起來了,但它的肥效不太持久,一般好的廠家也只能維持一個星期。至于加了肥水膏或者有機肥,可能維持10~15d。
1.3第三——不浮頭
這里還要講一個問題,如果水質透明度比較低,水色過濃,水面有泡沫或有死藻,應該怎么來用肥料。這個時候可以用氨基酸先潑下去,但是切記,最好不要用氨基酸和芽孢同時用下去,更不能先用芽孢桿菌,因為芽孢會快速將一些老化的藻類提前弄死,水反而清得更快,肥不起來。所以我的建議是,第1d如果是晴天,用氨基酸或者肥水膏來培新藻,第2d再來下芽孢桿菌。這是我在實踐當中得出的一個經驗,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那要怎么去判斷水色能維持多長時間呢?根據我自己在實踐中和老師的傳授做一些總結和分享。要在看到一池水的時候預測以后會發生的事情,關鍵是看水。怎么看水?它什么時候會倒藻或轉藻?我有個從實踐中得來的方法。我們一般養殖池塘里都有增氧機,一般是水車增氧機和葉輪式增氧機。當增氧機在開動的時候,看水面的泡沫。泡沫分好幾種,但我們主要指的是不散的泡沫,泡沫一打起來之后,它不散開,就形成真正的泡沫。泡沫漂的距離跟增氧機的位置相比,如果只漂了1~2m就破裂了,這個是優質藻形成的水花,不存在倒藻的風險;如果泡沫漂得很遠,7~8m,甚至已經漂到池邊都不破,這說明很快就要倒藻了。
如果泡沫漂只是漂個3、4m遠,這個時候采取補肥或者補菌措施,肯定來得及的,時間上甚至可以延緩1~2d;如果泡沫漂了7~8m,需要趕快補肥;如果已經漂到岸邊,刻不容緩,要立即補;如果漂到最遠,岸邊出現很多死泡泡的時候,天氣好,趕快去補肥,如果天氣不好,就采用氨基酸,因為就算是陰天,沒有陽光,藻類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這時施肥也可以起到穩定水的作用。
2“四看”分析
我們現在講一下“四看”。在調水方面我總結了“四看”,哪“四看”呢?那就是看天、看水、看蝦本身、再看塘底,這里面涉及的問題比較多,不僅僅是調水板塊,也包括我們養蝦的疾病板塊,我給大家講詳細一點。
2.1第一看——看天
第一個,看天調水。平時我們看到天氣預報說這兩天天氣會晴朗,但池塘水看起來還不怎么穩定,或者已經有一定的死藻或者泡沫的時候,會趕緊施一部分肥下去,把它調到肥水,或者把水的透明度適當調低一些,來維持藻類的密度,這個叫看天調水。如果是下雨天或者陰天,我們不能用一般的耗氧菌,可以用乳酸菌來穩定水質,安全度過雨天。
2.2第二看——看水
講到看水,怎么來看?前面我講的如何看倒藻只是一個方面。第二方面,我們要通過水色來判斷塘里是以什么藻類為主。不是每家養殖戶都有顯微鏡,即便是我們,在外出或是生意比較忙的時候,也不可能每家每戶都給他們用顯微鏡看有什么藻類來做分析,很多時候我們要通過水色來判斷藻相的好壞。
現在,我就以茶褐色水和黃綠色水為代表,來給大家講一下。茶褐色水的透明度一定是比較高的,比黃綠色水還要高一些,因為相比之下硅藻的個子更小一些(少數大型的除外)。那要怎么判斷呢?還是要運用前面講到的東西——看水色。如果茶褐色的水非常鮮亮,而且有太陽的時候在下風口,看到有波光粼粼的現象,這種水色是最年輕的,也是最漂亮的水色,可以暫時不調,到了這個時候蝦吃料也是非常快的。
茶褐色的水,如果它發暗,沒看到有波光,同時起了很多的泡泡,逐步逐步也漂得比較遠。這個時候水看起來不是淡,而是濃。所以我們在中期管理的過程當中,有句話叫做“越濃越追肥”,很多人不能理解,水這么濃為什么還要追肥?認為水這么濃下肥會更濃,其實不是這樣的。大家可以做個試驗,在水濃的時候,追一部分肥下去,第2d再去看,水不但不像昨天那么濃,而且明顯的透明度也升高了。
第二種優質水就是黃綠色水,一般也是看透明度。它的透明度一般在15~20cm之內,水面上也看不到死藻或泡沫,日光下的水面看起來也是波光粼粼的,這個時候水是好的。如果有些泡沫、死藻,甚至看起來是翠綠色的時候,說明小球藻已經在發生死亡,而產生了一部分大型的綠藻門,同時也有少量藍藻。這時候處理的方式是什么呢?趕緊打黑土,黑土打了之后,同天再補氨基酸,第2d再補活菌(EM菌或芽孢桿菌)。需要注意的是,死藻越多、水越濃越沒有透明度的時候,要用EM菌,千萬切記不要用芽孢桿菌。如果死藻相對少一些,泡泡漂得不是那么遠,這個時候可以用芽孢桿菌來調理。
2.3第三看——看蝦
下面我們就講第三看“看蝦”,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要詳細講一下。
在我們養殖過程當中都知道是預防重于治療,一般蝦發病,等蝦死了才找到我們,我也沒辦法。我主要是講怎么有效地去看這個蝦到底有沒有病,在發病之前做處理。這是我個人經驗的總結,和大家分享。
2.3.1看蝦須
當我們把料臺拎起來的時候,通過里面個別的蝦,能看到普遍現象。在短短的幾秒鐘內,第一個要看什么呢?首先要看蝦的須,一般蝦從須尖上往頭上泛紅,這個是不要緊的,如果它的須從頭上往須尖上紅,而且紅得發紫,甚至到整根須都發紅的時候,越是靠近頭部越是紫紅,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判定為是弧菌感染。
2.3.2看蝦肝
從上到下,第二個要看蝦身上的肝。蝦的肝在第30d左右的時候,進入轉肝期,它頭上的肝胰腺組織,一開始是模糊的,分界并不明顯,一般到40~60d才會比較明顯,所以叫轉肝期轉好了。蝦肝的好壞,在第2個月的時候也就是30~60d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調理它的肝和腸胃。
調肝怎么調?我一般采用的是內服保肝類產品,同時補充多維。要保肝、保腸,在拌藥上保肝藥要配合多維,從30d開始拌,第1個星期每天拌2餐,連續7d后停1個星期,到第3個星期,再拌7d,每天拌2餐,這能有效控制住蝦的肝胰腺問題。不拌這兩種藥的時候,平時我們拌什么藥呢?我建議大家拌純的乳酸菌,同時配合多維,也就是保腸保胃了,基本上從30~90d之內,都可以拌乳酸菌和多維來保腸,同時提高它的免疫能力。
2.3.3看游泳足
接下來要看的是蝦的游泳足,也就是步足。大家都知道蝦吃飼料是用前面的兩個鉗子,鉗子之后有兩個步足,平時在行走的時候依靠的是前面的幾只步足。怎么看步足?首先看它的拐點處,如果從拐點處開始發紅,甚至發紫,往腹部蔓延,這個時候我們判定蝦是弧菌感染,要趕快進行消毒,當然,這個時候蝦還是正常的。如果步足前面的尖是偏黃的,它不叫弧菌感染,是底質酸敗,說明底質差,甚至有的步足的足尖已經變得很黑,這個時候說明底質酸敗已經非常嚴重,這個時候雖然蝦還沒發病,不過已經離發病不遠了。如果游泳足發黃,甚至發黃到紅這個顏色,說明底質非常差,酸敗嚴重,導致蝦蛻殼困難。
2.3.4看尾巴
再看尾上,尾上的邊緣稍微有點發紅,這只是輕的弧菌感染,不要緊。如果說它的尾上都已經發紅,配合就是前面我們說的須到頭部發紅,步足拐點處到腹部發紅,可以看出它是弧菌感染。
再一個就是腸道,一般的腸道發炎的情況這幾年碰到比較少。因為這幾年我一直讓客戶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在養殖30~90d之間堅持定期拌乳酸菌和多維,所以腸胃疾病,相對比較少一些。
在看蝦的時候,怎么判定蝦吃料是剛剛吃了七八成飽、過飽或是沒喂飽?2h以后查料:第一種情況,當把料臺輕輕拉起來的時候,如果看到里面沒有飼料,但是看到的多是中偏大的蝦,沒看到小蝦,沒有糞便或說者只有很小很短的糞便,判定為飼料不足,適當加飼料就可以了。第二種情況,料臺搬起來之后,里面沒料了,但是有一部分偏小的蝦,在里面找食吃,里面長、短糞便都有,這個時候我們判定為吃料剛剛好。怎么判定飼料量?一般是1%~1.5%的量放到料臺里面,如果池塘投50kg的料,那我就在料臺里面放500~750g飼料,這個放置比例是相對標準的。
2.4第四看——塘底
下面我們講講“四看”當中的第四看——看塘底。這也是最不容易看。看塘底非常復雜,有時需要人打著赤腳下去用皮膚來感覺,或者我們可以通過料臺底部沾到的塘泥,如果底泥顏色很黑,說明底子質很差,這個時候就要改底。在什么情況下要改底?定期改還是交叉改?怎么來判定?
2.4.1改底
如果塘邊比較滑,這個時候一定要開始改底,還有一種是腳踩下去的時候,感覺下面淤泥比較多,已經發黑了,這個時候水質不好,易倒藻,同時底質已經發生酸敗,底泥發臭水時候,要加強改底。
我們現在要講的是比較輕微的或是才開始改的時候。在我們第2個月改底的時候,盡可能地往中間撒來改底,請一定要記住是往中間撒。中期的改底就是我們養殖到30~90d,蝦吃料還不是特別兇,這個時候的改底,一定要之注意,沿邊2m甚至3m的位置可以不用改,因為蝦吃食的時候,它自己會不停的爬,底很干凈,這個時候我們改底,盡量撒得均勻,往中間滿塘改,旁邊暫時不用改。
2.4.2消毒
再就是講中期消毒。在第2個月,對于鹽度不是很高的塘口,每隔15~20d,用一些碘來消毒就可以了,鹽度高的可以根據效果定期用蛭弧菌。
還要講一下就是后期,也就是養殖后的第60~120d,要怎樣來管理。一般的一代苗養殖,養到60~80d就能達到50~60頭的規格,就可以上市賣掉一批。我們到后期的管理,也是最難的,養殖戶在前期賣的是一部分的活水蝦,后面賣的冰蝦,才是養殖戶賺錢的時候。
60d以后會有哪些情況?首先我們的飼料投喂量已經非常大了,60d以后,我們浙江地區投料基本上控制在10kg/畝,不超過這個數,這也就是我們說的60d以后適當控料。
到了這個時候水質肯定是越來越濃(濃水不同于肥水)。水色濃的時候,活菌要定期施用,尤其像優質的芽孢桿菌。晴天的上午可定期適量使用,配合肥水。
3后期管理
白對蝦養到看60d以后,很多問題開始出現。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氨氮、亞硝酸鹽超標。
3.1氨氮
其實我們測試的氨氮量是氨氣和氨氮的總和。在不使用化肥的情況下,池塘中的氨氮含量不會太高。氨氮在檢測過程中,有兩個指標,一個是氨氣,一個是氨氮。其實氨氮是一種很好的化學肥料,主要作用于培藻。至于氨氣,我們的蝦塘都開了增氧機,增氧機在養殖的后期可以有曝氣、攪水和增氧功能。所以多開增氧機,可以降低氨氮,同時可以放一點芽孢桿菌,也可以把氨氣打出去。一般是氨氣導致的,如果氨氮量不是很高的話,一般蝦是不會中毒的。
3.2亞硝酸鹽
我們在測亞硝酸鹽時,很多時候被表象欺騙了,一旦亞硝酸鹽超標,就以為蝦要中毒了。事實上,我們測的是總亞硝酸鹽,里面包含一部分硝酸根和亞硝酸根這兩種。硝酸根是無毒的,亞硝酸根則有毒的。在很多養殖案例中,會出現亞硝酸鹽超標,池塘魚蝦卻沒事的情況,原因就在此。
所以,我們在測亞硝酸時需要用試管判定,哪個是亞硝酸鹽,哪個是硝酸鹽。
如果試管顯示的是紅色或紫色,將試管對著陽光照,若發現試管是透亮的,我們一般判定為這水大部分是硝酸根形成的,硝酸根是無毒的,也是一種肥料。這些硝酸根是我們在養殖后期過量施肥和用飼料而形成的,通常在試管中呈現的顏色是紅色或紫色。
而亞硝酸鹽也顯紅色或者紫色,但對著陽光卻發現試管中的水渾濁,這時我們就可以判定為亞硝酸中毒。亞硝酸中毒有什么表現,通常蝦體會有黑斑或軟殼蝦偷死,就可以確定為中毒了。怎么把亞硝酸鹽降下來,其實這是一個國際難題,不是我們普通平民就能解決的問題。
所以我建議養殖戶朋友,在養殖中后期,每次你要肥水、改底時,用優質黑土,化水潑下去,用量為1kg/畝。它將會起到改良底部土壤作用,其次降低亞硝酸鹽的一部分毒性。
具體什么原理,我不知道。而我的客戶基本不怕亞硝酸鹽,也不降亞硝酸鹽。因為他們知道它是降不了,它也比較穩定,要升也升不了多少。所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肥水、活菌,同時加強改底,讓我們的優質藻培養起來,它就能夠吸附一部分,使得硝酸根的顏色變淡一點,我們就不會怕了。因此,遇到亞硝酸鹽含量較高時,定期使用黑土,配合改底,也能夠有效的控制。
同時養殖戶需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1、亞硝酸鹽的生成,一定是底部的有機質在發酵的過程當中大量耗氧,出現大量的死藻,提高了亞硝酸鹽,從而影響底部的溶氧。因此,要提高底部的溶氧,就要開增氧機,所以在晚上,下半夜要長期增氧。
2、在天氣悶熱,水質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就人為地施放底加氧。同時,后期要底改。因為這時候水已經改不清爽了,所以我們可以用氧化型底改。如果池塘中間部分水質確實改不掉了,那么我們要在投料周圍,半徑為3m處使用氧化底改,這個時候我們的蝦已經養到了90d了。
3.3消毒
后期的管理中的消毒問題也是廣大養殖戶朋友比較關心的問題,因為到了養殖后期,蝦長得較大了,自身的抵抗能力也加強了,如果這時候蝦比較健康時,蝦體長了黑斑,怎么辦?
我建議,在水質調整之后,用二氧化氯,或者是二溴海因,繞著池塘邊拋撒。用量要按說明書使用,然后,在以投料的地方為中心,半徑為2~3m的周邊拋撒,時間定在蝦投料之后,就是喂料0.5h后。這樣蝦一過來吃料,就對蝦體消毒,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蝦的黑斑現象。
3.4底部偷死
后期管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底部偷死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水不變,能夠長期維持茶褐色水或者黃綠色水的話這樣偷死現象是比較少的。平時我們在檢測過程中,主要檢測氨氮、亞硝酸鹽、pH值,其實我們還有很多要檢測的,像溶解氧、沼氣、硫化氫,如果有了硫化氫的話,我們的蝦偷死是比較厲害的。
因為偷死的話,我們統稱為中毒。一旦發生偷死,我使用的藥品最多的是含腐植酸鈉的黑土底改,特別在養殖中后期使用較多。
當養到后期蝦全部沉底,甚至在塘底的中間位置時,我建議大家后期解毒可以換成以黑土為主要成分。這可能比你們平時長期用的有機酸酸效果好得多。
當然偷死的原因還有一種情況是蝦生病偷死的,它是有個規律的,就是大小蝦都偷死的時候已經是中毒的,遇到這事一般處理時通過肥水調水,或者用黑土底改。具體怎么用,主要放在增氧機下面(通常我們叫燈下黑)集中撒,把增氧機關掉,等蝦都過去后,多放一點,就是我們說大小都死的時候,通過這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它的硫化氫、亞硝酸鹽所集中的毒氣。
如果這個辦法也沒效果,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可以試用一部分增氧的產品,放在增氧機的葉輪下面。
如果蝦生病導致的偷死的,而且死的蝦多數是一樣規格的,這個時候可以用二氧化氯,或者過硫酸氫鉀這種既可底改又消毒的產品,改善蝦的偷死情況。
上一篇:華東冬季溫棚南美白對蝦養殖管理要點 下一篇: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之蝦安康催肥套餐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蝦不可以和什么食物一起吃 吃蝦的禁忌
- 現在小龍蝦苗價格多少錢一斤?2020年小龍蝦苗價格會漲嗎?
- 2020小龍蝦上市價格是多少?小龍蝦哪里的最有名?
- 小龍蝦好養嗎?
- 小龍蝦網箱養殖技術
- 養小龍蝦的池塘怎么挖 小龍蝦養殖池塘開挖方法
- 中國對蝦多少錢一斤?2020年中國對蝦價格行情走勢分析
- 小龍蝦養殖技術大全
- 養殖小龍蝦有秘笈嗎 悟透就是養龍蝦高手!
- 一畝能養多少斤龍蝦,小龍蝦畝產多少斤
- 養龍蝦要投資多少錢?
- 小龍蝦怎么清洗干凈?
- 河蝦的營養價值及功效與作用
- 基圍蝦的養殖注意事項
- 羅氏蝦養殖技術 羅氏蝦的養殖前景
- 河蝦怎么做給寶寶吃?
- 養殖小龍蝦難在哪里
- 喇蛄和小龍蝦的區別
- 在淡水條件下怎能養殖皮皮蝦?
- 皮皮蝦怎么養殖?皮皮蝦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