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對蝦養殖病害多發,養殖成功率持續創低,對蝦的病害更多,危害更廣,對蝦養殖行情更加低迷。然而,在這個被稱為黑色的養殖時期,粵海忠實養殖戶,來自湛江東海島的黃老板卻能逆襲而上,自從2011年以來,年年取得了大豐收,那他到底有什么秘招?
養殖成績黃老板,在湛江東海島從事養殖多年,是廣東粵海的忠實養戶,其養蝦經驗豐富,善于思考,用技術養蝦,更是周圍蝦塘的“技術顧問”。自從2011年以來,年年取得了大豐收,還成功帶動了周圍的養殖戶一起致富發家。

黃老板,今年中造共放苗6口塘,抓蝦42600斤,平均畝產4733斤,全場總產值979800元,總利潤567120元。
其中3號池面積1.5畝和5號池面積1.5畝,全是鋪地膜的高位池,養殖配置水車式增氧機4臺/池。4月8日兩口塘共投放一代苗94萬尾,放養密度30萬尾/畝,養殖平均水深2米左右。養殖79天,收蝦規格38尾/斤,總產量17000斤,畝產量5667斤,價格23元/斤,兩口總產值391000元,總利潤為25.5萬,飼料系數1.03。
成功經驗介紹
那黃老板有什么養殖秘招?據了解,黃老板除選擇規格均勻、活力強、大公司的一代蝦苗,平時注重內服預防外,還十分注重水質管理。當前海區環境日益惡化,養殖用水充分處理后再使用,這有助于減少病害、水質問題,提高養殖成功率。
操作思路:
一、1口蓄水池搭配2口養殖池,通過沙濾方式抽取海水,1.5畝蓄水池漂白粉用量(半包~1包)。

黃老板一共9口高位池,其中3口用來蓄水,另外6口用來養殖,有海水和淡水,分別有兩條管道輸入蓄水池。
二、養蝦先養水,通過不斷的投入生物活菌,保持有益微生物的種群優勢,促進藻相與菌相的平衡,保證物質代謝途徑的暢通。堅持每三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劑(枯草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硝化細菌、乳酸菌及蛭弧菌)交叉使用,保持水質穩定。
三、養殖平均水深2米左右,配置水車式增氧機4臺/池,每天排污4~5次,2~3天換水10公分左右。
近日收到喜訊,黃老板晚造蝦養殖順利,在此提前祝賀他再獲豐收!今年是養蝦業低谷之年,困難很多,但方法更多,相信行業越來越好,祝福各位養蝦人!僅是分享,雖然養殖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科技粵海,攜手致富!
撰稿|廣東粵海祖后安
審核|集團營銷中心朱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