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情況還不如去年,很多人去年多多少少還能成功一些,今年聽到最多的詞匯就是“全軍覆沒”從南到北,幾乎都是這樣的情況,而且有很多都是整個區域的全軍覆沒,這是以前從沒用過的現象。
南美白對蝦的養殖為何陷入這樣的境地?我們應該如何挽救這個行業?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個養蝦人都在思考的問題,那么,根源到底出現在哪里呢?
首先,我想根源應該在于貪婪!為什么這么說,池塘本身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只不過是一個擬生態系統,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需要擁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三個體系各司其職,就好像羊吃草,狼吃羊,狼死后被分解,分解后的營養成分來滋養草,而池塘不一樣,并沒有“狼吃羊”這個環節的產生,也就不能淘汰對蝦中的老弱病殘個體,隨著種群數量的增加,池塘本身的分解能力達到上限,有害菌開始大肆爆發,感染了更多的老弱病殘,疾病開始快速蔓延,一發不可收拾。

其次,藥物的使用,人類無疑是聰明的,我們總能想到合適的辦法解決現在的問題,但是從來不考慮以后,自己的池塘發病了,總會利用各種各樣的抗生素來治療現有的疾病,以后的病以后再說,有害弧菌在第一次抗生素抑制生長后,會出現大量的死亡,但是只要有少許活著,那么就會對抗生素有了免疫的可能,等第二次使用抗生素的時候,你發現效果不理想,就會加倍使用,弧菌因此會越來越強,而到了今天,它已經經歷了多少次的變異沒人能知道,我們知道的是抗生素對弧菌的作用已經很弱了。
最后,是對養殖的前瞻性不夠,很多人都在喊預防,真正做的卻沒幾個,等發了病才開始用藥,治不好就排塘,大量帶有弧菌的水體真的會被排入大海么?未必,很多水會因為一兩個潮又帶回近海,進入我們的池塘,一傳十,十傳百,弧菌疾病又開始新一輪的大規模爆發成為“超級細菌”·······
當然,筆者可能總結的還不是很全面,可是這也是給我們的一個警示,疾病一天一個花樣的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追著它后面一個接著一個的治,真的有用么?結果是未可知的,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是提前預防,將疾病爆發的可能性扼殺在搖籃里,真正的做到有機養殖,真的可以將對蝦養殖的產業鏈扶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