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激活水體的四個步驟

                編輯:   時間:2018-06-09   瀏覽:

                  目前,南美白對蝦在養殖多長中發生病害的時間越來越早。大家往往都把死亡原因歸于蝦苗質量及惡劣氣候頻頻發生。誠然這兩者是蝦苗發病的原因之一,但筆者經過多年的了解和試驗,發現中毒才是更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在珠三角、長三角地下水淡水養殖式氨氮中毒比較常見。傳統的消毒清塘往往會產生二次污染。因為水中的有機物日益增多,這樣有機物就會與氯結合產生消毒副產物三氯甲烷、氯乙酸等,含氯制劑用量越大、水中有機物越多,產生消毒副產物就越多。這些消毒副產物大多具有“三致”毒害作用,此外還有神經毒害作用等等,往往都會危害到魚蝦的健康。

                  據我多年來在多地了解的情況,現在的池塘水體中其實已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鎂鈣及氨基酸等有機無機營養元素,這些營養已能滿足初次培藻的要求,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盲目追求肥水,一味想著補充水體養分,而是應該考慮怎么才能讓水中這些有機物降解轉化為藻類能利用的營養元素,這樣既能培藻,又能凈化水質、優化環境、因此我們更應該要考慮的是如何激活水體。所以做水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激活水體,當水中有的有機物還不能持續滿足藻類的生長需要時,再小量多次使用肥水產品,以保持適宜的透明度。

                  本文就正強公司多年多地的經驗與同行業界交流得出的結論:

                  1、正確清塘

                  清塘的目的是將池塘中對魚蝦生長不利的因子(如致病菌、有毒有害物質)全部清除,促進底部的有機物降解轉化成營養元素,優化底泥結構。

                  正確清塘有3步:

                  ①清淤及曬塘。將前一造養殖殘留的有機污物清理干凈,清淤后有條件的話可以曬塘,目的是將底泥部分礦化,有利下步操作。
                  ②清淤后進少量水時。最好使用生石灰毒塘,此步對土池養殖非常關鍵,而黑膜塘則可省。生石灰毒塘,可殺滅致病生物,促進池底有機物分解轉化為藻類可利用的營養,提高總堿度、總硬度,確保池塘的穩定性和生產力。生石灰毒塘無殘留,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③滅菌:進水到位后,要殺滅水中的致病菌,這是大家都知道要做的,但大家所不知的是,有的產品滅菌之后,又會產生新的毒素危害到魚蝦的健康。大家會問這么多年來一直使用為何沒事,現在使用又怎會危害魚蝦呢?因為現在的水體富含有機物,常規消毒劑與水中有機物結合反應生成“三致”消毒副產物。如水中有機物含量或消毒劑用量越大時,都會越多產生“三致”消毒副產物。當前常用的消毒劑首推二氧化氯(AB型),效果較好,但目前尚無標準不予生產,難以買到。正強超越的魚蝦衛安也是一款高效無殘留,徹底滅菌,用量少且不會生產“三致”消毒副產物的產品,雖然空池消毒成本偏高(30-50元/畝),但徹底滅菌,無殘留,對今后的養殖有利。

                  2、祛毒

                  傳統的常規的消毒一定要經過祛毒步驟(尤其是用漂白粉清塘),水中常見的毒素有:
                  ①藻類毒素。主要是神級毒素和肝毒素。神經毒素使養殖動物神級麻痹或反應遲鈍,痙攣抽搐,呼吸系統麻痹,呼吸困難,嚴重者死亡。而肝毒素會導致養殖動物肝中毒,引起肝腫大、萎縮、壞死等一系列生理障礙,此外藻類毒素還會致使魚蝦肌肉萎縮造成生產緩慢等。
                  ②微生物毒素。主要是病原細菌的內毒素、外毒素和真菌毒素。
                  ③有機質厭氧分解過程中的有毒中間產物和最終產物。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亞硝胺、吲哚等。
                  ④養殖過程中使用的消毒藥(如重金屬、染料等)、殺蟲藥(如有機磷農藥、菊酯類等)和抗菌藥(抗生素、磺胺)等的殘留或與水環境中其他形成的新物質(氯化甲烷、亞硝胺等)。所謂是“是藥三分毒”,這些藥使用后都有毒性殘留,或本身雖無毒,但與水體的其他物質反應產生有毒物質。
                  ⑤隨著工業和農業的發展,農業污水(農藥)和工業污水(重金屬、有機溶劑等)進入到水域,污染了養殖水源,而養殖戶多數不經處理即作為養殖用水使用;空氣污染是導致的酸雨等,攜帶有毒物質,隨雨水進入池塘。使用受污染的水源,不經過祛毒處理,養殖成活率低,病害多,生長緩慢。

                  祛毒方法:按2~3畝用水毒凈1包+速安3包來祛除三氯甲烷、氯乙酸等二次污染物,緩解重金屬離子、氨氮等水中的有害物對毒害應激反應。按2~3畝使用福地安1瓶或爽水靈1瓶來強氧降解多環芳劷類、吲哚、染料、殺蟲劑等生物難降解的有毒有害的有機物,使它們轉化成生物易降解的有機物,為激活作鋪墊。

                  3、激活

                  養殖水體在經過消毒滅菌后,水體已變為一池死水。因為水中有機物、亞硝酸鹽、氨氮等物質降解轉化途徑已經被切斷。物質循環傳遞不暢通,因此,有必要先構建物質能量循環通道,以確保物質能量傳遞的暢通,減少產物有害物。

                  具體操作:按3~5畝用黑霸1包1+益生健1瓶。這樣的操作相對傳統的肥水具體有以下優點:
                  ①提高水體總堿度,穩定PH值,水質穩定。
                  ②可構建自己想要的通道,即調控水色(以菌相帶動藻相,定向培藻,減少藍藻水發生)。
                  ③利用優勢菌群的排他性,可抑制弧菌的生長繁殖。
                  ④量大限度減少水中毒物,減少中毒反應。正常情況下,激活水體后即可放苗。

                  4、調控優良水色及維持菌藻平衡,保持適宜的透明度,進一步穩定水質。

                  南美白對蝦養殖能否成功,養水保水很關鍵,而當前大多的水源都是有害藻類占優勢(淡水是藍藻,海水是發光藻等),同時水中的堿度不足,這樣如直接培藻的話往往都是不良水色及PH值偏高,這樣環境對對蝦生長是不利的。因此如何培起優良水色,并維護好池塘的菌藻良性動態平衡,構建優良的棲息環境,是成功養殖的重要管理工作。

                  我們的操作是:

                  ①培育底菌。按4~6畝用EM原粉2包+益生菌1瓶+紅糖15~20斤共同混合浸泡,過夜后連水帶渣全塘潑水。
                  ②激活藻類和鎖定水色。一般培育底菌后2~3天即可培藻。
                  具體操作:按5畝用肥水膏半桶+藻動力1~1.5瓶+活菌王1瓶混合浸泡,2小時后全塘潑水。
                  ③不定期的補菌追肥。根據透明度的變化,及時按4~5畝使用藻動力1瓶+氨基酸活藻素1瓶。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