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太倉市雙鳳鎮黃橋村科技示范戶周永根,青蝦養殖面積為29.5畝。近幾年,每年雙季主養青蝦畝產均在95公斤左右,平均畝凈效益 4000元以上
他主要做法是:
一、早清塘,早消毒
上年秋蝦上市結束后,對春季養殖池及時每畝用漂白粉15公斤進行清塘,并做好曬塘、整塘,修復加固、清淤等工作。苗種放養前每畝用0.5斤硫酸銅噴殺池塘中青苔孢子。
二、合理調水、適時合理放養蝦種
放養前一周每畝用腐熟有機肥50--100公斤 ,并上水至0.6米左右。根據養殖池條件畝放養秋季在塘達不到上市規格的蝦種50—55斤左右,蝦種放養時用1%食鹽溶液進行消毒,同時在放養蝦種處灑好就激靈。春季青蝦養殖注重培肥池塘水質,適時添水和追肥,調控好池水。2月底3月初,先清除池塘沿灘1米范圍內池邊雜草,再以條形方式移植好池塘水草,以方便青蝦夜間活動、吃食。當氣溫連續三天達到15度以上時,開始投喂配合餌料。遇到連續陰雨水質變渾濁時,需及時用多效底改生物制劑對池水進行解毒。3月中旬,認真做好青蝦養殖池纖毛蟲殺滅工作,間隔3天再用一次三氯異氰尿酸,以后掌握每一個月打一次蟲,一次消毒。隨氣溫逐步升高,及時調整投喂量,適時調水、添水,并控制好育苗池水質。
三、注重青蝦苗種繁育,適時調控好育苗池水質
春季青蝦上市結束后,及時做好青蝦自繁池塘的清塘、曬塘和消毒工作,適時選好留足親本,并每年更換一定數量的親本,5月底前自繁池放養抱卵蝦結束。然后,根據池塘水質適時做好水質培肥,重點把握好自繁池蚤狀幼體大量出現在輪蟲生長高峰期之前三天。之后再用豆漿加青蝦粉料進行投喂,一天投喂0.3-0.5斤/畝,并逐步增加,同時還要做好自繁池的追肥。到7月上中旬藍藻暴發前,及時用藍藻分解精一次,解毒之后再每畝用EM菌1千克控制好自繁池水質,期間做好缺氧預防工作。
7月中旬,及時完成秋季養殖池的清塘、曬塘和消毒工作。下旬開始上水肥水,并在離灘腳1.5米外栽植一行水草。7月底至8月5日前,按每畝20斤左右的標準放養好1.8—2厘米的苗種。在高溫期間,及時打掉長出水面水草或疏稀太密水草,以保持池塘水流暢通、光照適宜和缺氧,保證青蝦正常的脫殼、生長。
四、合理投喂飼料
堅持“四定”、“四看”的原則。秋季青蝦養殖前期投餌蛋白質含量35%以上的青蝦專用顆粒飼料,同時每天堅持早晚巡塘,及時用雙效底改生物制劑進行調水,當池塘中青蝦大量蛻殼時,適當減少投餌量,并注意池塘鈣源的補充。
五、做好秋苗處理,水質調控和病害預防工作
秋季養殖池塘經過一段時間養殖,當年放養的青蝦苗性腺成熟早,到8月底9月初,池塘內出現大量蝦苗時,及時進行處理掉。一是可以通過池塘大排大放來處理掉池塘內的蝦苗;二是對大排大放不方便的池塘可以每畝用阿維菌素15—20毫升來控制養殖池秋苗量。
病蟲害預防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平時注重池塘水質調控,底質改良。采用生物肥料追肥、微生物制劑調控和底改藥物改良底質等方法來調控水質。在9-11月的養殖期間,每月做好一次纖毛蟲殺滅,隔三天再用甲殼凈消毒一次,三天后用微生物制劑調水。在10月下旬以后,適時做好添水、調水和追肥工作,后期在飼料中添加預防腸炎、鰓病和肝病的藥物,必要時在控制好應激的情況下可適量換水,對水質好的池塘以補充蒸發水為主。另外,整個生產過程中,前后期適時適量潑灑生石灰2—3次,用量為水深1米畝用2—3斤生石灰潑灑,簽到調節PH值和預防鰓病與腸炎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