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白點病即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WSSV),是一種高致死率且發病迅速的疾病,一旦養殖池感染此病,若未立即處理,即會造成重大損失。感染初期的蝦只在頭胸部表皮上常會出現白色點狀的病征,隨著病情的發展,白點狀的病征會持續擴大或彼此愈合成較大的圓盤狀病征。有時發病后期還會伴隨全身變紅的病征出現。病蝦常會出現體表變色、食欲下降、活動力減弱、持續的在水面浮頭等現象。
白點病的爆發時間非常的短,一旦在養殖池的周圍或池水表面出現游動力緩慢的蝦只,不久后即會出現全池發病的現象。
白點病毒 (WSSV) 的特性介紹
【寄主范圍】
白點病毒可以感染所有海水或淡水的甲殼類動物(包括:對蝦、蟹、螯蝦、淡水蝦、龍蝦等)。
【傳染途徑】
自卵期生長至種蝦的各個階段蝦只皆容易受到感染。白點病毒種蝦產卵時的垂直感染或是蝦只互食病蝦時的水平感染而傳播開來。
【最佳檢測時期】
染病的仔蝦(post-larval)、幼蝦(juveniles)或是成蝦都容易檢測出病毒的存在。當蝦只暴露于養殖逆境中,如眼柄脫落及產卵期,或是養殖池中的鹽度及溫度變化大時皆容易檢測出病毒量的增加。
【帶原性】
感病的蝦只若未立即致死,也會終身帶原并可繼續感染其它健康的蝦只。
【傳染媒介】
白點病毒可以藉由輪蟲、貝殼類、蠕蟲、鹵蟲、橈腳類、海蟑螂及昆蟲幼蟲傳染至健康蝦只。
白點病 (WSSV) 的疾病控管與預防
【疫苗】
尚未開發出有效的疫苗
【化學用藥】
尚未開發出有效的藥劑
【提升蝦只的免疫力】
目前已有文獻指出使用多醣體、維他命C、海藻萃取物、都可以增加蝦只對白點病毒的免疫力
【抗病的品種】
尚未研發出有顯著抗病功效的品種出現
【養殖場管理重點】
白點病毒的最佳預防方式即是放養 SPF(無特定病毒)、或事先用PCR 檢測試劑確認過不含病毒的蝦苗,再透過管理良好的水質及養殖習慣皆有效預防白點病毒的發生。
白點病 (WSSV) 的病征介紹
圖一、斑節對蝦感染白點病毒的病征
A、B兩只為白點病急性感染期的病征,病蝦的肌肉會呈現粉紅色。如果蝦只渡過急性感染期,則會呈現C、D的癥狀,全身都帶有白點。
圖二、白點病毒的病征
斑節對蝦感染白點病毒之后會在頭胸甲的部分會出現大小不一、白色原點或是圓盤狀的病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