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動保事業部李青彬汪帆
這個夏天持續40多天的高溫,連雨水都不光顧監利了,又是水草不行了,又是水質不好了(藍藻水、紅黑水),每天早上就接到各種泛塘的電話(如圖1),蝦蟹養殖客戶也是焦急難安,我們都在家可以吹空調避暑,那么蝦蟹去哪里涼快呢?

圖1.蝦蟹泛塘
一、泛塘、蝦蟹上草的前兆
1.氣壓波動頻繁,尤其是氣壓下降比較劇烈時,比如,8月8日-8月12日氣壓下降期間,很多池塘發生泛塘事故;

圖2.氣壓波動
2.鱖魚、糠蝦浮頭;
3.嚴重的魚群浮頭,下風口會聞到濃重的魚腥味;
4.下風口油膜比較多,可能有倒藻、返底;
5.大量進籠,尤其螃蟹突然大量進籠,螃蟹腳缺氧發紅。

圖3.泛塘前兆
二、泛塘、蝦蟹上草的原因
通過對48個養殖戶進行走訪調查,將高溫期管理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大類:
水草、青苔腐爛是導致蝦蟹泛塘、上草的主因
吃不敗(伊樂藻)、青苔大量死亡腐敗,不僅容易變成紅黑水、藍藻水,而且水草失去凈水增氧能力,加劇了池塘的耗氧。根據調研,有近三分之二的池塘水草生長較差、甚至死光。

圖4.水草情況
不注重改底導致底部耗氧嚴重
高溫期改底措施不到位,導致池塘底質氧債過重,池塘底部嚴重缺氧,這也是蝦蟹上草的原因之一。調研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養殖戶不注重高溫期的改底操作,上草泛塘的比例非常高。
水淺導致底層溫度過高
高溫期池塘水位太淺(池塘高度有限),上下水層溫度接近,導致蝦蟹高溫應激,尤其下午水溫高,龍蝦螃蟹上草上布。


圖5.水深與溫度關系
天氣突變導致蝦蟹應激
天氣突變,易發生倒藻、返底造成池塘缺氧,應對措施不到位,池塘蝦蟹上草上布嚴重,甚至發生泛塘事故。如圖所示,高溫期池塘蝦蟹嚴重上草和泛塘的池塘占到幾乎三分之一,并且這些客戶都是在變天前未做任何處理。

圖6.上草客戶情況
二、如何預防泛塘、蝦蟹上草
定期改底
減小池塘底部氧債,減少耗氧。在調研數據中發現,經常改底的池塘底層溶氧水平要明顯好于不改底/不定期改底的池塘,并且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養殖戶不注重高溫期的改底操作,上草泛塘的比例非常高。


圖7.定期改底與不改底的差別
換水、補水
能夠提升水位的池塘,盡量加水;不能加水的池塘,盡量在每天早上太陽出來前后補水3~5小時;高溫天不要殺藍藻(很多殺藍藻的客戶都泛塘了),可以酌情換水,改善水質。
做好解毒、抗應激、增氧措施
針對高溫期天氣變化,要提前做好解毒抗應激和增氧措施,避免因為天氣突變發生池塘返底、倒藻,引起泛塘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