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州勝維飼料高級工程師施衛民
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從南方慢慢的發展到北方,又不斷的擴展到其他新的區域,不斷的有新人加入。這幾天就看到一些新人在討論去年付出代價時說到:唉!是得交學費!是哈!是肯定要交學費,不過可否這個學費是你加倍付出的努力和學習時間而不是經濟上?南美白對蝦養殖并不是新生事物,雖然你是新人但是有許多前人總結的檢驗,新人應該站在養殖前輩的肩膀上去操作而不是自己再付出代價去總結。
怎么在養殖前輩的肩膀上去操作這個問題許多新人感覺到一個字“暈!”
暈的原因是:行業里流傳著非常多的聽起來都是非常對的、都是非常先進比如以菌抑菌、菌藻平衡、分解底泥、氧化底泥等等說法,這些說法對于剛剛水產專業畢業的、甚至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養殖戶都覺得非常對就是很難成分理解、分析、靈活應用和很難在實際生產中完美體會。
記得在15-6年前南美白對蝦養殖還沒有那么的神秘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知名的養殖師傅,一到了養殖場,會馬上回從池塘中勺起一點水,含在口中,然后仰起頭嘟嘟的用舌頭攪一下水,馬上就說出你的水質怎么樣、你應該怎么做。之后許多老板都會聽了就馬上帶著仰慕的心情馬上去執行師傅之言。這些做法的對錯或者是否太原始了暫且不要去討論,但是:這些師傅這些通過直觀來進行初級的判斷是值得現在許多養殖戶、尤其是新養殖戶學習的。直觀判斷可以把許許多多、紛紛擾擾、神秘抽象的問題簡單化,起碼做到了不暈!所以建議新人學習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從直觀做起,不過直觀的意思可不是模仿大師傅們用舌頭攪一下水的動作,而是通過聞、摸、看。
怎么通過直觀來初步判斷底泥或者底部的好壞?
一:養殖過程中可以聞、摸、看底泥或者底部來判斷池塘底部狀況
1:土池可以挖一點底泥上來,通過聞、摸、看底泥判斷見圖1:

惡劣的底泥見圖2

上圖的這些底泥耗氧量特別高、耗氧的微生物是很難很難在這種條件下承擔凈化任務的,搞不好還會加入惡化的序列。同時這種底泥可能會產生包括亞硝酸鹽在內的不同酸,干擾、影響對蝦的生理健康。
2:鋪膜池可以用手摸一下膜,看看膜是否發滑。
鋪膜池膜發黑一般都會伴有對蝦不吃料等等消化系統癥狀,當解決膜發黑時對蝦這些癥狀一般就會迎刃而解。發滑膜上粘液在顯微鏡下的表現見視頻1
從視頻可以看到,膜粘液中含有許許多多的不同寄生蟲,這些都可能會干擾對蝦的健康,自然這種底不會是一個好底。
二:養殖過程中可以觀察通過飼料臺泄水情況來判斷池塘底部狀況
建議在養殖過程中,如果沒有必要時,盡可能不要曬飼料臺。被陽光曬干凈的飼料臺
1是:會導致對蝦不愿意靠近這個充滿陽光氣味的飼料臺而導致對對蝦吃料狀況判斷的失誤。
2是:被陽光曬干干凈凈的飼料臺,看上去會誤解池塘底部是干干凈凈的。
飼料臺就是一個底部的偵察兵,底部的許多狀況會直接反映到飼料臺上。所以:養殖過程中讓飼料臺隨時都貼緊池塘的底部,每天巡塘時通過對飼料臺泄水狀況或者飼料臺是否容易沉底的觀察,就可以判斷出底部的狀況。見圖3

泄水慢、不容易沉底的飼料臺,一般都會在飼料臺底部長滿粘液的,也就是說你的池塘底部已經是微生物代謝物非常多,太肥太肥了,該減肥了,當然這時候用過氧化物消毒一下也可以用暫時性的改善,不過這種底部肥不減少問題依然存在。
三:養殖過程中可以觀察通過監控水體溶解氧消耗程度來判斷池塘底部狀況
水體溶解氧消耗程度可以通過溶解氧24小時的監控曲線來判斷,沒有溶解氧24小時的監控曲線也可以通過測定早上6點(最好太陽出來前)和下午5點(最好太陽下山前)兩個點的溶解氧來判斷。
用最高溶解氧—最低溶解氧,相差值越大,表示池塘耗氧量越大。見圖4
底改后從溶解氧可以看到:池塘的總耗氧量會減少了。
下圖5是底改后一個多小時池塘水體溶解氧的變化記錄:
四:池塘底部最臟的位置在哪里?
有一些朋友誤解了,認為投料道是池塘最臟的地方,所以改底的時候往往重點就撒那個位置。不過通過直接觀察發現:池塘底部相對干凈的位置恰恰不是投料的那一條道,見圖7:

上圖說明了三個問題:
1是:養殖遇到迷惑不要去猜,對手直接去觀察一下會為你解惑。
2是:底改措施不一定僅僅是圍繞著投料道,反而應該是周邊的底泥。
3是:土池里套養一些底棲魚,時不時的翻動底泥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生物底改措施。
五:底改的原則
底改的意思是:把底部改良到適合對蝦生長和水質要求。所以:不可能什么池塘都可以用一個神招,沒有神丹妙藥可以改善不同池塘條件的底部。
根據底部改良到適合對蝦生長和水質要求這個原則,那么底改的目的就應該是:
為偏瘦的底泥加肥。
為偏肥的底部減肥。
讓肥瘦合適的底泥能夠好氧代謝,為水體供給藻等浮游生物需要的營養素,維持良好水質。
所以:底改措施是沒有一招鮮吃遍天的措施,只能夠根據你的池塘條件來制定針對性的措施,不能夠盲目跟風。見圖8

不加以分析的抱著一招鮮吃遍天的心態,濫用底改、無目的的底改可能會導致:頻頻底改問題就偏偏出在底部的現象,見圖9

合理的底改見下視頻,
該視頻是收蝦后,被踩開的底泥截面,從截面中可以看到:深處的底泥依舊沒有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