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建設與漁機配套
試驗地點選擇在蕭山區黨灣鎮圍墾杭州萬爵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內。試驗將35畝的池塘進行平均分隔,并保持水體循環相通,在池塘的東側設置水槽3只,單個水槽長23米、寬5米、深2.15米;水槽底部、墻面等用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進水與出水兩端用金屬網片、聚乙烯網片等材料隔離,并與池塘相通。
水槽進水口設置納米管流水式增氧系統,出水口設置移動式吸污區,池塘設置葉輪式、水車式增氧機、涌浪機等(池塘設計見圖1)。

圖1 池塘循環水蝦魚生態混養示意
2月份,將池水抽干,清除池底雜物,整修塘埂、塘底。3月上旬池塘用漂白粉500千克進行全池潑灑消毒。消毒5天后,池塘進水,并將池水水位灌到1.6米左右。
在水槽式流水養殖魚區內,配備2.2千瓦的羅茨鼓風機與納米管相結合的流水式充氧增氧設備3套;在蝦池內,設置1.5千瓦的水車式增氧機4臺,設置1.5千瓦的葉輪式增氧機3臺,設置1.5千瓦的涌浪機2臺,設置3千瓦的吸污系統1套,配備30千伏發電機1臺。通過相關漁業機械的綜合配套設置,可以達到養殖池塘與水槽的水體上下與水平交換流動、循環利用以及部分魚類排泄物的清除。
二、種苗放養
1魚種放養
3月下旬,在1號水槽內分別放養4厘米的鱸魚種20000尾,在2號水槽內放養2000克/尾左右的青魚4000尾,在3號水槽內放養550克/尾左右的草魚5000尾。同時在池塘內套養400克/尾左右的鰱魚種3000尾和250克/尾左右的鳙魚種2000尾。
2蝦苗放養
5月上旬放養蝦苗。為了提高養蝦成活率,首先將蝦苗在鋼絲大棚中標粗,池塘內共放養經標粗的蝦苗數量75萬尾,規格為5厘米/尾。具體放養情況詳見表1。

三、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
在池塘內全程投喂南美白對蝦專用飼料。蝦飼料均勻投喂在池塘四周,每天2~3次,并要求在1.5小時以內吃完。在水槽內分別投喂相對應的魚飼料。魚飼料采用投飼機投喂或人工投喂,每天投喂2次,日投飼量一般為魚體重的2%~4%,具體根據魚的吃食情況、天氣變化、水質情況等而定。
2日常管理
水質管理:放養時,池塘水位為1.5米左右,并逐步加注新水;到高溫季節,則將池水灌至1.8米左右。同時根據池塘水質狀況,適時適量加注新水,并經常使用EM菌,適時使用氨基酸肥水劑、底質改良劑等。每隔30天左右用一次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生石灰等交替進行水體消毒。養殖前期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中后期控制在20~30厘米。
池塘增氧:當水槽內放養魚種后,流水式充氧增氧設備24小時不間斷開動,前期開動2套,中后期則開動3套。當蝦苗放養后,則逐步增開涌浪機、水車式增氧機、葉輪式增氧機等漁業機械,并交替使用,確保池塘水體流動與溶解氧充足。
水槽吸污:在水槽投喂魚飼料1小時后進行吸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一般每次吸污約30分鐘。具體視吸出來污水狀況而定。
巡塘:做到早、中、夜3次巡塘,檢查吃食情況、水質變化情況、缺氧浮頭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有浮頭預兆或天氣悶熱的情況,則減少投飼量,及時交替開啟增氧設備,嚴防缺氧浮頭。
捕撈:南美白對蝦捕撈以地籠誘捕的方式為主,實行捕大留小。輪捕于7月中旬開始,10月下旬基本結束。11月份開始進行水槽中魚類銷售。將魚類分品種分養,也可放到其他池塘中進行暫養與銷售。
四、養殖結果
1養殖產量
共捕獲魚蝦60088.5千克,按35畝的池塘計算,折合平均畝產1716.8千克。其中總產南美白對蝦7213.5千克,折合平均畝產南美白對蝦206.1千克;總產魚52875千克,折合平均畝產魚1510.7千克。具體情況見表2。

2經濟效益
(1)養殖成本
養殖成本主要由塘租、苗種、飼料、電費、工資、藥費、其他費用等構成,共計79.14萬元,折合畝成本為22611元。在各項成本支出中,飼料成本所占比例最大為52.6%。具體養殖成本支出情況見表3。

(2)養殖收益
池塘中水槽1的魚產值42.56萬元,水槽2的魚產值24.82萬元,水槽3的魚產值19.95萬元,池塘蝦產值30.2萬元、魚產值7.64萬元。養殖池塘實現總產值125.17萬元,折合平均畝產值35762.0元;實現總利潤46.03萬元,折合平均畝利潤13151.4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1.58。具體養殖收益情況見表4。

五、討論與小結
1.在池塘中設置循環流水式水槽,并在水槽內開展高密度流水養魚,在大池塘中開展南美白對蝦養殖。這種蝦魚混養模式,可以解決養殖生物間的食性和習性不同、小水體與大水體的相互配合與協同等方面的問題,達到降低養殖風險、增加養殖產量、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這是一種互補互利的池塘循環水高效生態養殖模式,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2.南美白對蝦池塘開展蝦魚循環流水生態混養模式,大幅度提高了池塘的養殖產量與經濟效益。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試驗塘平均畝產蝦魚為1716.8千克,平均畝產值達到35762.0元,畝利潤為13151.4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1.58,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3.這種池塘循環水蝦魚高效養殖模式,還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優點:一是養殖池塘水體可以實施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減少養殖水體的自身污染;二是可以實現池塘工程化管理,全程監控,減少病害的發生和藥物的使用,提高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三是流水式水槽末端設置吸污系統,能有效收集養殖魚類的排泄物,從根本上解決了池塘養殖水體富營養和污染問題。而且收集的魚類排泄物,通過沉淀脫水處理,就能變成高效有機肥,用于蔬菜、瓜果、苗木的種植。
4.池塘流水式養魚水槽,選擇的養殖品種十分重要。我們在試驗過程中,選擇了鱸魚、青魚、草魚三個品種。鱸魚、草魚兩個品種生長快,增重率高,適合于流水式水槽中養殖。但青魚就不同,其膽小怕驚,不敢到上層水體來攝食膨化顆粒飼料,造成生長速度慢、養殖效果差的情況。從養殖結果也可以看出,放養時青魚的重量為8000千克,而收獲時只有13300千克,凈增重為5300千克,每尾青魚平均增重1325克,大大低于普通養殖池塘的增重率。
浙江杭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章秋虎 王 力
杭州市蕭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卜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