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海興農市場部石磊
一、行業現狀
1、羅非魚:海南文昌的絕對主養品種
海南省是我國羅非魚重要的養殖地區,養殖歷史悠久,面積廣闊。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省淡水飼養面積巨大。除中小型水庫養殖面積除外,池塘養殖面積近30萬畝,集中分布于東部沿海地區。文昌地區養殖水域約占池塘總飼養面積的60%左右,2014年全省淡水魚類產量39萬噸,羅非魚產量33萬噸。文昌市海洋與漁業局資料顯示:登記在冊羅非魚養殖面積12萬畝有余。無論從養殖規模還是產量來看,羅非魚都是文昌市淡水養殖絕對的主養品種。

2、養殖戶感嘆:魚價不如白菜價
羅非魚產業系外向型產業,主要依賴出口,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近年來,由于歐美羅非魚進口國家市場需求萎靡,訂單減少,藥檢嚴格,加之我國羅非魚養殖產能過剩,供大于求。使得羅非魚行情持續低迷,價格始終在成本線上掙扎。養殖戶間經常感嘆:魚價不如白菜價。如遇高溫鏈球菌爆發難處理抑或翻塘,那是鐵定的虧損。
3、在未來究竟養殖什么才能賺錢?
羅非魚行業的虧損是整條產業鏈的虧損,從養殖戶、經銷商到加工企業都難逃其中,行業轉型被越來越多人重視。特別是部分加工企業率先整改生產線,推廣其他淡水品種,個別經銷商和一些先行者養戶帶頭嘗試鰻鱺、筍殼、泥鰍等名特優品種的養殖。最終都因為行情、周期、管理等各種原因被迫放棄。目前呼聲最高的轉養品種為:南美白對蝦和巴沙魚。

羅非魚塘轉養白對蝦自2015年下半年在文昌潭牛鎮就有養戶初試且獲得成功,通過三年多的發展,文昌羅非魚集中養殖區域目前轉養白對蝦養戶已超過30余家,涉及水面達1000多畝。通過筆者了解,絕大部分養戶首次嘗試便取得成功。巴沙魚于今年強勢入局,有個別養戶轉養示范,但筆者認為,通過以下方面比較,轉養白對蝦優勢更明顯,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和出路。
3.1苗種來源
海南島水質優良,全省分布大小數百家對蝦育苗場,購苗便捷,選擇性廣,較內地價格優勢明顯。巴沙魚海南陵水已知有育苗場,但目前文昌區域主要進苗渠道是由魚中自越南代理,不可控因素多且供需不平衡。
3.2市場需求
白對蝦屬全國性消費品種,市場供需始終有缺口,特別是活蝦市場。巴沙魚作為新興品種,市場需求也大,但市場范圍較白對蝦明顯狹小。
3.3收購運輸
白對蝦收購運輸已形成完整產業鏈,及時便捷。巴沙魚目前魚片加工廠極少,產量高,收購費用大,產銷鏈不成型。
3.4技術服務
白對蝦養殖相對技術管理成熟,各大水產相關企業均匹配足夠技術人員在一線市場。巴沙魚養殖盡管對從業人員技術水平要求較低,但海南市場目前技術管理依舊空白。
3.5養殖周期
淡水養殖白對蝦周期一般為2-3個月,巴沙魚至最低上市規格8兩需要最少時間3個月,正常養殖周期4-5個月。縮短養殖周期可以規避一定程度的養殖風險。
3.6效益分析
通過向部分已轉養白對蝦養戶了解,在今年價格如此低迷的情況下,幾位養戶平均畝效益超3000元,冬批蝦春節前后出蝦,養殖成功價格更好,效益更大。巴沙魚目前海南收購價在4.2元上下,產量極高,看似利潤不錯,但其種苗、出魚等費用大,且巴沙魚價格命門在其黃肉比例上,與飼料、水質關系極大,利潤空間非常不好預判。
二、轉養要求
1、硬件改良
1.1池塘選擇
羅非魚池塘大小差距大,一般面積從幾畝至幾十畝每口不等。建議轉養池塘面積最好不超過20畝,超過則不建議轉養。因為面積越小的池塘單產越高,管理越易,成本越低,風險越小。同時,要求選擇池塘塘底不漏水,就近水源或者靠近河流溪水等水源地便于換水操作的池塘最佳。

1.2塘底處理
轉養之前一定要干塘清淤。羅非魚池塘連年養殖塘底淤泥較厚,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為了降低養殖難度,建議使用挖機拉盡塘底淤泥,曝曬幾日,大劑量干撒清塘凈和生石灰,徹底處理塘底之后規劃養殖。

1.3增氧設備
羅非魚池塘往往增氧能力不足,轉養白對蝦,對增氧能力要求較高。建議至少每畝池塘達到1.5kw/畝的增氧能力。10畝以內池塘全使用水車式增氧機,大于10畝池塘水車式增氧機和葉輪式增氧機交互使用。

1.4淡化標粗
蝦苗淡化標粗需要使用水車人工拉海水或者投放海水精調配適宜鹽度,小塘直放調配,大塘需要使用地膜或者彩條布圍成小面積標粗袋調配,往往選擇池塘某一角落標粗,圍護式標粗網袋可重復使用。

2、管理要求
首先,對蝦池塘管理工作量大,需要有足夠的人員配備。其次,對蝦養殖要求精細化管理,遠高于羅非魚養殖管理技術,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能閉門造車,需要有所了解、學習和準備,最好是有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在這里額外提到一點:海大集團多年來始終深耕一線,通過扎實的服務體系支撐客戶創造更高效益。在對蝦養殖版塊,苗、料、藥三方聯動,全程技術服務支持,在眾多的養殖區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是新入手轉養白對蝦的養戶不錯的選擇。

三、養殖規劃
1、早、中批蝦養殖規劃
早、中批養殖規劃圖

2、晚批蝦養殖規劃
晚批蝦養殖規劃圖

通過清晰的養殖規劃圖可以看出,海南文昌淡水區域一年可完整養殖早、中、晚三批。主要批次特點如下:
早、中批蝦:期間溫度高,長速快,養殖周期短,但同時蝦價低,利潤薄,適合低密度投放較大規格苗種,爭取早上市。
晚批蝦:期間溫度低,長速慢,養殖周期明顯拖長,但與之蝦價高,利潤厚,適宜采用高密度標粗分塘養殖,子塘養殖過程分批出蝦養大規格,利用春節前后高價位博取高利潤。而標粗苗種不宜規格過大,增氧能力的匹配非常之重要。
四、常見問題


如何規避此類問題?
1、選擇優質種苗
選好苗是養好蝦的第一步,特別是對初試的轉養戶來說,選苗更關鍵。文昌本地蝦苗品牌眾多,價格質量層次不齊。建議養戶一定選擇投放當地區域內口碑好,認可度高,投放量較大的大品牌,無疑海興農種苗是其中之一。
廣東海興農集團是海大集團旗下專業從事對蝦種苗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子公司。公司堅持“產品如人品,質量如生命”的經營宗旨,倡導“向對待蝦寶寶一樣呵護我們的蝦苗”。保證每一條蝦苗都來自于集團內部,杜絕采用合作場模式,杜絕中介、調苗、代加工、摻假苗等行業亂象,所有蝦苗均由海興農自主控制生產和銷售。在嚴格的親蝦管理、水處理、優質餌料、生物防疫、質量控制、人員管理六大系統的支撐下,實現“流程化、標準化、數據化”生產。采用光誘淘汰30%幼體與“清水、低溫、益生菌”的育苗手法,全程禁用抗生素,加上嚴格的質量品控標準,使得蝦苗品質持續提高。依靠穩定的蝦苗質量與海大的綜合服務優勢,海興農蝦苗在行業內銷量和市場口碑不斷提升。向市場供應優質穩定的蝦苗,與廣大養殖戶朋友共贏,幫助客戶創造價值是海興農唯一的宗旨。
2、升級池塘設備
池塘某一方面的硬件改良,或許會為養殖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說增加進排水管道,增設排污設施等。羅非魚池塘往往不能排污,隨著養殖時間加長,很容易出現底質惡化,氨氮、亞硝酸鹽等物質超標。同時加速水質惡化,藻相不穩,使整個池塘生態平衡出現傾斜。考慮到長久養殖,有條件可以改造池塘排污系統,增設中間排污設施或者邊角排污設施。大致坡鎮有客戶如此嘗試,反饋在亞硝酸鹽防控,延緩倒藻方面效果明顯。

3、加強技術管理
養蝦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技術管理涉及投喂、穩水、凈底、排污等諸多方面。現就推薦湛江海大微信公眾號技術主線:1+6精細化對蝦養殖管理技術以供參考。(微信公眾號名稱:湛江海大)
詳細內容請點下面
《1+6精細化對蝦養殖管理技術》
五、案例分享
1、小塘標粗,大塘養殖案例
文昌潭牛鎮胡老板,第二次淡水蝦養殖。母塘面積10畝,4月20日投放120萬海興農一代苗標粗分塘養殖。不包含母塘留苗,前后分苗4塘,現選取其中兩塘數據,其中,1#子塘面積6畝,配備1.5kw/h增氧機6臺。5月16日,養殖26天,母塘蝦子規格570條/斤,分苗19萬尾,養殖數據如下:
2#子塘面積8畝,配備1.5kw/h增氧機6臺。5月19日,養殖29天,母塘蝦子規格540條/斤,分苗19萬,過塘兩天有明顯損耗,最后一次分苗時補加5萬,養殖數據如下:
核心操作
①調配適宜鹽度
潭牛區域據海較遠,養殖靠車運海水人工調配,胡老板計劃標苗數量大(120萬尾),標苗塘面積大(10畝),塘角小范圍標苗節省成本且成功率高。計劃調配鹽度5‰。該鹽度對蝦生長速度快,且弧菌較少。從之前數據知:標粗26天,規格可達570條/斤。母塘留苗外,子塘合計分苗86萬尾(分別為19萬尾、19萬尾、24萬尾、24萬尾),保守估計,標粗成活率85%以上。
②分塘多次試苗
胡老板分塘時特別注重子塘水質指標調節,保證pH、氨氮、亞硝酸鹽在合理范圍內試苗,每塘至少試苗3次,每次20尾,保證第二日觀察損耗在兩條內才可搬苗。
③全程防控為主
胡老板5口在養池塘,每塘至少配備6臺1.5kw/h增氧機,至少3天檢測常規水質指標。改底按照周期進行,同時海大“泡菌”“泡肥”堅持使用。
④投喂張弛有度
胡老板投喂前足后穩。苗塘自投苗起按照每10萬尾1斤料的日總量開始投喂,輔以每日10%投喂總量遞增。即:120萬苗第二日總計投喂12斤,每日3餐投喂,4斤/餐;每日4餐投喂,3斤/餐,日增加投喂量10%。前期投喂足,水質好,長速快且均勻。分苗后考慮到羅非魚池塘底泥厚、難排污,可適當控制投喂,減緩池底污染,池塘承載負擔。
2、蝦苗直放養案例
文昌市抱羅鎮二公堆吳老板,首次養蝦。原羅非魚標苗池塘,面積3畝,水深1.5米,配備4臺1.5kw/h水車式增氧機。4月20日投放海興農一代大苗12萬尾,養殖數據如下:
文昌市抱羅鎮李老板,首次養蝦。池塘面積3畝,水深1.5米,配備3臺1.5kw/h水車式增氧機。4月20日投放海興農一代大苗10萬尾,養殖數據如下:
核心操作
①全程強力增氧
同胡老板,吳老板同樣注重增氧,3畝池塘配備1.5kw/h增氧機4臺。畝增氧能力達2千瓦。
②穩水首當其沖
吳老板特別注重調水,全程養殖水體穩定,水色幾乎未變。一方面得益于塘邊地下井水的加注,一方面在于吳老板家庭式精細化管理:解毒、活菌、凈底流程化進行。
③內服營養保健
上料臺后,胡老板和李老板均是堅持營養內服,主要是多維與菌制劑。
④分批梳蝦增產
投苗少,產量少,蝦中壓價,胡老板聯系浙江老鄉幫忙,使用地籠多次梳蝦銷當地,價格比市場價略高2元,即節省成本又增加效益。
六、模式總結
根據筆者了解,在羅非魚塘轉養的客戶群體中,早、中批的養殖養出率超90%,成功率超60%,但是盈利比例不到三成。行情極差,海南區域蝦價創近幾年內新低,效益不客觀,養殖戶感嘆背著大風險徒勞無用,對下批或者未來表示遲疑,并不看好,不少考慮轉養的觀望者更是信心不足。鑒于此,根據市場走向,主要建議養戶晚批蝦養殖模式,即:冬季標粗,春季外塘養殖模式。
養殖規劃圖前文有列,主要養殖思路如下:
跟進自己的養殖場面積合理規劃池塘,建設一口或者幾口稍小的池塘,搭建大棚,在12月底至1月份階段將春季需要投放的蝦苗投放到大棚內標粗1個多月,等到外塘水溫合適放苗的時候,將4-5公分左右的標粗大苗分到外塘,并且采用相對較低的密度2-2.5萬/畝,采用快蝦模式養蝦,那么這樣一來就可以再4月份內,蝦價還處于高位的時候達到上市規格,獲得更好的養殖效益,筆者也會把這個思路跟部分理念比較好的養殖朋友交流溝通,做出示范效果來帶動羅非養殖區的朋友們往更好更穩健的盈利養殖模式發展。